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分析
2021-10-29韩婉新李长乐
韩婉新,李长乐
内蒙古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随着我国2009年启动新一轮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支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由2010年的5 732.49亿元增至2018年的106 399.13亿元。尽管如此,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的比例相对于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仍相对较低,以2018年为例,政府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例为27.74%,而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分别为43.66%和28.61%。我国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其中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疾病结构由传染病向慢性病转变及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满足自身的健康需要,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将不断释放,加之地市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和医疗卫生资源相对有限,如何满足人们基本医疗卫生需求而又不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相关数据为切入点,基于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证分析,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证据。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包括2009—2018年内蒙古12个盟市(盟等同于地级市)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卫生机构数量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
1.2 变量选择
基于文献资料回顾发现:首先,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密切相关[1-2]。其次从需求方的角度看,人口规模,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和城镇化率均显著影响政府医疗卫生支出[2-5]。最后从供给方角度看,基础设施水平、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和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量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显著相关[1,2,6]。本研究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常住人口,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和时间作为被解释变量。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
1.3 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类型为面板数据,分析估计面板数据有3个处理方法:第一个方法是每个个体拥有相同斜率但拥有不同截距的方程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Fixed Effects Model Regression);第二个方法是每个个体都拥有完全相同的方程进行混合回归(Pooled Regression);第三个方法就是进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Random Effects Model Regression)[7]。由于12个盟市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等情况的不同,可能存在不随时间而变的遗漏变量,并且随机效应模型中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与所有解释变量均不相关的假设在现实中较难实现,故本研究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此外,本研究在固定效应模型中同时考虑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即双向固定效用模型(Two-way Fixed Effects),为此定义2009年至2018年9个时间虚拟变量,以2009年为基期。为了消除各个变量的异方差性,使时间序列方向的数据平稳,便于分析,本研究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均取了自然对数,采用STATA 16对模型进行分析,建立方程:
lnHDit=a0+a1lnGPIit+a3lnGDPit+a4lnYRPit+a5lnHINit+a6lnHPit+a7Year2010+a8Year2011+a9Year2012+a10Year2013+a11Year2014+a12Year2015+a13Year2016+a14Year2017+a15Year2018+ui+εit
该方程中,lnHD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被解释变量包括:lnGPI表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lnGDP表示地区生产总值,lnYRP表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lnHIN表示卫生机构数量,lnHP表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i代表12个盟市,t代表时间,为2009—2018年,ui是代表个体异质性的截距项,εit为随个体与时间而变的扰动项。
2 研究结果
从表2可以看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变量的P值为0.01,说明这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有意义;其系数为0.10,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呈正相关,意味着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当一般预算收入增加1.00%时,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增加0.10%。
表2 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变量的P值小于0.01,说明这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有意义;其系数为1.42,即年末常住人口数量与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呈正相关,意味着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当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增加1.00%时,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增加1.42%。
卫生机构数量变量的P值小于0.01,说明这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有意义;其系数为0.35,即卫生机构数量与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呈正相关,意味着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即当卫生机构数量增加1.00%时,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增加0.35%。
卫生技术人员量变量的P值小于0.01,说明这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有意义;其系数为-1.12,即卫生技术人员量与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呈负相关,意味着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即当卫生技术人员量增加1.00%时,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减少1.12%。
2010—2018年9个时间变量均在显著水平为5%时是统计显著的,并且变量的系数均为正数,意味着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以2009年为参考,随着时间推移,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逐年增高。
3 讨论与建议
第一,本研究发现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时,地市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随之增加。这个结论较为容易理解,当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相应地可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就越多[8]。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发现当地市级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1.00%时,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增加0.10%。未来可根据地市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估计其医疗卫生支出。
第二,本研究发现年末常住人口数量与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呈正比。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的增加,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进而地市级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增加[9]。本研究还发现当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增加1.00%时,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增加1.42%,其弹性系数大于1。人口规模的增加,可能伴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为满足新增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将直接导致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
第三,本研究发现卫生机构数量与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呈正比。可能的原因是地区内卫生机构数量多,地市级政府对卫生机构的财政补贴增多,从而导致政府在医疗卫生上的支出较高[10]。本研究还发现当卫生机构数量增加1.00%时,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增加0.35%。与之相反地,本研究发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与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呈反比,即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增加,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减少。具体来说,当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增加1.00%时,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会减少1.12%。可能的原因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与健康之间相互关联,相对充足的卫生人力资源,可以使保证当地居民的健康,从而带来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减少[11]。
综上所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卫生机构数量的增加促进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的增加会抑制地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
为保障居民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对于投入较低的地市级政府应适当提高医疗卫生支出,例如,应着力发展当地经济,确保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众所周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三者呈现正相关。本研究表明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1.00%,相应地,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将0.10%。而对于投入较高的地市级政府则应当适当控制医疗卫生支出的规模防止其增长过快。例如,应进行合理的卫生发展规划,控制医疗机构数量的过快增长,并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
利益冲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