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重度痔疮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2021-11-03石健

中外医疗 2021年24期
关键词:痔上吻合器痔疮

石健

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启东 226200

痔疮是临床 常见的肛肠科疾病,正所谓“十人九痔”,说明痔疮疾病的发病率极高。痔疮主要是位于肛门部位的一类病症,在任何年龄段均有发生概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痔疮的诱发因素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长期久坐、长期便秘、长期饮酒、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1-2]。基于痔疮的临床病理表现在治疗方面,临床对痔疮的治疗理念以接触症状为主,消除痔体为辅[3]。该次研究中基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76例为研究样本,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用于重度痔疮患者临床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38例患者纳入常规组,男2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35±2.35)岁;平均病程(2.15±0.52)年。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38例患者纳入治疗组,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95±2.55)岁;平均病程(2.09±0.5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对该次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签署调研意愿书;无精神疾病。

排除标准:未签署调研意愿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存在晚期结直肠癌病症者。

参与患者均系自愿参与,且在入组前了解研究目的、手术措施并自愿签署调研意愿书。该次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方法

常规组行外剥内扎术。患者取侧卧位,实施常规麻醉、消毒铺巾措施,借助组织钳牵拉痔疮外漏部分并向上牵引,充分暴露内痔,与痔疮基础处作V字形去切口,分离皮肤组织,牵拉组织钳,钝性分离外痔静脉丛,并基于外痔从、内括约肌剥离内痔组织,剪开两侧黏膜,游离痔疮根部,使用完钳夹住痔疮,贯穿缝合并结扎痔疮,切除痔疮;存在多处病灶时依次切除,保留黏膜桥与皮桥,以保证术后生理功能正常恢复[4-5]。

治疗组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前准备措施与常规组相同,采用扩肛器固定后,于痔核显眼位置上方2~3 cm位置行荷包缝合,导入抵钉,收紧荷包,将其缝合至黏膜下层,置入痔吻合器,指示刻度处于安全区域时,激发吻合器,处于关闭状态30 s后退出吻合器,使用半圆规检测缝合口,存在出血现象时给予常规止血[6-7]。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临床症状(便血、脱肛)消失,日常、排便情况下无明显不适感;有效为临床症状(便血、脱肛)显著缓解,日常、排便情况下不适感较弱;无效为临床症状(便血、脱肛)未改善,患者日常、排便情况下不适感强烈。

②不良反应:收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统计创口发炎、切口出血、肛缘水肿、便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

③治疗指标:收集治疗期间的手术耗时、出血量、痊愈时间、住院时间等。

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采用VAS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时间点进行测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常规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2.3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

治疗组手术耗时、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指标数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指标数比较((±s)

组别手术耗时(min)出血量(mL)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常规组(n=38)治疗组(n=38)t值P值45.35±9.65 30.25±5.15 8.510<0.001 23.35±10.25 10.15±6.35 6.749<0.001 15.35±1.35 8.32±0.82 27.436<0.001 8.41±0.84 5.11±0.51 20.701<0.001

2.4 两组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值差异越来越大,见表4。

表4 两组各时段VAS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各时段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术前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48 h常规组(n=38)治疗组(n=38)t值P值5.52±0.53 5.43±0.51 0.754 0.453 5.12±0.51 4.85±0.45 2.447 0.017 4.62±0.46 3.84±0.38 8.059<0.001 3.51±0.35 2.15±0.22 20.280<0.001

3 讨论

临床关于痔疮的研究中有两种说法,一是静脉曲张论,该说法认为痔疮是直肠末端、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展、扭曲形成的静脉团。二是肛垫下移论,该说法认为痔疮是由于肛管部位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血管垫”、齿状线上方的海绵样组织下坠形成的一种病理表现,同时该理论也是目前公信度较高的一种[8]。痔疮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便血,患者在排便期间无痛感,排便后混合血液。临床重度痔更为专业的说法是Ⅲ度、Ⅳ度痔疮,其主要生理表现为痔疮脱出,需要用手辅助还纳或者痔体长期暴露在外,不能还纳,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明显的影响[9-10]。

临床治疗方面,重度痔疮以手术干预为主,基于病理症状的影响,常规的药物治疗、胶圈套扎治疗对重症痔疮的治疗效果受限[11]。传统重度痔疮的手术治疗主要为外剥内扎术,通过手法措施复位脱垂肛垫,以保留肛垫为手术目的,进行痔体的剥离与切除,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术后控便能力影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痔疮干预手术,利用吻合器将脱出、增大的病理组织切除,保证了肛垫组织的完整性,治疗过程中,实现远端、近端黏膜的吻合,促进脱垂肛垫复位阻断痔核的内部供血,有效地控制痔核供血,促进残余痔核的萎缩与收缩,恢复肛部的正常生理活动[12-13]。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4.74%,常规组治疗有效率78.95%,治疗组优于常规组(P<0.05),在徐志杰[14]相关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优于对照组84.00%(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该文常规组累计出现8例不良反应,高于治疗组的2例(P<0.05)。高彦兵等[15]相关研究中,基于同类病型66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中使用外剥内扎术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12例,占比36.00%,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占比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均有效证实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且该次研究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基于重症痔疮患者的临床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好帮助患者改善生理状态,促进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为患者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好的质量保证。

猜你喜欢

痔上吻合器痔疮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改善痔疮五药膳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云南白药加减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术中使用吻合器与术后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狭窄发生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