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竞赛链的高职港航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2021-11-01张楠王溪倩

职业时空 2021年5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

张楠 王溪倩

摘要:技能竞赛作为提高职业技能的有效手段,成为当下职业院校以及人社机构的重要活动之一。但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在竞赛组织和技能培训方面都是以单一竞赛作为对象,缺乏竞赛间的能力关联分析,没有形成能力体系与知识体系的统筹培养。从港航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入手,通过主要赛事“主线”的梳理,构建专业技能体系,逐步形成“技能竞赛链—核心职业技能链—人才培养技能体系”的系统化培养模式,实现大赛推进教学,教学应用实践,实践提升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竞赛链;高职港航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近两年在“新冠疫情”和“单边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化,我国现有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定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各地职业院校都把提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重点任务来抓。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海运相关技能人才,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是我校的品牌特色专业,自2009年开办以来,是京津冀地区最早建设此专业的学校,与全国同类专业相比,在校生人数、招生规模最多。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实现技能强国的国家战略,力争让技能大赛覆盖学院每个教学系部,构建技能竞赛的常态化机制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技能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国内外一流职业技能竞赛,提升职业能力。此外,每年定期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数学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坚持在全院各专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选拔活动,力争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加一次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强化学生技能竞赛的参与性,形成了技能竞赛常态化的良好局面,构建技能竞赛的常态化机制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需要。综合国内外的职业技能培养不同模式的优势,结合海运学院实际情况,逐渐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并行”的开放式职业技能培养模式与注重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大赛推进教学,教学应用实践,实践提升能力的目标。

一、港航竞赛链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内在逻辑联系

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近年来参加的技能竞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和港航专业相关技能竞赛的分析,构建核心职业技能与竞赛技能的关系矩阵,梳理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形成满足竞赛链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国家级、省市及部分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性竞赛为主要研究对象,如: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赛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关务技能),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全国国际贸易暨单一窗口操作职业技能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物流服务师职业技能竞赛等。

目前各竞赛的组织相对独立,缺乏竞赛间的能力关联分析,没有形成能力体系与知识体系的统筹培养。尤其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文科”计划更加注重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主要赛事“主线”的梳理,构建专业技能体系,逐步形成“技能竞赛链—核心职业技能链—人才培养技能体系”的系统化培养模式,实现大赛推进教学,教学应用实践,实践提升能力的目标。

通过对港航专业相关课程的职业能力和技能竞赛相关职业技能点的梳理,特别是前期组织学生参与多项重要赛事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获奖成果统计如表1所示。

通过对港航专业职业技能的分析可知,港航专业核心职业技能主要包含港航英语沟通表达能力、外贸业务处理能力、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处理能力、关务操作处理能力、港口码头业务处理能力、港航创新能力等。

通过对港航专业各技能竞赛的竞赛规程、竞赛技术要求、竞赛内容的逐一剖析,结合学院近年来获奖较多的优势项目,分析不同竞赛中所需竞赛技能与专业技能的结合点,将独立的各项赛事,构成竞赛链体系,探究竞赛之间的核心技能对人才培养指标点的相互联系,各赛事对人才培养指标点的支撑矩阵如表2所示。

二、基于港航竞赛链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通过对专业“竞赛链”的梳理,技能“竞赛链”串接学校与企业,逐步实现了“内-校内技能提升”“中-赛中技能检验”“外-校外企业实践”的港航职业能力培养新模式,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竞赛”达到提升职业能力的最终目的。

(一)内-校内技能提升

根据对“竞赛链”以及职业核心技能的分析,分别从港航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港航专业“1+X”证书考证培训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内容、教材改革等方面进行校内技能提升体系构建。

针对专业内不同专业课程融入竞赛考核内容元素,例如在大一的国际贸易课程中融入“世赛国际货运代理赛项的贸易价格转换”。实现竞赛技能点课程体系全覆盖。港航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如图1。

同时在“1+X”证书考证的选取上充分考虑到“竞赛链”中涉及的相关技能,例如:在关务技能竞赛以及单一窗口技能竞赛中所涉及的制单相关技能点,特别是针对外贸岗位制单环节的技能提升,选取中国外经经济合作企业协会组织的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作为港航专业的核心专業资格证书。从而把日常教学、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考取有效结合,形成了“竞赛链”与“职业技能链”之间点与点的链接,促进了学生在校内职业技能的提升。

通过“竞赛链”的形成促进专业教材的改革,“竞赛链”中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日常教学的训练和积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三教”改革也提出要在教材的内容,对形式和载体进行创新。一方面,教材的内容融入“竞赛链”中的职业技能任务,明确每个知识点的职业能力素养点。另一方面,在教材的形式上参考“竞赛链”中的竞赛考核形式,提高学生对于竞赛的适应能力。

(二)中-赛中技能检验

通过专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带动职业教育全面发展提升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是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目标,因此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从大赛中检验展现从业者技能水平,全面提升技能大赛的影响力。一是在学院范围内实现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一次职业技能竞赛,利用每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举办多项院内职业技能竞賽,通过技能竞赛检验教学效果,补充完善“竞赛链”,实现以“竞赛链”指引“校内教学”方向,“赛中检验”完善“竞赛链”的循环模式。二是技能竞赛中的优秀指导教师和获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成立相应技能竞赛的第二课堂群,在学生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技能竞赛氛围。

(三)外-校外企业实践

职业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竞赛链”中相应职业技能通过学生实习在企业中进行实践,一是可以把在校内和赛中所涉及的职业技能点在企业实践中得以扩展,实现对职业能力的再次提升。二是在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指导了解学生在企业中职业技能提升的感受和问题,从而对“竞赛链”进行优化,实现不断迭代。

综合以上的研究内容,梳理出港航专业面向“竞赛链”的技能培养模式,以提高港航专业技能为目标,构建基于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通过对日常教学和竞赛的分析,使之兼具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竞赛操作技能训练双重功能的培养模式,并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1+X”考证、教学内容、教材、教改方案等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并不断完善。

三、基于“竞赛链”的港航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经过构建基于竞赛链的职业能力提升培养模式,在一系列教学改革后,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逐渐形成以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职业技能为中心,以服务学生职业素养为宗旨,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发挥“竞赛链”引领和评价作用,辐射全体在校学生,覆盖主要专业群,推进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一)促进了专业学科间的有机串联

“竞赛链”的建立串联起原有专业内学科之间相对独立的竞赛体系,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围绕“港航全产业链”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点设置改革内容,在专业教学方面,实现了课与课之间的串联,形成了专业课程间的相互衔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在技能竞赛方面,改变了原有各项竞赛在选手选拔、竞赛培训以及指导教师分配上的过度消耗。

(二)提升了港航专业的就业满意度

基于“竞赛链”的职业能力提升培养模式以职业核心技能为主线,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与“竞赛链”相关行业的企业建立合作,树立“工匠精神”,着力解决人才培养过程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先后与天津港益港公司、新里海运集团、天津航运中心等多家港航运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实训资源。毕业生多数在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深圳港、内蒙古巴彦淖尔无水港、中交一航局、新里程海运集团、马士基海运集团、中远海运集团、天津航运中心、美国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工作,就业满意度逐年提高。

(三)深化了教学改革创新

基于“竞赛链”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将技能竞赛内涵要求纳入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职业性。优化人才培养途径,依据技能“竞赛链”标准精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精选“1+X”职业资格证等,合理设置模块化专业培养方案,扩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空间,增加多元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立场,马国峰,屈红英.基于技能大赛全员化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职业与教育, 2020(13): 108-112.

[2]  吴交树.技能竞赛引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问题探新[J].职业与教育,2016(14):110-112.

[3]  高艳英.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金融专业建设的实践[J].职业与教育,2020(05):95-99.

[4]  翟俊.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竞赛体系建构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6): 91-93.

[5]  徐媛媛.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8):74-77.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
基于精益管理理念的汽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气探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会和思考
探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