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论语》学习课程思政:以育人艺术为视角
2021-11-04严文强伍家文
严文强 伍家文
(1.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2.重庆市教科院,重庆 400010)
课程思政的重点、难点、痛点在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专业课教师当好教练员,教会自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不会到会,也要当好运动员,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投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地实干,以及裁判员,即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在课程思政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在自己熟悉的专业基础上,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甚至跨界思维,从自然科学类或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之基上结出思政、科学和文化素养之果。
那么,课程思政教师究竟需要哪些育人艺术,才能真正达到上述效果?习近平同志讲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作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经典和教育学名著,《论语》包含深刻的教育意蕴和育人艺术,分析这些内容,可以为课程思政老师提供丰厚的滋养和有益的借鉴。
《论语》育人艺术体现在“因材施教”方面。《论语》表达的孔子“因材施教”的育人艺术,是对中国教育的最伟大贡献之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哲学根据在于:“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一切天地生长出来的物种,必须依其本性去增厚它,已经栽下去的,要精心培育,倒下了的要尽力将其扶正。在教育中,孔子注意到了人的个性差异,把尊重人的个性作为首要的教育艺术。学生樊迟询问关于“智”的问题,孔子答:“知人。”善于观察人、了解人、鉴别人。跟随孔子学习的弟子即便社会经济地位相仿,年龄相近,学历相似,心理和学习状况也是千差万别,智力、能力、性格、兴趣和特长也不可能一模一样。孔子进行“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再对症下药施行教育。
孔子的学生子路和冉求性格不一样,孔子对他们分别作出针对性教育。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子路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一听到就行动’。我有些糊涂了,斗胆想问问老师。”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子路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
课程思政的“因材施教”,体现在教师要要选择贴近学生思想特点的内容,结合课程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思想动态,贴近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单向灌输,不强加观点,从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出发,把握恰当、自然渗透的原则,让学生融入课堂,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如此才能产生教学双方心理共振,激发学生良好学习效果。
《论语》还包括“启发”“诱导”等育人艺术。《论语.述而》记载孔子教育艺术时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学生没有到心里想通晓,却不明白诀窍的时候,教师就暂不去启迪他们;没有到口里想说,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教师也暂不去开导他们。给他们讲一个角,他们不能推知其它同样的三个角,就暂不必往下说了。换句话说,要在学生有主观要求时,才给予必要的教育。同样,如果教给学生某一方面知识,学生不能触类旁通理解其它相同的方面,那就不再教新的知识。孔子这种“启发”教育的效果如何?学生颜渊感慨:““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颜渊认为,孔子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教育学生,用各种典籍丰富学生知识,又用各种礼节约束学生言行,使学生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所谓的“启发”“诱导”,“启”是开启的意思,“发”是打开、揭露之意,“诱”是引诱之意,“导”是引导之意,启发诱导就是在教育对象有思考、有疑问时点拨引导。这种教育艺术,就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积极性,主动学习。如果主观积极性没有被发动起来,而是被动接受教育,教育效果会打折扣。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又问:“《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孔子发现,子贡对人在贫富不同状态时应该具有怎么样的修养,具有自己独特思考,在给予欣赏赞扬基础上,又提出更高要求加以启发。子贡在老师的启发下,进一步思考,然后得到更加深刻的问题。孔子在启发诱导学生的过程中达到了教育效果,所以感到很高兴。[]
《论语》的教育艺术也体现在“教学相长”、“向学生学习”“和谐师生关系”方面。《礼记.学记》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据《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与学生子夏讨论关于《诗经》的问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子夏问孔子:“《诗经》里面有下面这几句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再画画。”子夏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啊,你真是启发我呀,现在我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孔子承认,比他小四十四岁的学生子夏都能在学问上帮助他,表明他有一种向学生学习的勇气胆量。孔子公开要求学生“助我”:“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他认为,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对教师的话语表示“不悦”,而多思考、多提问、多提意见,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益于教师自己。《论语》里面就有很多学生批评孔子,孔子欣然接受批评的记录。“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孔子去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就发誓说:“我假若做了什么不对的事,让上天厌弃我吧!让上天厌弃我吧!”孔子的表白,就是一种不打压、不强迫的态度。“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孔子到了武城,听到有人弹琴唱歌,孔子听了觉得这音乐或歌曲有点小题大作,故莞尔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上宰牛刀啊”。但学生子游对老师孔子的话不以为然,就对孔子说“过去,我曾经听老师您教导说‘君子学道就会懂得爱人,小人学道就容易听从指令’”。孔子知道自己刚才失言了,立即对其他弟子说“小子们,偃(子游)说的对,我刚才那句话是开玩笑的”。孔子不仅能够听取批评意见,而且还能够改正自己,这充分体现了他“向学生学习”的教育艺术和“古典民主精神”。当然,孔子“教学相长”和“向学生学习”的教育艺术,基础都是“和谐师生关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在孔子看来,别人,包括学生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就加以改正。孔子这样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不以已知为自满,不以位尊而自傲,实现师生间关系平等和谐,可以相互切磋,共同讨论,真正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据《论语》记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颜渊和子路陪伴着孔子,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谈谈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乘坐的车马,穿着的轻暖皮衣跟朋友共享,即使它们被用破了,我也没有丝毫遗憾。”颜渊说:“我愿不夸耀自己的善行,不把劳苦的事加给别人做。”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对老年人,使他们安放,对于朋友,使他们信任,对于年轻人,让他们怀念我。”在这样的教育场景中,学生和老师平等如朋友一样交流切磋,老师和学生一般爽快坦诚,一起交流人生志向、梦想规划,相互启发、相互感悟、相互触动,师生关系融洽无间,感情深厚无比,教育就如润物无声。
“教学相长”、“向学生学习”、“和谐师生关系”,也是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向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思政教师如果总是高高在上“自说自话”“满堂灌”,不仅不能收到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反而被学生讨厌排斥。教师向学生学习,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在孔子的时代,教育过程主要通过面对面直接交流方式进行,这便于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学生也容易配合老师积极主动学习,很容易实现教学相长。但是,当代教育采取的是大规模课堂教育形式,给教学相长带来困难,要求课程思政的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及正确的工作态度,对教学工作充满耐心和细心,以极大热情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课程思政教师要创造师生平等的良好教学气氛,这与教学的良好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和谐的气氛,师生双方的感情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课程思政的教师只有认真向学生学习,平等地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充满真诚、理解与信任,全面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当学生意识到教师真正地爱护和关心他们,把老师当成自己的贴心引路人,他们才能表现出学习方面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最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最优化的教育情境,取得最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