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下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2021-10-31庄志谦吴婵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5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庄志谦 吴婵君

【摘要】对中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是语文阅读学习的基础和必备要素。课外阅读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已是共识。家校共育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利用科学的方法拓宽阅读视野,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并欢迎家长参与其中,可以更好地助力初中生提升课外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提升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方面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

【关键词】家校共育;课外阅读;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新课标》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我们曾在初中的一个年级进行过有关课外阅读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有70%以上的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学生的阅读视野偏窄。同时,多数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家庭阅读氛围不够浓,也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家校共育、方法指引、互动合作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综合能力。

一、家校共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多数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分数,认为课外阅读占用孩子太多时间,排斥孩子花费太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课本知识,在考试中考个高分就行了。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每天被练习册挤掉了大量时间,各种名目的补习班、各科的作业让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同时,很多家长经常在工作或忙碌的时候,把手机或平板丢给孩子当玩具玩。孩子总是缺乏自制力,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不愿意读书,这就给我们的阅读教学造成很大的障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方面,家长应转变思想,积极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认识到培养孩子的阅读的重要性。当家长带头读书看报时,这些行為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可以与孩子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完成阅读,与孩子探讨书中内容,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周末,家长也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读或观看读书节目频道,让孩子沉浸在书香的氛围里。对孩子来说,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

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可以给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进行阅读,创建书香校园环境,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开放图书馆,利用本校现有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的平台,在班级设置图书角,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班里,举行读书交流会,展示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这些都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在家有父母的熏陶,在校有老师同学们的交流指引,好的习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只有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方法指引,拓宽阅读视野

对中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是语文阅读学习的基础和必备要素。他们的知识面可以通过阅读来拓宽,他们的思维可以通过阅读来促进。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时间作统筹安排,每周安排半节课或一节课作为固定的课外阅读课,指定篇目或让学生自由阅读。或利用早读或午练时间进行阅读。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精读与略读。从课堂出发,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一般都需要精读,课外阅读的内容一般为略读。教师也可以精选一些篇幅较短、内容浅显的文章,限定时间让学生读,然后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让学生阅读,坚持一段时间,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阅读的视野也可拓宽。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养成动笔的习惯,对阅读内容中的一些精美句段进行摘抄,对自己读书时的感想和体会及时做笔记。这样不仅积累了词汇,还可以巩固阅读效果。再次,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学生接触到的书籍多了,阅读量增加了,视野开阔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会相应提高。

初中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加上平时学生的学习课程多,学业负担较重,对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有些学生可能会因课余时间的不足,不能尽情地阅读或马虎应付,最终阅读效果不佳。在家的时候,孩子的阅读是否按时按量完成,家长就要配合老师的工作,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把课外阅读落实,阅读效果才会明显。初中生可以阅读的书籍范围比较广,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其中科普类、文史类是不错的选择。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专门为孩子设置一个书柜,由孩子放置、管理、使用自己的书籍,便于孩子阅读又能帮助孩子拓宽阅读视野,提升理解能力。

三、互动合作,提升阅读能力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并欢迎家长参与其中,如家长会、教学开放日、“书香满校园”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内活动中来。家长参观、阅读学校的文化墙,欣赏孩子们的阅读成果。学校老师将阅读学习的重要性思想灌输给家长,宣传阅读教育理念,与家长形成共识,让其在活动中与孩子互动,进行亲子阅读,三者紧密团结,形成体系。家长可以将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及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帮助孩子纠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活动与其他家长交流获取更多关于亲子阅读方面的知识,向老师交流自家孩子在阅读方面需要哪些帮助等。在家校互动中,既为家长们创造交流家庭教育技能的机会和条件,又密切了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只有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和学校教育的科学体系、循序渐进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最终实现家校双赢。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欠发达地区家校合作推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YQJK321)】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好父母好家教[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8.

[2]丘和,尚中兴. 初中语文阅读提分技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