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设板块化教学,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21-11-02沈加桂
沈加桂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以历史课程为载体,突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内容。依托板块化教学设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循序渐进明晰课程教学主线,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有效整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两者同时并举,不可偏废。历史学是构成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围绕历史学科,汲取教学实践与理论成果,关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目标上,兼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养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教学内容不宜太深、太难。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引入板块化教学模式,将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贯穿、层层递进,促进学生历史观与能力素质的逐步达成。以“日本明治维新”一节的教学为例,对其板块化教学进行梳理如下。
一、勾勒课程教学主线,增强学生历史时空观
对板块化教学,需要整合本节知识点内容,提炼教学主线,让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得以有效贯穿。在本节主线勾勒上,我们从日文的由来说起,展示部分日文片段,从中提出问题:日文与汉字之间有哪些关系?欧美语言对日文发展有哪些影响?历史学教学,要让学生把握历史时空观念。对照日文与汉语,日本原本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而是在大化改新后,才引入中国汉字,利用汉字楷书偏旁作片假名,从汉字草书中演变平假名。明治维新以来,欧美词汇融入,以片假名来表示外来语。从日文形成过程来看,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巨变,均是通过向他国学习而来。可见,日本历史上,也是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向强者学习,来增强民族自信。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节点,现在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明治维新时期,带领学生走进当时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全面、深刻、合理地认识历史事实。
结合教材提炼本节主要内容,包括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前提、内容及影响。1853年横须贺、19世纪50年代末的京都,以及1868年的江户,三个不同的历史时空成为学习明治维新的教学主线,三个地点,对应的历史事实,构成三个教学板块,完成对该节知识点的统摄与整合。第一板块,“黑船叩关震朝野,幕府统治现危机”。在1853年,佩里叩关,从日本横须贺登陆,而江户的德川幕府被迫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在内忧外患下,打开国门,并决心向强国学习,开启明治维新的历史序幕。第二板块,“锁国容易开国难,攘夷不成变倒幕”。在日本,幕藩制度下,天皇住京都,天皇是礼仪性存在,幕府與倒幕派之间的斗争,都在于争夺天皇以令天下。19世纪50年代末的京都,日本从尊王攘夷到武装倒幕,拥立天皇,奠定了明治维新的基础。第三板块,“明治改革立国本,从此不再称蛮夷”。在明治改革中,江户是必争之地。倒幕运动取得胜利,以天皇为首的倒幕派,将都城由京都迁入江户,改名为东京,成为明治政府的权力中心。
本节主要介绍明治维新的背景及历史影响,从三个时间点入手,设置三个板块,分别展示不同历史时空下的维新背景、前提和内容。学生从中感知时空观念,将相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了有效贯穿,也让学生能够把握本节学习重点,促进对历史知识体系的全面建构。
二、依托板块创情境,从历史现场中体验史实
在“日本明治维新”教学中,我们通过三个时间节点,设置三个教学板块,便于学生发展时空观念。接着,立足明治维新整个过程,我们引入“三封家书”,并以之为主线,从家书内容上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现场,体会明治维新对日本民众的深切影响。
第一封家书:小野太郎写给妈妈的信。他在信上叙述道:我跟随叔叔在一家手工作坊做工,但美国人侵入后,带来了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我们作坊的产品无人问津,我们的薪水很少,想更换工作,但我们不识字,没有工厂招我们。我们很讨厌外国人,他们的侵略让我们失去了生活来源。叔叔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军队太软弱,武器装备太落后,打不过外国人。明治政府想改变这种被欺负的局面,但各藩想法不一致,这种困境何时能结束?看完这封家书,让同学们思考:这份写自明治一年的书信,小野太郎的烦恼有哪些?梳理后发现,美国机器大生产方式,严重打击了日本手工生产方式;日本人因为不识字,没文化,找不到工作;日本人不接受西方文化;日本军备落后;日本明治政府权力得不到巩固。用这样一封书信,让学生“回归”到明治维新初期,去体会倒幕运动结束后,明治政府面临的诸多困境,如生产方式落后、国民文化低、军备力量薄弱、中央政府权力分散等问题。
第二封家书:小野太郎向妈妈报平安。信中说,原来写的信被退回,老家地址写得不对,原来的藩名改为山口县:半年前,政府安排我学习西式文化,了解了很多西洋课程。叔叔找到机械厂的一份工作,我跟德国人做学徒工。我们吃到了“牛排”,很好吃,天皇也带头吃。堂哥去当兵,配备的是西式装备,由美国教官指导学习。这封信写于明治五年,小野太郎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同学们梳理后发现:原来的藩地进行了改制,学习西式文化;进厂谋生;吃“牛排”;堂哥当兵用西式装备。明治维新五年来,日本政府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这些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大领域,即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小野太郎的书信,说明明治维新给日本历史带来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让日本快速崛起,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第三封家书:向母亲报平安后,小野太郎说自己应征入伍,在教官教导下,要为天皇效忠,做一名真正的武士。他在信中说:我们来到琉球,我们用武力来征服他们,因为,弱者,必须要臣服强者。这是写于明治十二年的家书,从书信中可知,小野太郎入伍了,接受军国主义教育,以“绝对服从天皇”为使命,崇尚武力征讨。结合小野太郎的生活变化,让学生认识到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日本封建残余势力,将对外扩张作为崛起的发展道路,宣扬军国主义。
从上述三封家书中,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明治维新的过程、内容及影响,以重返历史现场的方式,去认识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的改革内容,从而对明治维新史料事实形成客观解释和评价。
三、探究史料板块,从实证中解释史实
邓京力教授提出:“历史解释是运用一定理论、概念、方法,以史实为据,阐述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能够辩证地、客观地认识、评价历史事实。对本节“日本明治维新”的学习,我们通过引入史料,让学生围绕史料展开探究,促进学生实证意识的形成,突破本节教学重点。在史料呈现上,引入《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中实施的“产业奖励制度”,“引入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兴建工业、交通”。对照日本、英国、美国等工业年均增速,日本在1868—1873年间达到32.2%,远超其他国家。日本在刚刚完成明治维新后,于1875年侵犯中国台湾,1876年侵犯朝鲜,1879年吞并琉球,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等。
从这些史料中,让学生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大大提升了日本经济、军事能力,但还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观来评价明治维新:日本学习西方国家文化,走上工业化道路,学习西方军备技术,走向军国主义道路。明治维新提升日本国力后,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对外扩张,专制强权。在文化上,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我们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了解明治维新的实施过程。日本都向哪些国家展开学习?学习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保留了哪些日本特色?通过整合相关史料,我们要让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再在话题探究中,延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话题,我们能够从日本明治维新中获得哪些启示呢?如,要善于学习,要勇于改革,要辩证地学习、借鉴他国文化,才能让中国改革走稳、走好。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历史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对史料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方法的正确认识与运用。借助于板块化教学,实现历史课程知识点的有序贯穿,指导学生从历史知识学习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增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