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改革的实践

2020-08-20侯庆双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

侯庆双

摘   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抗疫精神”,内涵丰富,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应推进教学改革,与“网”俱进,构建“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大主题、四个要素、五个步骤”的线上教学模式,助力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

关键词: “抗疫精神”    价值意蕴    高校思政课    “一二三四五”线上教学模式

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说:“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是一堂现实的思政课、鲜活的思政课、深刻的思政课、难忘的思政课。”在这场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人民战争中,孕育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即顾全大局、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统筹兼顾、精准施策的科学精神,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逆行而上、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奋斗精神,胸怀天下、休戚与共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演绎和升华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既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凝聚了磅礴动力,又将彪炳史册、激励后人。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抗疫精神”提供了“家国一体”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教育素材,彰显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彰显了其政治价值。“抗疫精神”提供了“天下为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仁爱文化、“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教育素材,彰显了文化价值。“抗疫精神”提供了生命关怀、道德法治、心理健康、中医智慧、科学精神、媒介素养等教育素材,彰显了教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为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应推进教学改革,与“网”俱进,构建“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大主题、四个要素、五个步骤”的线上教学模式,以助力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

一、一个核心

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方面,疫情防控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人文性、思想性、实践性的教育情境、教学素材、教学载体、社会实践等契机。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政策宣传、社会动员、精神鼓舞、智力支持和心理纾解等作用。当前,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题中应有之义,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纲”,纲举目张。

二、两条主线

即以知识传授、价值引导为两条主线。思政课担负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四为”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确立人生坐标,指引正确人生方向。疫情之下,注重讲好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文化。面对国内外各种杂乱的、负面的信息,必须加强爱国主义、道德观、法治观、责任意识教育,以“抗疫精神”为素材或载体,实现思政课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

三、三大主题

1.弘扬“抗疫精神”,坚信中国制度。

弘扬“抗疫精神”,要向大学生讲清楚战“疫”的中国制度优势。《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曰“民贵君轻”,这些民本思想是华夏民族国家制度的母版。脱胎于“民本”“仁政”的中国制度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展示出磅礴伟力。

生命重于泰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强调生命第一,坐镇指挥、统揽全局,全国上下大力开展联防联控,全国各地组织医护精英对口驰援湖北,全国疫情得以快速全面控制。这场战疫全方位展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强大的治理效能,领导力、组织力、动员力让世界瞩目,体现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让国人动容。当前思政课要结合我国战“疫”的进程、结果和阶段性胜利,对照西方国家的疫情防治举措,审视中国战“疫”的制度优势,回溯为中国制度奠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发大学生深切感受中国特色制度文化的优越性,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2.弘扬“抗疫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弘扬“抗疫精神”,要向大学生讲清楚战“疫”的中国力量。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人民是战“疫”的底色和力量之源。院士专家领衔、白衣战士“逆行”、社会各界联动,上下同欲,筑起战“疫”的巍巍钢铁长城。关注民生所急、民情所系、民心所盼,既是赢得战疫的客观要求,又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战略的伟大实践的生动注脚。当前思政课要讲清楚战“疫”主要力量来自人民的立场,弘扬“抗疫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时代人民观,坚定人民力量带来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些自信来自民族精神、防控理念、中医文化体现的文化优势,来自中国人民的改革创新精神,来自“中国智造”不断提升的中国硬实力,激励大学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绽放青春、铸就希望。

3.弘扬“抗疫精神”,彰显中国价值。

弘扬“抗疫精神”,要向大学生讲清楚战“疫”的中国价值。处在战疫一线的中国,举国上下,戮力同心,举全国之力,展开了一场与病毒搏杀的人民战争,大国担当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的是中国大国担当的核心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面对肆虐的全球疫情,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各国疫情防控,分享信息、援助物资、提供技术,派遣专家,推广经验,同舟共济,贡献中国力量。正可谓:中国战大疫,当今世界殊。当前思政课要结合“抗疫精神”,激励大学生汲取思想养分,领会中国担当的核心价值,理解经济、科技硬实力是中国大国担当的硬核支撑,胸怀天下,练就本领,淬炼成钢,破茧成蝶,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贡献力量,书写青春担当。

四、四个要素

1.教学主体。

思政教师重在培根铸魂,“云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不可缺位,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与主体性相统一,做好四个“引路人”。课堂形式由“面对面”转换为“键对键”,隔空喊话,易于失控。从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到课程讲授、师生互动等环节都有所不同,教师主动学习信息化知识、掌握新媒体技术是必由之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直播课,第一要做好与学生的数次“预演”,第二要控制每节课时长在30分钟以内,总时长90分钟,即两节课为宜,以免学生中途隐形“翘课”,第三要首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其他辅助设备,最后要注意“身教”,适当修饰仪容仪表。

2.教学客体。

“以学生为中心”是思政课教学的宗旨,学生既是教之对象,又是学之主体。一方面,教师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特点,推进“双主体教学”改革,充分发掘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杜绝学生假戏真唱、消极刷分的不良行径,大学生既要增强自律,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又要认真负责,提出建议,实事求是对教师及教学做出客观评价,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同频共振。

3.教学介体。

(1)教学内容

思政课要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硬核在于教学有料、有营养。线上教学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要求则更突出。结合战疫的“宏大叙事”,将与“抗疫精神”相关的素材加工成案例、故事、小视频等,合理地融入教学内容是思政课线上教学题中应有之义。比如,笔者在“概论”课上讲授“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的“群众路线”时,结合当前全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守望相助、群防群控,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生动事实。在讲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基本方略时,结合全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防控疫情、共克时艰的鲜活现实。总之,战疫中的总书记讲话、逆行者风采、党旗飘扬、青春之歌、典型案例、政策法规解读等都是可以融入思政课的素材。

(2)教学形式

疫情笼罩下的高校,相继对实体课堂教学按下暂停键,依托互联网的线上教学形式成为大多院校的首选。2月2日,笔者所在学院制定并下发了《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实施方案》。教务处提前规划线上开学方案、课程安排、软件平台选用、信息技术培训等工作,制定了应急预案,并成立了线上教学巡查小组,开展工作日巡查与督导。对于教学工具的选择,主推智慧树软件平台开展直播教学,为应对网络“卡顿”,要求授课教师综合使用微信群、QQ群、快手、腾讯会议等平台,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确保线上教学平稳运行。同时强调形式服务内容,工具理性服從于价值理性,避免喧宾夺主、哗众取宠,适得其反。

(3)教学方法

其一,线上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基本形式,理论灌输是底色。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杜绝“一言堂”和“满堂灌”,注重“道术结合”,灵活采用专题讲座、叙事教学、案例分析、讨论课、角色互换等方法,强化人文关怀,语言力求鲜活生动,开展可视化、图像化、情境化教学,实现多元互动,“创设微体验”,激励学生线下开展微视频、微广告、微动漫、微课件等“微创作”,有效融通线上与线下两个课堂,提高参与度、增强获得感,促进知、情、意相统一,臻于价值契合。

其二,根据学情,选择匹配度高的网络教学资源。如“爱课程”“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上线的国家级精品思政课程,还有学习强国、光明网、人民网、中国文明网等相关思政教学包括战“疫”的资源,加以剪裁、移植,直播、录播或插播,但不宜过多地采用整体“嵌入”课堂教学的方法。即便如组织全体学生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及地方专场,也要留有课后作业,如撰写观后感,组织征文活动。

其三,适当开展专题学习。疫情期间,学生手头大多没有纸质的课本及教辅,专题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此不足。比如,根据教学大纲,每两周设置一个专题,比如《“抗疫精神”与中国梦》《“抗疫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抗疫精神”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等。学生在两周内观看PPT、短视频和相关文字材料,自主做好课后练习题,后台系统自动生成在线成绩,融学习、考核、评价于一体,教师据此掌握学习状态。

4.教学环体。

毋庸讳言,“云课堂”营造的特殊教学环境,给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从师生互动看,线上教学相对逊色于实体课堂,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在线监管难度较大,仅仅依靠点名考勤和后台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对教师而言,需突破传统教学的“路径依赖”,驾驭“云课堂”,精准供给,多策并举,增强学生对线上教学的“黏性”,提高到课率。师生都需要选择安静整洁的室内自然环境外,还特别需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笔者注重人文关怀,收效显著。如上课点名前10分钟和课间休息时,插播轻音乐、革命歌曲、战疫歌曲如《武汉伢》及诗朗诵等,缓解学生焦虑烦躁等心理,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共享、共情、共鸣。

五、五个步骤

线上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系统、严谨、灵活高效的具体教学步骤。简言之,主要包括:1.布置学习任务;2.发布教学资料;3.开展互动教学;4.实施线上考评;5.总结课堂考评。

参考文献:

[1]徐文秀.“抗疫精神”弥足珍贵[N].学习时报,2020-3-4(002).

[2]沈震.疫情防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4).

[3]刘伟亮,谢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理论建设,2020(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支持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线上教学工作特需项目——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线上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20zdxsjg102)。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