308例消瘦合并血脂异常的健康体检者临床特点分析
2021-11-04黄穗花林小鸿胡楚文
黄穗花 林小鸿 胡楚文
随着现代生活工作方式变化,当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0.4%,较2002 年患病率18.6%呈大幅度上升[1]。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独立可改变危险因素之一,提高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认识,对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非常重要作用。尽管2019 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为16.1%,较2010 年10.93%有所提高,但仍远远不及西方国家。其中BMI<18.5 的人群血脂异常知晓率仅7.7%[1],超重和肥胖人群更有可能意识到并治疗他们的血脂异常状况,体检咨询时消瘦人群对血脂异常的检验结果也往往感到意外。本研究重点关注消瘦人群的血脂异常情况,旨在为我国人群血脂异常流行情况增加临床基础资料。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9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从中选择所需研究数据齐全、BMI<18.5 且血脂异常的成年患者,经过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308 例,其中男性94 例,女性214 例,平均年龄为(43±15)岁,平均BMI 值为(17.5±0.9)kg/m2。排除标准:正在服用降脂药物;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肝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有恶性肿瘤病史。
1.2 方法 体检内容包括记录既往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以及内科检查。血压测量采用袖套式全自动血压计。实验室检查至少包括空腹血糖、血脂四项,均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验科完成。血脂异常标准:参照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清TC≥6.22 mmol/L 或TG≥2.26 mmol/L或HDL-C<1.04 mmol/L或LDL-C≥4.14 mmol/L。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分类变量以绝对数(百分比)表示。定性指标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 在消瘦合并血脂异常的健康体检人群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高(69.5%);对该人群的年龄、BMI、收缩压、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男女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女性比,男性TC、HDL-C 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s)
表1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s)
注:与女性比较,*P<0.05。
项目女性[例(%)]年龄(岁)BMI(kg/m2)收缩压(mmHg)高血压[例(%)]糖尿病[例(%)]TC 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所有患者(n=308)214(69.5)43±15 17.5±0.9 117±16 26(8.5)17(5.5)6.64±1.13 1.14±0.58 1.81±0.43 4.12±0.80男性(n=94)-44±16 17.5±1.1 119±15 8(8.5)7(7.4)6.40±1.20 1.23±0.47 1.58±0.41 4.11±0.84女性(n=214)-43±15 17.5±0.9 116±16 18(8.5)10(4.7)6.74±1.08*1.11±0.63 1.90±0.41*4.12±0.79
2.2 纳入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的血脂异常率分布情况 男性患者中,患有高TC 血症的比例为75.5%,较女性患者的所占比例89.7%低(P=0.001);相反地,男性患低HDL-C 血症的比例为13.8%,较女性的比例5.6%更高(P=0.015);在消瘦合并血脂异常的人群中,患高LDL-C 血症的比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24),见表2。
表2 纳入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的血脂异常率分布情况[例(%)]
3 讨 论
3.1 高TC 血症是消瘦的健康体检者中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 本研究回顾分析健康体检中发现的消瘦合并血脂异常的人群,以比较该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所患的血脂异常比例。发现该人群中高TC 血症是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其次高LDL-C 血症,高TG 血症所占比例最少。何伟林[2]等和李苏宁[1]等分别对我国≥35 岁人群血脂异常状况进行调查,均提出国人TC 水平呈上升趋势,而人群血清TC 升高将导致2010-2030 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 万[3]。尽管既往大规模人群调查中,高TC 血症并不是人群中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本研究却提示在消瘦人群中应额外关注TC 升高情况,以期尽早评估和干预。
3.2 不同性别、年龄消瘦患者的血脂异常分布研究证实,血脂谱特征随着性别和年龄不同而变化[4],饮酒、吸烟、生活方式不同均可能导致男女血脂异常患病率不同。既往普遍认为女性血脂水平异常情况较男性更为乐观[1],但在本研究中,消瘦女性发生高TC 血症的比例高于男性,而低HDL-C血症在男性中的比例高于女性,这种差异与近期针对我国东北地区人群血脂异常调查结果是一致的[5]。本研究显示消瘦人群中发生高LDL-C 血症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吴娜琼等[4]却发现<45 岁男性患高LDL-C 血症的比例高于≥45 岁男性,<45 岁女性和≥45 岁女性的比例则相近。由于该研究数据未体现人群BMI 水平,这种直接比较需更谨慎。由于LDL-C 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脂质相关危险因素,即使在消瘦的老年人群中,也不能忽视逐渐增多的高LDL-C 血症。3.3 BMI 指标的局限性 BMI测量方便简单,是国际公认的人体肥胖程度评价指标,也是预测血脂异常风险的常用指标,其缺点是不能准确反映体脂在全身的分布情况以及个体肌肉量与体脂量的动态变化。现在静坐少动、高能饮食的生活习惯越来越普遍,若仅采用BMI评价,会出现许多“体重正常的胖子”,即去脂体重减少、体脂增加。研究认为[6],腰围对预测血脂异常的价值优于BMI,尤其BMI正常值时;对于女性,控制腰围比控制BMI更为重要。由此可见,单靠BMI评价的消瘦人群,或许已经混杂了“胖子”,后续研究应考虑BMI结合腰围或其他更准确的指标进行人群筛选。此外,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是纳入人群数量较少;其次,有意识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往往更关注个人健康问题,容易产生选择偏倚,后续研究应扩大纳入的人群数量及普及度,以保证对消瘦人群的血脂异常情况有更准确的评估。
综上所述,鉴于消瘦人群对血脂异常知晓率的显著不足,本研究针对健康体检中心发现的消瘦合并血脂异常人群进行分析,结果提示该人群的血脂异常类型随性别和年龄变化,这为更精准地进行血脂异常知识的宣传教育、干预血脂异常的发生发展提供临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