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服饰词汇文化内涵探析

2021-10-31潘国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词汇

潘国培

摘  要:服饰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对源于生活的服饰感悟和认知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体系中,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服饰文化。本文以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词语为例,来分析探讨汉英服饰类词汇异同的文化内涵,为跨文化交际和中国文化外宣研究提供翔实素材。

关键词:中英服饰;词汇;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136.4;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0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服饰历经千变万化,不仅是人类生活的要素,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它除了供人们遮身蔽体、美化生活以外,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代表着一定时期的地域文化。然而,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对同一种服饰会有不同的解读,感悟会有差异,这种感悟当然会通过文字和习语的表述体现在各民族的文化中。人们通过服饰的中英词汇和习语对比,可领略到这些表达所带来的丰富的语言文化内涵,可窥视到它们在各自的语言文化体系中折射出来的异同的文化含义。

一、有关中英帽子词汇和习语的寓意解读

在汉语中,帽子早期称之为冠,是权力和庄严的象征,现在已逐步演变为“身份、标签、地位”等寓意,而且感情色彩多为贬义。常用的有关帽子的词语有戴高帽,比喻吹捧、恭维别人;戴大帽子,比喻给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戴绿帽子,比喻妻子有外遇等。尤其是在扣帽子成语中,帽子的含义显然是超出了它的本意,意指某个罪名或标签。比如,他被扣上了一顶“反革命”帽子。其他的表达还有冠冕堂皇、张冠李戴、穿靴戴帽等。

英语hat,除了帽子的意思外,还有角色、职位、身份等含义。这源于西方的许多社交习俗都与帽子有关联。如果你是男人,无论你是去拜访朋友,还是去赴宴,或是遇到熟人,都应当脱帽。脱帽就意味着降低自己的身份,对他人以示恭敬。这种脱帽施礼、表示尊重的习俗自然也反映在英语语言里。例如,英语“hat in hand”这个词语并不意味着要把帽子拿在手上,而是表达对他人“十分恭敬”的意思。相似的词语还有“take one's hat off to (someone)”,意思并不是指“对某人脱帽”,而是指“敬仰某人”。英语词汇a bowler hat,指黑色园顶硬礼帽,源之于一个叫John Bowler的伦敦帽商。这种款色式帽子在绅士界和商人中十分流行,早已成为男子们社会地位的象征。戴上一顶“bowler hat”的人,就会被人看得起,相反,戴一顶旧“bowler”的人,就会被人瞧不起,戴一顶“bad hat”的人,喻为“坏家伙”。英语词汇hat的“身份、地位”寓意还可从下列例句中看出。I'm telling you this with my lawyer's hat on,you understand.(你要明白,我是以律师的身份告诉你这事。)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关于英汉帽子的词汇和表述的引申寓意非常相似,只不过汉语帽子的贬义色彩更多些。

二、有关中英丝带词汇的象征意义解读

丝带,英文是ribbon,就是手工制作的一种精致带子,多半用来装饰服装,但也有其他用途。丝带有丰富的寓意色彩,不同颜色的丝带,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黄丝带(yellow ribbon)象征着“平安归来”,源于20世纪 70年代的一首英文歌曲“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伴随着这首歌曲的广为传唱,造就了美国的一种风俗:在欢迎久别归来的亲人时,人们就会在家门前的树上系上黄丝带。此风俗逐渐遍布全球,不管发生多大的天灾人祸,如地震、洪灾、矿难、空难等,期待亲朋好友能够得救的或是去哀悼受难的人们,都会在胸前别上一个小黄丝巾,以表达一种心灵的寄托。

绿丝带(green ribbon),寓意爱心。2008年初,南方城市经历了史前雪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方便人们出行,贵州省贵阳市的许多出租车或私家车司机自发的在市区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志愿者在每辆出租车的车把上挂上一条绿色丝带,他们不畏艰难、逆风而行。在风雪中行走的人们,只要向这样的车辆招手,司机就冒着路滑的危险,义务把行人安全送到家。一条小小的丝带,在风雪中飘扬,人们无不对此情此景感到震撼。

红丝带(red ribbon)象征“爱的开始”。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患者们大声疾呼人们的理解,他们把一条长长的红丝带抛向会场上空,红丝带被剪成小段,支持者们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衣服的胸前。红丝带从此成为艾滋病防治的象征,它象征着对艾滋病患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对平等的渴求,象征着要用“爱心”来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1]。

五颜六色的丝带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被中英文化相互渗透、共同吸收,对其领会和解读高度一致。

三、有关中英词汇衣袖的寓意阐释

袖子,指衣服套在胳膊上的筒状部分。古代,衣袖一般比较宽大,里面可隐藏一些东西,或者人手在袖子里做什么秘密的事情,他人并不知晓,故汉语袖子暗含“隐匿、秘密”等寓意,且带有贬义。这些能从一些與袖有关的成语中窥见一斑。比如袖手旁观,指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袖里藏刀,指袖中暗藏凶器,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指衣袖合于舞蹈,本钱多便于做生意,比喻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袖子的英文词汇是sleeve,和汉语所隐含的寓意一样,也具有藏有……的想法、留有锦囊妙计、心中另有高招等含义,其感情色彩多为褒义,这和汉语袖子的表达有所区别。比如,有关sleeve的英语谚语就很能说明这点。have/keep sth. up your sleeve(有锦囊妙计;胸中自有主张),an ace up your sleeve(秘藏的王牌,应急的妙计,锦囊妙计),have a card up your sleeve(有锦囊妙计,留有一招),leave your heart on your sleeve(让感情外露,把心事挂在脸上)等。

四、有关中英词汇鞋子的寓意解析

鞋,在服饰穿着上起着“画龙点晴”的装饰效果,是人们穿衣打扮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受到区域风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变化多端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中华鞋俗与婚庆有着密切关系,“鞋”与“和谐”的“谐”、同偕到老的“偕”同音,象征着协调、和谐。旧时婚庆人们常在礼品中放一面镜子和一双鞋来祝颂新婚夫妇白头到老。因古时的镜子是铜做的,所以寓为“同(铜镜)谐(鞋)到老”。比喻夫妻分离的成语分鞋破镜体现的就是这一习俗。

英语词汇shoes,除了鞋子的意思以外,还有角度、立场、职位等寓意,尤其体现在有关shoes的英语谚语表达上,看下面几个短语或句子。to put oneself in somebody's shoes,并不是指把你的腳放在我鞋里试试,而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或立场考虑问题,也就是换位思考。这里的shoes可以用position或者place来替代。step into one's shoes.意思是接替某人的职位。例如:Sometimes they keep you on a bit longer if there's no one quite ready to step into your shoes.(有时如果没有顶替你的合适人选,他们会继续雇用你一段时间。)the shoe is on the other foot,这个短语的含义不是指“鞋穿反了”,正确的含义是情况完全反了过来,此一时,彼一时。例如:I can see that you don't like being told what to do,but now the shoe is on the other foot!(我明白你不喜欢被告诉应该做什么,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鞋子的英汉词汇寓意完全不同。汉语鞋子的寓意是和谐,完全由谐音演变而来,而英语词汇的寓意却是立场、职位,源于它自身的历史发展演变。

五、有关中英词汇口袋的寓意诠释与领子的隐义释解

口袋的主要功能就是放钱,故口袋的寓意就是钱财。不过英语词汇pocket的寓意更丰富些,它还有掌控、支配的意思。汉语中有囊中羞涩、囊空如洗等说法,表示身无分文。英语中的短语有in sb.'s pocket(被某人所控制,被某人任意支配)、to burn a hole in his pocket(滥用钱)、to put my pride in my pocket(忍辱负重)、to have sth.in your pocket(胜利在握;稳操胜券)、to dip into your pocket(花钱、掏腰包等)。

领子也是服饰的构成要素。中英词汇白领(white collar)的隐喻是一样的,指从事体面工作的阶层。其实含有寓意的白领本身就是一个外来词,来自英语的white collar,暗指从事脑力劳动的行政或是公司的正式职员。而相对的一个词汇蓝领(blue collar)喻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white-collar worker(白领工作者)最早是从1928年启用的,当时是代表非体力劳动的群体,如公务员、教职人员等,是与蓝领族互为对比的族群。白领族一般从事的是管理、技术、政务、金融等工作,较少从事体力劳动,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筹划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服饰的属性十分丰富,表现力非常强大。它除了实用属性之外,还具有价值属性、美观属性、艺术属性和文化属性。中英语言文化来源于人民的长期生活,也造就了服饰的文化属性,故服饰文化值得人们进一步挖掘、探究、整合。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社会公众人物与艾滋病[J].校园心理,2008(12):57-59.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词汇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