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021-10-31陈颖
陈颖
摘 要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是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围绕古诗词教学,品读历史人物,赏析美文佳句,感受作者情怀,领略作者与诗词中的人物的家国情怀,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觉吸收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元素,进而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古诗词;传统文化;人文教育;家国情怀
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教师可带领学生围绕古诗词教学,品读历史人物,赏析美文佳句,感受作者情怀,领略作者与诗词中的人物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吸收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元素。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学校愈发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家国情怀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元素。家国情怀不但是社会责任,更是人文追求,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在古诗词教学中贯穿家国情怀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依托情境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兴趣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学法是极为有效的诗词教学方法。由于古诗词的意义表达、语言习惯、语言运用方式与白话文具有诸多不同,教师在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与讲解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内容初步体会诗词的浅层情感;结合诗人所处的年代与诗人的生平经历,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内容。当完成上述的情感教学后,方可逐步开展诗词的讲解与分析教学,慢慢带领学生对诗词内涵与情感进行感悟。在新形势下,社会各界愈发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家国情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元素,家国情怀不但是社会责任,更是人文追求,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古诗词,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为充分挖掘古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教师可以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有效吸收并内化古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快速融入教学环境,升华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情境教学方法不但有助于强化古诗词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实施家国情怀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向学生展现作者的生活经历、所处年代、社会背景等,通过开展情境教学活动,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文章中的爱国情怀,为后续的情感教学与家国情怀的培养打好基础。第二,结合古诗词内容创建教学情境,依托多媒体设备灵活地展现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化使学生认识家国情怀的内涵。上述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诗词与学生所处的年代不同,而新时代的学生很难深刻地领悟家国情怀,但如果教师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古诗词内容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则可获得比文字更具教育价值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展现古诗词中的人物情怀
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精神元素就是心怀天下。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涵盖了大量的古诗词,其中蕴含着诸多家国情怀元素。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家国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持续塑造学生的健全灵魂与人格。比如,在开展《蜀相》的教学时,教师应明确诗词中所蕴含的怀古伤今之情,明确《蜀相》从侧面展现了诸葛亮的不朽功绩。基于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爱国名臣诸葛亮的人物事迹,为后续的家国情怀教育奠定基调。从时代背景、诗词内容进行分析,《蜀相》是杜甫居住于成都草堂时游览武侯祠所创作的咏史怀古诗,该诗依托武侯祠这一古迹,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对于诸葛亮忠心报国、辅佐两朝、雄才大略的称颂,更展现了杜甫对于诸葛亮的惋惜之情,感叹人物的出师未捷。在该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诗词背景鲜活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详细讲解诸葛亮的人物生平、历史背景,这有助于学生深入感悟诗词的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围绕诗词中的“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频天下计”进行重点讲解,这些词句充分表现了诸葛亮所拥有的人格魅力以及浓郁的爱国情怀;而诗词后半段的“常使英雄泪满襟”,则进一步升华了诗词的思想情感,深化了人物的精神内涵,充分彰显出作者的家国情怀。
三、赏析古诗词中的佳句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情感,还应着重讲解并赏析诗词的内容,因为,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不仅与学生的语文成绩密切相关,更是丰富学生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围绕古诗词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时,教师应注重挖掘古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总——分——总的顺序,先从整体分析诗词结构、教学重点以及表达风格。由于诗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首先需要了解诗词的内涵,方可领会诗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为切实强化古诗词的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引入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录制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辅助学生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围绕具体诗句进行赏析,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风格,内化诗词的基础知识;通过引入自主学习的模式,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分别探究诗词中的具体诗句,并将学习结果呈现给全班同学,让教师和学生对这些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更正、补充、完善。
比如,在开展《书愤》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便于学生感悟诗歌的情感基调,体会诗词的意境。同时,教师也应逐字逐句地对诗歌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教师可以围绕诗词中的故事和人物进行提问,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師可以让学生感悟体验作品所传达出的怀古伤今之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切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阐述自我的看法与见解,强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推动语文教学与家国情怀培养的有机融合。
四、从作者视角体会古诗词的爱国之志
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内容着手,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诗词的情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革新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情感教育与德育教学目标,这也意味着教师应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引入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开展拓展性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深入领会古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此外,教师也可围绕古诗词中的故事进行创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与理解创新故事的表达形式;通过延伸语文教学活动,挖掘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元素,加深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认知与理解,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依托古诗词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将家国情怀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中国古代文人始终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而家国情怀也铸就了一座座文化精神的丰碑。在基础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这也使得语文课堂成为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语文教学也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比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展示苏轼所处的年代及历史背景。作为豪放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苏轼的生平极为精彩,而他所拥有的家国情怀更奠定了其雄浑豪放的词风。通过向学生详细地讲解苏轼的诗词特点,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并记忆诗词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单展现了作者对于古战场的体悟与感慨,更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创作这首词作时,苏轼处于被贬状态,因为受到“烏台诗案”的牵连,仕途不顺;但是,即便苏轼身处逆境之中,怀才不遇,但依然拥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对祖国怀有饱满的热爱之情。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并督促和指导各学习小组相互讨论交流,激励学生畅所欲言,阐述自己对家国情怀的感悟、体会与看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典型的人物事例,让学生在这些人物事迹中获得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从而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
总之,教师应深刻认识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价值及其对古诗词教学的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展现古诗词中的人物情怀,赏析古诗词中的佳句,从作者视角体会诗词的爱国之志,借助这些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领略壮丽锦绣的祖国山河,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切实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