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饭店插花艺术》课堂教学及改革
2021-10-31吴丹萍
吴丹萍
摘 要:在信息时代,传统的中职学校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将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重中之重。本文以酒店礼仪花束的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为实例,通过将课堂翻转,在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拓展等环节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饭店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期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饭店插花艺术》;教学改革;酒店礼仪花束的设计与制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2
在酒店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酒店作为综合性场所,住客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根据对合作酒店的调研,不少酒店期望学生能全面掌握知识,知识面越宽越好,除掌握酒店服务技能、酒店职业礼仪、职业道德、外语及沟通技巧等专业能力外,还能够具备插花、咖啡、茶艺等方面的知识,成为会鉴赏、会操作的多面手。
一、《饭店插花艺术》课程性质、定位及教学困境
(一)课程的性质及定位
作为酒店专业未来的从业者,学习和了解插花基本知识,能对插花作品进行创作和鉴赏,是一项非常实用的美学技巧。基于此,《饭店插花艺术》课程应运而生,该课程是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选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插花技能,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插花的历史,掌握酒店插花艺术的基本知识,领悟插花造型与鉴赏的基本原理[1],对酒店前厅、客房、餐厅、会议等服务场所的装饰有切实了解,提高学生对酒店插花作品的创作与应用能力,增强其艺术修养。
(二)传统教学困境
《饭店插花艺术》传统教学中存在效率低的问题,课堂教学常会受到场地、材料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很难独立完成一份插花作品。并且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资料繁杂,会浪费大量时间。此外,传统的《饭店插花艺术》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多数以教师主讲、示范(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动手模拟操作为主。学生作品缺乏创新性,忽视职业能力培养,很多只是单纯的模仿,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学习的兴趣下降,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二、《饭店插花艺术》教学改革与创新
根据《饭店插花艺术》国家规划教材及对插花员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笔者将该课程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6大模块、22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现以酒店礼仪花束的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方面对本课例进行探讨,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教学分析
第一,学情分析。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本次课之前,学生已经接受过酒店服务方面的课程熏陶。在前期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掌握花艺基础知识和手法,他们对信息化产品上手快,爱动手,对美、对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课余时间乐于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展示活动。但是,学生并非园林艺术专业,不擅长制图和使用专业绘图软件,因此在花材的选择搭配和整体设计方面比较薄弱。
第二,目标分析。依据国家规划教材《饭店插花艺术》教学大纲和学情分析、职业岗位需求,通过课前学习测试和问卷调查,为本次课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掌握酒店礼仪花束的制作步骤;能够运用花束基础知识和技艺制作酒店常用的礼仪花束。技能目标:设计并制作酒店常用的礼仪花束,具有审美能力。素养目标:提高花艺鉴赏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节省耗材、安全操作;规范职业习惯,培育工匠精神。教学重点:掌握花束制作步骤,独立完成酒店礼仪花束的制作。教学难点:能够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花材,设计出符合审美和礼仪要求的花束。
(二)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采用课堂翻转,将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拓展等环节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将学习目标情景化体现,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教学目标,使用线上问卷调查、线上测试的方式采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训进行多元化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前准备。课前教师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实时推送微课、电子相册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初步了解酒店礼仪花束的相关知识及制作程序,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同时,各小组学生可以通过走访合作酒店、附近花店、查询花艺App、翻阅书籍等方式掌握目前酒店礼仪用花的情况、市场上花束的种类、受欢迎程度、价格等信息。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完成课前测验,教师通过知识类、操作类测试的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薄弱项。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酒店插花的“已知”“未知”“想知”的内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重难点等,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实施。课堂实施环节包括“发布任务,明确目标”“立题设计,虚拟作品”“实操检验,虚实结合”“互评点评,梳理总结”四个部分。一是发布任务,明确目标。教师通过课前的学情测验、交流群的信息采集,经过数据分析,获取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如选花材搭配、整理设计等),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发布酒店礼仪花束制作的任务。任务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明确了学习目标。教师在与学生讨论中,梳理总结礼仪花束的制作步骤及要点,解决教学重点。二是立题设计,虚拟作品。学生利用教师教授“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各小组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为特定主题的礼仪花束搭配花材,突破他们在“花材选择和搭配”方面的困难。利用“词云”功能,帮助学生解决根据主题选择花材的困难。通过FLASH插花模拟游戏制作虚拟作品,设计出符合審美和礼仪要求的花束。虚拟作品让实物操作心中有数,为实操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够解决如何设计符合审美和礼仪要求花束的教学难点。三是实操检验,虚实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设计终归只是设计,到底合不合理,唯有实践出真知。学生要根据任务的操作要求,完成实操任务。学生以虚拟作品为参考,独立完成花枝修剪、花束绑扎、丝带花结制作、外包装装饰等。实操过程中,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倾向的学生可以带领或指导其他学生共同学习实践。教师与学生齐念课前编制的花束制作口诀,帮助学生回顾花枝排列时的操作要领。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平台查阅资料[3],观看微课,或者请教教师。教师通过课堂巡查,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纠错,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酒店礼仪花束的制作,以此辅助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互帮互助、自主学习下完成实操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实操任务完成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各小组根据评价标准推选出最优花束作品,各小组指派代表说明制作花束的主题、使用的花材、造型特征、作品寓意等。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中梳理总结课堂的教学内容。
第三,课后拓展。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评价情况再次修改作品,创作新作品并上传至移动学习平台,作品进行修改,并前后对比,总结经验得以进步。课后可组织学生将花束作品摆放在校内公共区域公开展示;也可利用课余时间为校方、社区、企业提供花艺服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进社区志愿者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得到巩固与提高,逐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服务大众的职业情怀。
(四)教学效果
本课例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相结合,以酒店常用礼仪花束的制作为任务载体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酒店礼仪花束的知识和制作程序,能设计和制作出符合主题的礼仪花束,在操作中提升对花艺的审美能力,达到酒店服务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此课程的亮点和创新之处: 一是数据分析辅助教学,让目标更明确。二是“词云”功能帮学生快速掌握和理解“关键词”的作用。三是编制操作口诀,帮助记忆,领会操作要领。四是将FLASH插花模拟游戏纳入学习,方便操作,易产生成就感,虚拟作品减少花材损耗。
三、结语
《饭店插花艺术》教学改革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以职业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切入点,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岗位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筑梦工匠。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最新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资料[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eae128d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e8.html.
[2]祁长伟,等.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以中职汽修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33-40.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