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10-29季勇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3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季勇

摘  要: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37例)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37例),对比两组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降(ESR)、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通过实施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且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血压肾病;炎性因子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075-03

高血压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肾功能障碍,进而逐步发展成为继发性肾脏病变。通常在患者长期通过药物进行血压控制的过程中,对肾脏损害不能有效控制,对患者肾脏功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损害。阿托伐他汀属于调脂类广泛应用药物,针对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均有良好治疗作用[1-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通过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探讨对患者肾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得到显著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42~68岁,平均(55.00±4.30)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41~69岁,平均(55.00±4.7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临沭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完全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②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高血压肾病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有所缺失;②对治疗药物过敏;③不同意参与研究;④存在认知与沟通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42,规格:2.5 mg)联合缬沙坦胶囊(生产企业:澳美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53,规格:80 mg)治疗,前者1次/d,2.5 mg/次,在餐后进行口服用药,后者空腹口服,1次/d,80 mg/次。同时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效增减药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片(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 ,规格:20 mg)进行治疗,1次/d,晚上睡前口服20 mg。在治疗期间,为了观察指标不受到影响,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保持3个月连续用药。

1.4  观察指标

①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分别采取患者4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针对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尿白蛋白(Alb)含量检测。②炎性因子:分别在治疗前后,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测定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③血液流变学:分别在治疗前后,通过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生产企业: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400313,型号:BC-30S)针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包括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④不良反应:观察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以及头痛。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SCR、BUN以及Alb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PCT、CRP以及ESR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兩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头痛1例,恶心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3/37),对照组出现呕吐3例,头痛2例,恶心3例,总发生率为21.62%(8/3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2.670,P>0.05)。

3  讨论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类型之一,在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的背景下,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日趋升高,同时也使高血压肾病患者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3-4]。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肾功能血肌酐指标升高等。临床治疗主要通过药物降压,同时降低对肾脏的损害。

阿托伐他汀属于还原酶抑制剂,可以将胆固醇合成通路进行不断阻断,进而对患者起到降脂作用。对心血管病进行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对粥样斑块形成可以起到充分抑制作用,改善血管壁通透性,软化患者血管,同时修复肾小球病变[5-6]。相关研究表明[7],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肾功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在治疗前,两组SCR、BUN以及Al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出改善作用。血清炎性因子通常可以针对患者肾脏修复以及心血管起到有效反映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CT是炎性反应指标之一,通常可以表示感染严重程度,ESR则可以针对疾病中含量有所表示,CRP是急性反应蛋白。研究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针对血脂进行有效调节,同时也可以有效发挥抗炎作用,对CRP诱导抵抗素表达出充分抑制作用,明显减少患者炎性反应,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一般高血压肾病患者有较快血流流速,对肾脏造成严重负担,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减少患者血容量负荷是治疗的重点。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以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与症状起到有效控制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阿托伐他汀可以充分降低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管阻力,并且可以将肾血管结构进行有效改变,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通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阿托伐他汀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以让患者放心服用。

综上所述,通过将阿托伐他汀应用于高血压肾病患者治疗中,可以对患者肾功能起到充分保护作用,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很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琴,王玉,赵明辉.动态血压监测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1,37(3):239-243.

[2]金明花.阿托伐他汀钙、依那普利、缬沙坦三聯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5):28-30.

[3]程小丽,杨世峰,师锁江,等.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3):100-104.

[4]闫阳妹,吴涛,李晓英,等.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近远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6):722-727.

[5]康伟平.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3):125-126.

[6]石雪丽,赵光宇,刘敬敏.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活性肽、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4):438-442.

[7]孙凯,陈静.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钠素、心率及心肌酶谱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111-113.

猜你喜欢

阿托伐他汀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意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