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2021-11-03马志芹张桂香

西部学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融入

马志芹 张桂香

摘要:2020年新春以来,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生命至上,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坚守岗位、各尽其责,做到了对生命的最大敬畏;(二)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对危难时同甘共苦、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三)舍生忘死,在这场抗击疫情中各方抗疫勇士迎“毒”而上成为最美逆行者;(四)尊重科学,秉持科学态度,以科学务实的举措开展治疗防控;(五)命运与共。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彰显中国人民命运与共、合作抗疫、爱好和平的道义和大国担当。思政课要紧随时代步伐,在中学生思政课中融入抗疫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促使中学生珍视生命、敬爱生命;能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使命感;能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要发挥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同时利用新媒体做好校园文化,多渠道加强实践教学等。

关键词:抗疫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0-0088-0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科目的总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对学生思想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020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一场来势凶猛、蔓延迅速、感染范围广为主要特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肆意蔓延,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与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1]在这场战役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博大胸怀,孕育了极具民族性和时代性特点的“抗疫精神”。

一、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的抗疫巍峨长城,是全国人民抗疫力量生动实践所显现出来的最深层次、最本质的精神品格,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抗疫精神”所做出来的内涵解释,是中学思政课程中讲好“抗疫精神”的先决条件。

(一)生命至上。我国坚持“不算经济收益账,只算人们健康账,”不惜代价为患病群众进行治疗,不计成本实行免费核酸检测,极大地减少了人民生命健康损失,与西方国家的高死亡率形成鲜明对比。白衣战士们拼尽全力地拯救每一位患者,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坚守岗位、各尽其责,做到了对生命的最大敬畏,全国医疗队随叫随到、听党指挥,奔赴抗疫一线,医生们早发现、早治疗,患者们早发现、早报告,不断确定患者,白衣战士们迎“毒”而上,全国资源准时送达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仁爱传统与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坚守岗位、各尽其责,做到了对生命的最大敬畏。

(二)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对危难时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举国上下,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与湖北人民同甘共苦,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偿捐钱捐物支援疫情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人人担当负责、个个尽心尽责,争做志愿者。面对生死考验,14亿中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三)舍生忘死。在这场抗击疫情中各方抗疫勇士、迎毒而上的白衣天使们成为最美逆行者。抗疫战士们与病毒进行生死搏斗,他们关键时刻冲得上,在困难面前豁得出,他们组成一条阻击病毒的“生命线”和“防护墙”,以生命赴生命,用大愛护众生,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2]。

(四)尊重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3]秉持科学态度,以科学务实的举措开展治疗防控,担当起自己的使命,奉献出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依法开展防疫工作,做到联防联控。

(五)命运与共。疫情告诉我们,病毒不分民族、不分国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要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彰显中国人民命运与共、合作抗疫、爱好和平的道义和大国担当。我国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积极组织复工复产,向世界各国输送抗疫物资,毫无保留分享防疫救治经验,并庄重承诺“中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4]。

二、在中学思政课中融入“抗疫精神”的意义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立,是中学生接触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最直接的途径,思想政治课堂也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之一。所以学校必须加强正确的引导,上好思想政治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成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它成为了中国精神的最新表现,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体现,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大难面前不畏生死、逆行而战的豪迈壮举,它成为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宝贵的、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对中学生来说抗疫精神不仅是一场生命、科技创新教育课,也是一堂坚定的梦想起航课。抗疫精神展现着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高度爱国主义、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英雄壮举,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于敢于创新、优化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效果及成果具有弥足珍贵的实践意义。

(一)学习抗疫精神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危机时刻,又见遍地英雄”[1]面对疫情,神州大地上涌现出一幕幕令人为之感动的英雄事迹,钟南山院士不顾高龄和个人安危,奔赴在抗击疫情一线,是全国人民所期盼、所敬仰的主心骨;张定宇用步履蹒跚的脚步,身患渐冻身躯与病毒做斗争,从死神手中夺回无数生命;东北小伙进错车厢滞留武汉,变身网红保洁员,上演“抗疫神剧情”等,无数的抗疫事迹让人为之震撼。这一幕幕让人泪目的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号召力,最能激发中学生的高度爱国主义。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要向每一位中学生传递好这一伟大的抗疫火炬。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融入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改革的实践
抗疫精神融入大思政教育体系的路径研究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 若干着力点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初中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