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记者践行“四力”走基层的策略探究

2021-11-02石东博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践行四力新闻记者

摘要:时代的不断发展,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服务的主体始终是党和人民。新闻源于基层,应走进基层倾听群众的心声。在新闻报道中表达百姓的真情实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追求的目标。

本文分析新时代新闻工作中践行“四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措施,希望能为广大新闻记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记者;践行“四力”;走基层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197-03

践行“四力”走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工作要求,具体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引导舆论、反映群众诉求的作用,要求新闻工作者切实践行“四力”,使新闻报道接地气、有温度、可读可感,消除新闻报道粗粝、冷硬、僵化说教的现象。

一、走群众路线,新闻的精髓在于群众基础

(一)求真务实,把控舆论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推动社交媒体、网络新闻平台等软件的研发,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当今社会呈现出全民上网的特点,随之而来的是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但也正是全民上网时代的到来,使很多信息和观点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附带着强烈的传播者个人的情感色彩,使新闻失真,新闻的真实性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这不仅给新闻记者的报道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也提出了新要求。

新闻记者要秉承新闻真实性是第一要义的理念,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不能为了获得一时的点击量和阅读量而弄虚作假,要坚持报道真实新闻,在新闻工作中始终践行“四力”,增强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有效信息的能力。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进入融媒体时代,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读者的关注度成了新闻行业、新闻记者最关心的事情。因此,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夸大甚至捏造新闻事实的情况。

而且,由于娱乐新闻对于读者来说更有吸引力,很多新闻的主题选择渐渐向娱乐化靠拢,泛娱乐化成为当前新闻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新闻媒体失去公信力,新闻记者传播的新闻信息也会被读者质疑,不仅不利于新闻发挥思想引导和舆论把控作用,也不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甚至出现反动势力利用这一漏洞的存在开展分裂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新闻记者切实践行“四力”,提高新闻信息的质量,强化新闻媒体行业的公信力。

(二)发挥党建引领群众,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党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为了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英勇奋斗、忘我牺牲、开拓进取精神的升华。党性也是对于新闻记者本质特征的要求。新闻记者是否具有党性,直接影响着新闻方向。而“四力”的提出,则是要求新闻记者思想上、行动上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因此新闻记者增强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拉近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促使群众一心向党,拥护党,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定和谐。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传统新闻行业带来了极大的生存挑战,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的新闻问题。首先涉及的是新闻数量的增加。全民摄影时代到来,每一名网络用户都可以随手拍,并上传至各大社交平台。其次是新闻信息同质化的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新闻记者对于读者的喜好了解得十分透彻,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传播能够吸引读者兴趣的新闻,这就会导致新闻信息同质化严重的情况出现。新闻记者切实践行“四力”,就能够始终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传播新闻信息的导向,传播新闻信息的思想意识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内生动力,提高自身传播新闻信息的素养和水平,挖掘更深刻的新闻传播的角度,创新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解决新闻信息同质化的问题,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1]。

二、践行“四力”走基层的策略

(一)炼脚力、深入基层,攻坚克难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使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极为便利,无论是通过社交平台、资料库、相关影片,还是听取录音等都能获得一定的信息。虽然通过这些途径确实了解到了一些信息,但是无法完全知悉事物的全貌。想要获得真实完整的信息,就需要脚踏实地,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也是如此。新闻记者要想切实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传播有价值、能反映问题的新闻,就需要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听听群众的心里话。新闻记者要不怕苦不怕累,将走访基层作为提升自身新闻素养和技能的课堂,在实际的走访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群众的不理解不认同、相关涉事主体的不主动不配合等,这时就需要新闻记者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强的意志力,对于问题的探求不能因为困难的阻碍就浮于表面,而是要努力克服困难,还原事情真相。在开展基层工作的过程中,新闻记者除了会遇到问题,还会收集到诸多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真有假,极大地考验着新闻记者的信息整理能力和信息归纳能力,要能在庞杂的信息群里找到有用的信息,进而使用和传播,以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新闻记者在基层要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脚踏实地的耐力、埋头苦干的拼劲,在新闻工作中也要做到脚踏实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传播虚假新闻[2]。

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降雨较少,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且由于甘肃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较为复杂,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是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是落后于东南沿海城市。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甘肃省的贫困地区也已脱贫摘帽,人民群众富了起来。在脱贫的过程中有无数的基层新闻记者扎根甘肃,见证了脱贫攻坚事业的完成,这一路走来,他们用手中的笔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新闻报道,如题为《致富路上阔步行——记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古浪县西靖镇感恩新村党总支部》的新闻报道中提到了“古浪县西靖镇感恩新村党总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高质量完成了脫贫攻坚任务”。还提到了“192名党员全部下沉到15个村民小组”“全村建成养殖暖棚1179座,羊存栏3.2万只,牛存栏800多头”,这些数据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是新闻记者扎根基层,进行实地走访考察后得出的,切实报道了当地的脱贫攻坚成果,反映了群众的生活变化,同时也起到了正向引导舆论的作用。

(二)独具慧眼,发现新闻本质,传播新闻价值

基层新闻记者要具备以小见大的技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看似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离得很远,但事实上群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而基层记者需要做的就是挖掘群众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间的联系,并做好宣传工作,增进群众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进而增强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增强群众的归属感。那么,新闻记者就要切实做到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围绕中心,挖掘群众生活中的典型事迹和人物,从平凡的角度切入,反映的却是不平凡的事件。除此之外,新闻记者也要善于把握新闻的核心,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许多事件都是小事,而惊天动地的大事鲜少出现,如果新闻记者只是将生活中的小事机械地复述一遍就传达给读者,那么这条新闻就是无效新闻,非但不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也无法传达事件蕴含的精神层面的先进意识,没有起到引导社会舆论、丰富读者精神世界的作用。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新闻记者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抓住新闻的核心,一件平凡的事,从事件内容上来看,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但背后却反映了不平凡的精神。因此,基层记者必须练好眼力,掌握透过事物现象挖掘事件本质特征的本领,学会剖析信息中的隐性内容,传播有价值的新闻,促进群众的精神得到升华。

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建设目标指出,要努力拓宽甘肃省的对外开放渠道,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这些都是国家作出的关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大政方针,乍听起来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联,但是一篇由新华社发布的题为《甘肃开行首列至英国伦敦中欧班列》的新闻,提到了“此次中欧班列装有1200万只口罩、3.58万只医疗手套,还有汽车零部件、纺织品,总重约1250吨,价值1672.73万元”,还提到了“通过陆海联运的方式于20天后运抵英国伦敦。与传统海运相比,运输时间可节约10天左右”。虽然本篇新闻从表面上来看,只是简单阐述了“甘肃开行首列至英国伦敦中欧班列”这件事,但简单文字背后却蕴含深意,首先提到了口罩等医疗用品,彰显了我国积极助力国外抗疫的大国风范;其次提到了汽车零部件等物品,显示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成果,能够促进贸易进出口的增长;最后提到了可节约10天左右的运输时间,展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规划的正确性,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和运输资源成本。这篇新闻稿件充分挖掘了数字背后的意义,抓住了新闻的本质,传播了有价值的信息。

(三)多动脑力,增强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基层新闻记者报道新闻的范围具有不确定性,内容具有多样性。这就可能导致基层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出现同一个题材、同样的内容重复报道的情况。且时间一久,就会形成思维习惯,看到同一个新闻题材就会想起从前的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然后重复利用原来用过的内容和方法,新闻报道失去了新意和创造性。除此之外,其他的新闻记者也会比照已有的新闻报道,完成自己的新闻内容制作。这一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新闻发挥传播有效信息的作用,也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除了上述提到的问题以外,还存在由于新闻受众群体增加,新闻记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进而导致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记者的话语权被逐渐削弱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基层新闻记者必须坚定自己的原则,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但基层新闻记者也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要积极融入当前的新媒体发展局势,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断改善传播新闻的方式,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同时,提升新闻的趣味性、新奇性。既能够采用新的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又能够清楚地表达新闻信息内容。如果基层新闻记者想要达到既能以小见大,又能创新突破的程度,就需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群众学习,提高自身的新闻敏锐度,鉴别有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

甘肃省的旅游业宣传标语为“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甘肃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自然景区博物馆、民族风墙的大观园、休闲旅游的目的地,用这句标语来形容甘肃,名副其实。虽然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相关的旅游业信息并没有被高质量地传播出去,以扩大甘肃省的知名度。

例如《银西高铁带着甘肃文化旅游产业“跑”起来》和《甘肃省肃北县设立旅游专项资金 出台扶持政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两篇新闻,虽然两篇新闻涉及的内容不一致,一篇是“银西高铁”,另一篇是“肃北县设立旅游专项资金”,但是这两篇新闻采取的结构完全一致,都是先介绍基本情况,再介绍具体的细节活动。这种方式虽然清晰直观,但由于新闻稿件的运用频率较高,很难吸引群众继续阅读,也就无法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以《甘肃旅游必打卡的古城,被誉为“金张掖”,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为标题的新闻,看似是新闻,实则是为了吸引流量打出的广告,这就和新闻工作的初心背道而驰,既无法传递有效信息,又没有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可能引起读者的反感,再看到类似的标题时,便不会继续阅读。

(四)以笔传情,展现人文情怀

新闻信息的质量受新闻记者笔力的直接影响,因此新闻记者必须专注于增强自己的笔力。在增强笔力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掌握传统的新闻写作方法、坚守新闻写作的职业准则,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实效性,不制造、不传播假新闻,要坚持正确的观点、正确的立场,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且,在新闻信息的写作过程中不得带有个人感情,要公正、客观地传递事情真相。

二是要突破、创新,打破传统的新闻形式、新闻框架对新闻写作的禁锢,在新闻信息的语言表达上加入创新元素,对新闻信息的框架结构作出调整,使得新闻报道具有时代特征。

除此之外,新闻报道要有高度和深度,除了挖掘新闻事件背后蕴含的精神特征外,流畅自然地阐述新闻事实也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高度和深度。摒弃枯燥无味的新闻表达,运用贴近群众生活的语言来传递新闻信息,让群众乐于接受新闻传播的信息,这也是提高新闻写作质量的重要方式。很多新闻记者在写新闻稿件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瓶颈,即写出的新闻稿件远不如想象中的质量高,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闻记者的站位不够高,新闻稿件落笔的角度比较普通,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新闻记者在落笔之前,多多思考,找寻新颖的切

入点[3]。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的标志性旅游景点,石窟壁画富丽多彩,是1500多年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旅游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2020年2月,为了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恢复运营后,对全国所有医护人员实行免费开发,直至2020年底。这是一件展现甘肃省人文关怀的事情,然而有的新闻报道站位较低,新闻稿件质量较差,只是将这件事情机械地转述出来,如题为《莫高窟今日起恢复开放,全国医护工作者可免费参观》的新闻,而有的新闻则站位较高,不仅能够迅速传递新闻信息,还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题为《甘肃免费向医护人员开放128个景区,敦煌莫高窟等景区悉数在列》的新闻。这两篇新闻虽然表达的内容相同,给读者带来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前一篇枯燥无趣,而后一篇能够迅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甘肃省的人文关怀。

三、结语

好的新闻作品不是轻而易举就能产生的,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带着感情工作,深入基层,踐行“四力”。只有克服新闻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困难、精准把握新闻信息的本质、增强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新闻写作质量,新闻记者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

参考文献:

[1] 何映荷.对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思考[N].德宏团结报,2021-08-04(002).

[2] 徐风美.聚焦“四力”重塑记者角色——融媒体视域下对新闻记者角色的新思考[J].新闻文化建设,2021(9):41-42.

[3] 许晓杰.新闻记者扎根基层,践行“四力”的有效措施分析[J].声屏世界,2020(23):92-93.

作者简介:石东博(1985—),男,陕西宜君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践行四力新闻记者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公示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