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犁地区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成人身体九项围度值比较*

2021-10-29徐国昌黄燕燕刘荣志范文涛温有锋

解剖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围度锡伯族臀围

徐国昌 黄燕燕 刘荣志 范文涛 温有锋

(1 南阳理工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南阳 473004;2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南阳 473058;3 南阳理工学院16级本科班,南阳 473004;4 锦州医科大学生物人类学研究所,锦州 121000)

身体围度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人体测量的一项主要指标,能够反映人体组织器官、骨骼肌肉等综合发育的情况,从侧面反映体质的健康状况[1-3]。胸围、腹围、臀围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预防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良好指标,围度值的测量对评估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4,5]。近年来,学者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些民族围度值的调查已有报道[6-8],但多数资料已经久远。新疆锡伯族与乌孜别克族主要集中在伊犁地区,语系同属阿尔泰语系,尚未见对该地区两个民族成人身体围度值的测量与比较,故拟对新疆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和乌孜别克族的成人身体围度进行的调查,以期了解该民族身体围度全貌。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7月~8月,现场对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年龄为19岁以上的成人进行调查。按项目组统一要求分青年(19~岁)、中年(35~岁)、壮年(45~岁)、老年(60~70岁,以下简写60~岁)4个年龄组。

被调查者在调查点长期生活,且父母均为统一民族,身体健康、无残疾、无畸形,无已知遗传病、代谢性、营养性、内分泌性疾病,且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身体围度值测量根据《人体测量方法》[9]中所述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围度测量项目包括头围 (head circumference,HDC)、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CC)、腰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AC)、臀围(hip circumference,HPC)、大腿围 (thigh circumference,TC)、小腿围(calf circumference,CFC)、上臂围 (upper arm circumference,UAC)、臂缩围(biceps circumference,BC)和前臂围(forearm circumference,FC)。

1.3 统计学处理

调查数据利用Excel 2016及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各年龄组各项围度值的均数和标准差,并分析围度值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进行年龄段之间、性别之间的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一共 1 100人,男性共计533人,女性共计567人。调查对象的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年龄与性别分布(n)

2.2 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成人围度值基线数据

锡伯族成人9项围度值基线数据见表2,乌孜别克族成人9项围度值基线数据见表3。

结果显示(表2),锡伯族男性胸围、腰围和臀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大,在60~岁时达到顶峰。而头围、小腿围、上臂围、臂缩围在35~岁达到最大值,在45~岁之后开始有所下降。大腿围在19~岁时达到最大,随后慢慢减小。前臂围在45~岁时达到峰值。男性9项围度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臀围>胸围>腰围>头围>大腿围>小腿围>臂缩围>上臂围>前臂围。女性 9项围度值随着年龄的变化规律以及围度值由高到低排列与男性一致。

表2 伊犁地区锡伯族成人身体9项围度值基线数据(±s,cm)

表2 伊犁地区锡伯族成人身体9项围度值基线数据(±s,cm)

围度值男性 女性19~ 35~ 45~ 60~ 合计 19~ 35~ 45~ 60~ 合计HDC 58.27±1.23 58.44±1.34 57.14±1.76 56.87±1.59 57.67±1.73 53.55±1.54 53.90±1.92 52.94±1.70 52.6±1.5 53.34±1.96 CC 91.62±5.02 97.15±6.31 97.24±7.83 97.44±6.53 95.85±7.83 87.76±5.42 93.14±7.13 93.43±6.36 93.5±2.4 91.92±7.11 AC 74.13±3.61 84.53±2.46 87.67±2.54 87.84±4.69 83.54±3.64 75.57±3.43 84.03±3.22 84.48±5.49 85.80±8.82 79.68±7.90 HPC 100.64±6.45103.12±4.25103.29±6.43104.54±6.51102.87±6.58 90.54±7.03100.40±7.01103.04±6.03104.30±6.06 97.96±6.71 TC 57.82±3.14 57.60±3.13 55.97±3.53 55.23±3.52 56.68±3.53 54.24±2.86 52.78±2.89 51.40±3.26 50.17±3.92 52.18±3.90 CFC 40.80±3.60 41.41±3.61 40.28±4.55 38.75±4.80 40.27±4.86 36.58±3.50 38.48±3.56 36.78±4.24 35.29±5.43 36.75±4.21 UAC 29.83±2.18 32.55±2.62 32.35±3.50 30.86±2.75 31.47±3.53 27.89±3.14 30.57±3.16 30.02±3.13 28.74±3.03 29.22±3.15 BC 31.89±3.43 34.57±2.06 34.05±3.10 32.72±2.86 33.26±3.46 29.58±2.07 32.54±3.36 31.14±2.86 30.87±3.03 30.90±3.35 FC 26.84±2.22 27.97±2.56 28.82±1.25 28.31±2.01 27.95±2.50 26.70±1.82 27.34±2.03 28.38±3.16 27.54±2.06 27.45±3.13

结果显示(表3),除男性前臂围峰值在45~岁组外,乌孜别克族围度与锡伯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19~岁到35~岁之间的变化幅度更大。围度值由高到低排列与锡伯族男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仅男性胸围>臀围。

表3 伊犁地区乌孜别克族成人身体9项围度值基线数据(±s,cm)

表3 伊犁地区乌孜别克族成人身体9项围度值基线数据(±s,cm)

围度值男性 女性19~ 35~ 45~ 60~ 合计 19~ 35~ 45~ 60~ 合计HDC 58.37±1.55 58.91±1.45 57.67±1.34 57.24±2.08 58.05±2.09 54.37±2.35 54.54±1.56 54.46±2.08 54.22±2.21 54.52±1.74 CC 94.64±5.25100.27±5.06100.15±4.52100.44±5.53 98.84±5.22 92.71±6.06 93.77±5.93 96.19±1.74 97.38±4.37 94.94±6.01 AC 70.11±2.52 80.07±6.41 83.64±6.75 83.94±7.92 79.54±3.63 66.27±6.15 76.27±7.06 79.34±5.35 79.58±4.02 75.60±5.93 HPC 95.24±4.25 97.58±5.61 98.44±6.13100.84±6.77 97.94±4.53 90.64±5.94 95.57±5.43 98.72±7.74 99.85±6.91 96.14±5.76 TC 56.40±4.82 56.38±3.98 54.54±4.84 54.27±4.06 55.37±4.84 51.45±3.95 53.29±2.95 52.70±3.50 50.18±3.49 51.88±3.94 CFC 39.77±3.05 40.51±2.32 39.61±3.03 37.91±3.17 39.41±5.20 35.64±2.97 37.47±2.45 35.70±3.74 34.98±2.85 35.96±3.74 UAC 28.88±3.01 31.57±3.36 31.37±3.23 29.86±2.87 30.35±3.36 26.28±2.55 29.40±2.02 29.14±3.01 28.75±2.41 28.60±3.02 BC 30.61±3.02 33.54±2.26 33.14±3.54 31.72±2.12 32.24±3.56 27.48±2.67 30.58±2.85 30.30±3.50 29.90±3.40 29.26±3.34 FC 26.87±1.82 26.94±1.92 27.85±2.13 27.34±2.02 27.20±2.18 25.08±1.79 26.84±1.44 27.80±2.10 27.30±2.30 26.77±2.35

2.3 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成人身体9项围度值对比

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围度值性别比较、组间比较见表4。

表4 锡伯族、乌孜别克族男性女性9项围度值对比(±s,cm)

表4 锡伯族、乌孜别克族男性女性9项围度值对比(±s,cm)

注:a:锡伯族,男性vs 女性;b:乌孜别克族,男性 vs 女性;c:男性,锡伯族 vs 乌孜别克族;d:男性,锡伯族 vs 乌孜别克族

围度值 锡伯族a 乌孜别克族b 男性c 女性d t P t P t P t P HDC 3.563 0.034 3.584 0.038 2.552 0.056 3.357 0.042 CC 1.625 0.123 4.428 0.064 4.653 0.040 4.014 0.045 AC 1.506 0.140 1.803 0.148 3.372 0.038 4.629 0.030 HPC 1.870 0.098 2.236 0.160 3.316 0.047 2.012 0.127 TC 3.378 0.035 3.374 0.045 1.283 0.126 2.580 0.059 CFC 4.132 0.041 3.483 0.042 2.072 0.074 2.374 0.062 UAC 1.062 0.158 2.248 0.062 2.067 0.099 2.114 0.070 BC 5.434 0.000 3.462 0.028 1.780 0.182 1.843 0.087 FC 2.804 0.187 1.305 0.164 1.545 0.088 1.692 0.074

结果显示,锡伯族头围、大腿围、小腿围和臂缩围具有性别差异,男性>女性(P<0.05);其他指标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乌孜别克族围度性别差异同锡伯族。

锡伯族男性胸围小于乌孜别克族男性,腰围、臀围大于乌孜别克族男性(P<0.05)。锡伯族女性头围、胸围小于乌孜别克族女性,腰围、臀围大于乌孜别克族女性(P<0.05)。其他多数指标锡伯族与乌孜别克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与新疆其他族群围度值比较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族群成人围度值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 8个族群的8项围度指标可进行比较,见表5。

表5 新疆不同族群成人围度值比较(cm)

在围度均数上,锡伯族(2017)、乌孜别克族(2017)成人男性头围多表现为大于其他族群而女性小于其他族群;胸围表现为明显大于其他族群;腰围略小于而臀围略大于维吾尔族(2016)和汉族(2016);大腿围、小腿围、臂围、前臂围多表现为大于其他族群,尤其是男性。研究还表明,锡伯族(2017)大部分围度指标大于锡伯族(1984),尤其是男性;同样规律发生在乌孜别克族(2017)与乌孜别克族(2006)之间。

3 讨论

新疆锡伯族人口约有3.5万人,乌孜别克族人口数为1.1万人[10],语系均属于阿尔泰语系,饮食主要来源于马牛羊、乳制品、奶茶等。伊犁地区锡伯族主要分布在察布查尔县城及乡镇农村,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伊宁市区,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具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发现,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之间比较,9项所测指标中 3项在体部的围度值差异明显,锡伯族成人体部围度大于乌孜别克族,显得更加粗壮圆实,间接反映出城乡居民在劳作性质、食物控制以及运动锻炼等方面上的不同观念有所差异。

同一民族的性别差异,9项测量项目中表现为头围、大腿围、小腿围和臂缩围4项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大于女性;提示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体部围度已接近男性,更需要注重体部体型,控制体重,以减少体部肥胖带来的负面影响。围度值的年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尤其是19~岁到35~岁之间变化幅度最大。年龄与体型的关系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女性肥胖对体型的影响与年龄相关,女性肥胖、高腰围与高年龄可能是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11]。

族群比较时发现,本研究调查的两个民族围度值尤其是体部指标大多数大于新疆其他几个民族,也大于本民族以前数据,可能与近些年生活条件改善、饮食质量的提高有关,但也提示会增加横向增粗与肥胖的发生,应及时给予健康干预。

猜你喜欢

围度锡伯族臀围
臀围松量对男西裤裆部造型的影响
臀围松量对女裤裆部特征的影响分析与模型构建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角度和围度
基于人体二维照片的女裙样版自动生成研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锡伯族民歌
锡伯族“贝伦舞”的舞目与词义辨析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跨域反哺中的锡伯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调查研究——以兴隆台锡伯族学校为个案
浅析下肢动作对裙子结构设计的影响
基于二维测量下的下肢围度拟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