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阑尾炎临床特点分析

2021-11-03黄文倩黄桂珍刘明学

中外医疗 2021年24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小儿

黄文倩,黄桂珍,刘明学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外科,福建厦门 361000

在小儿外科中,阑尾炎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为病原菌感染及阑尾腔梗阻;当小儿胃肠道出现异常情况时常会导致其阑尾肌肉及血管产生反射性痉挛,从而导致阑尾腔梗阻及血运出现障碍,最终致使炎症出现,此外,小儿便秘及饮食习惯不良等均会导致小儿患有该疾病,该病病情并不复杂,因此极易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判断[1]。小儿阑尾炎的病势相较于成人更加严重,因此若未及时得到诊治极易导致患儿在短时间内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坏死、弥漫性腹膜炎和穿孔等,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死亡的风险。有研究显示,阑尾炎患儿在出现症状到出现穿孔情况大概需要42 h左右,若在进行诊断及就诊时所用时间超出上述时间,患儿发生穿孔的概率在66%以上[2]。因此,应尽早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及对其病理分型进行确定,既可以使小儿阑尾炎的治愈成功率有所提高,还可以最大限度使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有所减少。该文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患有阑尾炎的小儿,旨在探讨小儿阑尾炎临床特点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对该院收治的60例患有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32例、28例;最小年龄以及最大年龄分别为2.3周岁、13周岁,平均(7.25±1.25)周岁;发病时间在72 h以内。全部患儿均在术前实施超声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阑尾炎,其中大部分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及急性脐周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发热、腹泻及呕吐等。

1.2 方法

统计60例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这60例阑尾炎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原学展开探讨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百分比和率(%)。

2 结果

2.1 6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

60例患儿均为急诊入院,在对其身体实施检查时均并未出现较为明显的拒按,腋下温度36.8~39.0°C,平均(37.25±1.25)°C;心率78~94次/min,平均(85±1.35)次/min。其中有19例(31.67%)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全腹疼痛,61例(76.25%)患儿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5例(18.75%)患儿表现为腹泻,47例(78.33%)患儿表现为呕吐,47例(78.33%)患儿表现为发热,42例(70.00%)患儿表现为反跳痛,31例(51.67%)患儿表现为肌紧张。部分患儿同时出现以上2种或3种症状。

2.2 60例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液检查:60例患儿均实施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有25例(41.67%)患儿白细胞计数介于(10.0~15.0)×109/L,有20例(33.33%)患儿白细胞计数介于(15.0~20.0)×109/L,有15例(25.00%)患儿白细胞计数>20.0×109/L;有49例(81.67%)患儿中性粒细胞比率≥80%;在对患儿进行大便常规检查中有3例(5.00%)患儿见白细胞。

超声检查:60例患儿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中提示阑尾呈细长形且部分回声并不明显的患儿有8例(13.33%),提示腹腔肠管内出现多个气液平面的患儿有13例(21.67%),提示阑尾出现明显肿胀情况且最大外径超过5 mm的患儿有47例(78.33%),提示阑尾根部或尖部管壁回声出现中断现象且周围出现不规则液性暗区连接腔内暗区的患儿有17例(28.33%),提示阑尾并未出现回声或者出现混合回声、低回声等情况,且结构并不清楚以及边缘模糊及不规则的患儿有5例(8.33%)。

2.3 60例患儿病理类型

待手术结束后,均对其病理进行诊断,显示有5例(8.33%)患儿为单纯性阑尾炎发作,有35例(58.33%)患儿为化脓性阑尾炎,有20例(33.33%)患儿为坏疽性阑尾炎,其中17例已穿孔。

2.4 60例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60例阑尾炎患儿中共有6例(10.00%)患儿在术后发生腹腔内并发症情况,其中有2例(3.33%)患儿为术后肠麻痹,4例(6.66%)患儿腹腔残余脓肿。6例患儿均通过禁食、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并出院。另有8例(13.3%)患儿出现切口感染情况,经切口引流换药后愈合出院。

2.5 60例患儿治疗效果

所有患儿均在经过确诊后,对其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以将其阑尾病灶切除,在手术结束后根据患儿阑尾的炎症情况,并在保证患儿安全的前提下对其采取二联抗菌药物展开抗感染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佳,且发生并发症比例低,术后恢复快。该组60例患儿在经过手术以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方式治疗后均完全治愈,治愈率高达100.00%,且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小儿阑尾炎基本特征

在小儿腹部外科中,小儿急性阑尾炎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病势发展相较于成年人更加严重,速度更快。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特征为阑尾动脉管径与成年人相比较小,属于终末动脉,因此,若患儿阑尾腔内容物出现滞留现象,其压力会出现升高情况,从而导致患儿阑尾管壁的血管受到一定压迫,致使患儿阑尾出现缺血或者坏死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穿孔现象;且小儿阑尾壁较薄及直径相对较小,因此其阑尾腔内容易出现梗阻并穿孔,与此同时,小儿大网膜发育均并不完善,大网膜较成人短而薄,阑尾炎发生后不易包裹,若出现穿孔后短时间内易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此外,大部分患儿主诉能力较差,无法描述清楚其症状,且查体不合作,从而导致医生无法准确获得相关诊断信息,极易出现误诊情况。因此,及时对阑尾炎患儿进行诊断及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是极为重要的[3]。

3.2 小儿阑尾炎临床特点

小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几乎与成年阑尾炎的临床特点相同,但由于小儿自身解剖及生理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存在以下临床特点:①多数小儿在发病前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或急性肠炎等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因素,因此,在就诊时患儿多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寒战、腹泻及恶心、发热及惊厥和呕吐等临床表现,但需要注意的是需与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及梅克尔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右髂窝脓肿及腹型过敏性紫癜这几种疾病进行鉴别。②相较于成年人的发热反应及胃肠道症状,小儿的发热反应及胃肠道症状出现的更早且极为剧烈,特别是3岁以下的患儿,其体温可高达39~40°C,且可能同时伴有频繁的呕吐或者腹泻,极易与急性胃肠炎、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在诊疗过程中需要提高警惕,避免漏诊延误治疗。③小儿腹痛初始部位及转移病史也与成年人存在一定区别,小儿腹痛最早出现及最为常见的症状为开始多为脐周以及上腹出现疼痛,在数小时后便会转为右下腹痛,疼痛多为持续性,部分患儿会伴有阵发性加剧情况,多数患儿喜弯腰行走或右侧屈髋卧位,以减少其腹壁张力,缓解其疼痛感。④由于患儿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患儿不能完全配合医生工作,因此极不利于对其腹部进行触诊,且部分小儿盲肠移动度较大或者盲肠位置较高,因此致使阑尾炎压痛点位置变化范围大,其触诊位置相对成人来说可能更靠近中线或者位置较高;但发病后压痛点大多表现为固定位置,因此右下腹固定点压痛为最可靠的体征[4]。⑤小儿腹肌与成人相比较软弱,因此其腹肌强直现象并不显著。有研究表示,有10%~15%左右的阑尾炎患儿并不存在明显腹肌紧张的特征[5]。

3.3 注意事项

(1)诊断。在对阑尾炎患儿进行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对患儿的姿势仔细进行观察,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儿多会选择屈髋并倾向卧于右侧,步行时则表现为弯腰且身体向右侧倾斜。②需对患儿胃肠道症状进行注意,除少数患儿会出现便秘情况外,多数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泻不适等表现。小儿盲肠的游离度均较大,因此出现炎症的阑尾可深入到患儿盆腔内从而触及到直肠,且极易导致患儿盆腔内直肠周围淤积炎性渗液,均会使患儿经常出现排便感,一般表现排稀薄便但量不多。③不可对麦氏点固定压痛特征进行强调,小儿盲肠的移动性较大,加上多数患儿并不具备准确对压痛点进行陈述的能力,因此,在临床中压痛位置可能出现在近脐旁或者接近盆腔等偏离麦氏点的位置。④可选择操作简便及经济、便捷和无创的彩超对其进行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彩超无法显示出正常阑尾,但确诊化脓性以及坏疽性阑尾炎的概率极高,高达71%~97%左右[6],彩超可测出阑尾的长度、直径、腔内是否有粪石,为诊断提供依据。

(2)手术指征。由于小儿解剖学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多对阑尾炎患儿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对手术指征进行掌握时,除了防止出现误诊情况外,在对异位阑尾炎及婴幼儿等疑似患儿经过6~12 h观察仍无法排除其患有阑尾炎时,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7]。

(3)置管引流指征。对于阑尾周围出现脓肿或弥漫性腹膜炎的患儿,可适当放宽置管引流指征,引流物需以管道引流为主,一般选择硅胶管进行引流,通常放置于患儿盆腔部位或者病灶周围,引流的目的主要是加快患儿腹内渗液排除体外的速度,以利于对炎症进行控制,并使患儿中毒症状有所减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减少[8]。

(4)避免感染。在完成阑尾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便是伤口感染,有数据显示,有14.4%~67%的阑尾炎患儿在实施手术后出现感染情况[9]。因此,为使感染情况有所降低,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尽量避免使用线对术中切口的出血点进行包扎,应选用钳夹对其实施止血操作,有效减少切口内线结异物数目[10]。②为避免患儿腹内脓液直接对切口产生污染,因此在开放性手术中应将患儿腹膜剪开后,将腹膜向外翻,以对切口进行保护,促使切口腹膜化。③在手术结束并将腹膜关闭后,需使用稀碘伏水对切口进行浸泡并冲洗[11]。④在对切口进行缝合时,需逐层进行缝合,缝线的间距不宜过长或过短,要适度,防止残留死腔。⑤术者在对患儿实施手术过程中,要将阑尾切除术本就属于污染手术的这一麻痹思想进行克服,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患儿实施手术。⑥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术程中血液及组织内有效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有利于预防切口感染。在该研究中,待所选患儿经过确诊后,对其选取手术的方式切除其阑尾病灶,并根据其情况选取二联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极佳,60例患儿经过手术及抗感染治疗后均全部治愈,治愈率可达100.00%,并不存在死亡病例。该研究结果与韩斌[12]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中选择26例阑尾患儿展开研究,均采取手术治疗,并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26例患儿完全治愈,治愈率可达100.00%,并无死亡病例。

综上所述,小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并不存在特异性,且其病情发展较快及发生穿孔的概率极高,并且极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应尽早对其准确进行诊断并及时对其展开手术治疗,在手术后还需对其采用合理且规范的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成功率并使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所减少。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小儿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