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高职院校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探析

2021-10-31袁明慧 武永峰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徐州高职院校

袁明慧 武永峰

摘  要:高职教育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技术服务推动企业创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而徐州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政企校合作限制和政企校合作限制的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展。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地方政企合作,打造区域共生协同机制,建立“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

关键词:徐州;高职院校;创新型城市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2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徐州市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在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产业转型困难、就业形势加剧等问题。而建设创新型城市则成为城市建设中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2017年6月,国务院明确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11月,徐州市政府出台了《徐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2017—2019年)》;2018年4月,徐州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1]。近年来受到产业结构、资源、生产方式等制约,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徐州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趋势。

一、高职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一种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全过程联动的城市整体创新[2],需要依靠多项创新要素的集聚,其中人才资源处于主导地位。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适用人才”的办学特色[3],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就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

(一)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徐州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亟需大量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以地方行业产业的建设发展为需求,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为城市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人才资源要素。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徐州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徐州吸引生产要素集聚的核心优势之一。

(二)技术服务推动企业创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与企业合作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技术培训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地方教育的主要支撑机构,教学、科研工作都以地方经济、技术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为准[4]。通过人才和技术优势,与企业联合申报横向、纵向课题,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技术创新;为企业员工提供社会职业培训,提升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与企业合作,产教融合,联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在徐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企校合作限制,多方协同壁垒明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未与企业、政府建立良好的多方协同发展机制。徐州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够突出,引导作用不够明显。与高等教育相比,政府缺乏对高职教育的规范和制度保障,经费投入有限和有效监管缺失。校企合作主观意愿不强,大多停留在政策导向指引上。企业缺乏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的层次、领域不深,合作对象、方式单一,无法形成长期深化合作机制,很难进一步推动校企融合。

(二)办学条件限制,创新需求不匹配

高职院校受到办学类型的限制,自主性和灵活性弱,同质化严重,未形成特色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培养目标不明确、观念落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不够完善;实验教学设施跟不上,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师资创新能力及意识缺失等。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不匹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不匹配,创新成果与发展需求不匹配。

三、徐州高职院校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

(一)构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区域共生协同机制

在创新型国家及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全社会应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要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加强与地方政企合作,打造区域共生政產学研互通的长效协同机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过渡提供助力。明确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引导作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协同创新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平台;构建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为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明确企业及职业院校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奖励机制。高职院校应与区域政府、企业协同,开展合作,建立“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学生”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协同育人平台载体。通过区域政府、企业、学校、专业四个层面纵向贯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高校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共赢机制,打造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向创新链,利用行业企业真实职业岗位和企业文化输入,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的建设管理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学生与企业共同研发和开发新产品,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在职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

(二)立足实际需求,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对接行业、产业、企业需求,多元化办学模式,促进职业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升级改造;针对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打通职业教育的人才发展通道,创建“中职—高职—研究生—在职”纵向贯通升学机制;制定针对性的专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的适配度;加速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的推动,促进特色课程的“课证融通”“课赛融通”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建设有特色的高质量教学改革成果;建立全面科学的高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其次,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聘用机制,拓宽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引入渠道瓜;校企共建师资培训基地,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企业高校教师人员双向流动兼职运行机制,提升高职院校适应职业岗位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质量和数量。

(三)提高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

首先,加強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培育,组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高职院校应当依托特色优势专业群建设,组建校企协同、师生联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资源整合,服务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提升职业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技术创新,为行业企业解决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撑水平[5]。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服务;通过继续教育、社区培训、岗前培训等形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提供支撑基础。最后,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研发、转化及应用推广。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优化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突出成果转化应用的效果,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四)营造创新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校园创新文化的形成,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将优秀企业价值文化、创新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思维方式融入其中,形成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通过创新型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推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育环境的优化,以及企业科技创新和城市建设人才的集聚。

四、结语

国家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应当紧抓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找准其中不同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徐州高职院校应当立足地方实际,根据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突出职业特色,并结合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创新资源,与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相适应,构建区域共生协同机制,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技术服务、创新文化培育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创新型校园文化氛围,为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要素支撑。

参考文献:

[1]蔡金晨,沈正平.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的创新首位度[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6-9.

[2]陈洪波,等.突破与跨越: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李禄华,周洪波.湖南省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与适应[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1):86-88.

[4]邱磊.高等职业教育在城市转型及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1):54-57.

[5]董海华.高职教育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职教通讯,2015(17):1-3.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徐州高职院校
王莹作品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高申作品
高申作品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