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body在高职人体解剖学肌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29马娟娟张旭晨张晓东何珊珊苏金花

解剖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解剖学粘贴章节

马娟娟 张旭晨 王 震 张晓东 何珊珊 苏金花 王 旭

(1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商洛 726000;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3 商洛市中心医院,商洛 726000)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运动系统“肌肉”章节时,教师们都有同样的感受,骨骼肌数目多 (达600多块) 、命名及作用相对复杂,再加上学生前期并未接触过医学相关课程,对医学还处在朦胧模糊的状态,让学生在短短一学期内熟练、牢固掌握肌学理论知识,还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难度增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目前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最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学生使用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3DBody软件正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人体的CT/MRI扫描数据相结合,形成的一套现代化、可视化、可操作性较强的软件系统。3DBody提供了男女二套全三维的数字模型,每套包括5000多个人体结构,是目前国内外最完整全面的解剖学数据[1],操作者可根据需要对人体任何一个器官的形态、结构等逐层解剖、任意拆分、放大缩小;并且可以对拆解的结构重新组装复原。同时3DBody可以在手机上免费安装,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笔者将3Dbody软件引入肌肉课堂教学中,动态化、可视化展示肌肉的位置、起点、止点等结构,以期为提高教学效果和丰富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本院2018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随机选取2个班(18高职临床1班和18高职临床2班),以班为单位作为研究对象。18高职临床1班学生为实验组,共 46 人;18高职临床2班学生为对照组,共 46人。2组学生均通过普通高考正常录取,依据一般资料、录取成绩进行分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任课教师相同,使用教材相同[2](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职高专教材《人体解剖学》),理论实践授课学时相同(各2个学时,共计4个学时),2组授课时间均在大一第一学期第3周。实验组采用3Dbody软件+粘贴肌肉;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粘贴肌肉。

1.2.2 具体流程 ①实验组。课前:学生先下载3D解剖学教学软件手机版(3Dbody(免费版)),同时建立以学习通为教学平台的人体解剖学班课。课前教师通过班课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利用3Dbody软件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利用手机3Dbody软件提前观察每块肌肉的位置、形态,并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知识点反馈于学习平台;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通平台反馈的问题,利用3Dbody软件讲解,理论授课时,教师、学生同时打开3Dbody软件,找到学生存在疑惑的知识点,教师在软件屏幕一步步详细讲解,学生跟随教师讲解,逐步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可视化。同时,学生结合实体标本,对照3Dbody软件将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三角肌等肌肉在解剖骨架模型上进行大体形态的粘贴。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予以指导评价;课后:学生可随时随地使用手机3Dbody软件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点。②对照组。课前:结合图谱、标本、模型预习肌肉章节内容;课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同时借助多媒体;课后:复习所学知识。2组学生实验课结束前进行粘贴肌肉考核。随堂、章节、期末测试,由课题组老师命题,在相同时间段推送给2组学生进行测验。

1.3 教学效果评价

1.3.1 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过程性评价100分,包括(随堂测试+章节测试+实验考核)。其中随堂测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老师在课堂将测试题通过学习通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答题结束后提交,系统自动批改,20题共计20分;章节测试:肌学学完之后,由课题组教师命题,50题共计50分,在章节教学结束后1周,在相同时间段推送给2组学生进行考核;实验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肌肉标本的粘贴,2题共计30分。第二部分终结性评价,即期末测试100分,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共计100分。期末课程总评成绩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占50%,其中过程性评价(随堂测试成绩占10%,章节测试测验成绩占20%,实验教学考核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1.3.2 实验考核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30 min内粘贴出重点肌肉的起止点:头颈肌2块(枕额肌、胸锁乳头肌),躯干肌肉4块(斜方肌、背阔肌、膈肌、腹肌),四肢肌4块(三角肌、肱二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学生随机抽取其中2块肌肉作为考核内容,限定30 min内完成,每个15分,共30分。对2组学生考核结果记录并统计。

1.3.3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问卷无记名调查,对2组学生使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90 分为比较满意,<8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 各组人数×100%,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是否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项成绩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学生成绩比较

采用3Dbody解剖学软件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其随堂测试成绩、章节测试成绩、实验考核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多媒体教学法教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2组学生总评成绩比较(±s)

表1 2组学生总评成绩比较(±s)

*P<0.05 vs 对照组

组别 随堂成绩 章节成绩 实验成绩 期末成绩 总评成绩对照组 71.20±14.15 66.78±12.26 64.92±13.02 70.28±11.94 68.60±7.79实验组 92.15±7.70* 83.26±10.64* 85.93±9.77* 80.70±8.75* 83.41±5.30*

2.2 肌肉粘贴考核

2组学生粘贴肌肉正确率总分没有差异,但对照组在黏贴肌肉用时上明显长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2组学生肌肉粘贴考核结果对比(±s)

表2 2组学生肌肉粘贴考核结果对比(±s)

△P<0.05 vs 对照组

组别 粘贴肌肉得分 完成时间对照组 14.24±2.83 35.80±4.00实验组 18.43±1.54 27.71±3.24△

2.3 学生问卷调查

在学完肌学内容后,教师自行设计问卷,对 2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以评价2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发放问卷 92 份,收回 92份,回收率100%,问卷均有效。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3)。

表3 2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情况比较(%)

3 讨论

3Dbody软件辅助在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中应用,有效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趣味性,同时更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均明显提高。分析3Dbody软件具体在本节课中应用的过程,针对优势和不足分析如下,以期为今后人体解剖学其他章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丰富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3.1 应用 3Dbody软件进行肌学教学的优势

3.1.1 携带方便,可视化强 分析对照组失分原因,发现学生学习肌肉,仅是停留在挂图、图谱展示的一块肌肉,对于深层肌肉,肌肉间结构,肌肉与周围组织的结构,由于位置较深,标本匮乏,加上挂图、图谱又不能放大缩小,也没有动态效果[3],致使学生没有形成空间立体结构。3Dbody软件可以逐块拆解,360°任意角度旋转,多方位观察每块肌肉。此外,3D body软件有免费的手机版和电脑版,学生可以在手机APP上自行下载,随时随地、任意选取自己需要查看的结构系统,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

3.1.2 注释清晰,方便自学 与前期教学对比,采用3Dbody软件的实验组学生对人体解剖学肌肉的学习兴趣、测试成绩等都优于传统教学。这说明学生课前应用3Dbody软件提前预习新课,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3Dbody软件上每个解剖结构都加注了文字说明和结构标注,并附有中英文名称和英文发音。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灵活进行预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1.3 操作简便,便于协作 粘贴肌肉作为一种考核方法,实验组粘贴完成所用时限明显少于对照组,学生借助3Dbody软件学习,可避免对模型和标本的畏惧和抵触,在实验课上可以借助3Dbody软件对任何一组肌群无限反复重组或分离,既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力。

3.2 应用 3Dbody软件进行教学的不足之处

①课前教师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3Dbody软件自学,一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一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可能会花大量时间玩手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②肌学教学内容多,抽象复杂,授课过程中教师除借助3Dbody软件介绍肌肉位置、起止点外,还应结合肌肉功能,拓展肌肉损伤的临床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前期必须有充分的相关知识的大量储备,才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此外,3Dbody软件(手机版)并未免费提供每块肌肉的功能,需要学院加大对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投入。

3.3 改进措施

①教师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如前期教师要详细设计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使学生知道本节学习内容,学习的重、难点,以及清楚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哪些知识可以借助3Dbody软件学习,哪些需要结合实体标本学习,这些需要任课教师及其团队熟悉课程标准要求,前期充分做好准备。②3Dbody软件在肌学教学中应用,有效弥补了解剖尸体标本和图谱的不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人体解剖学其他章节能否应用3Dbody软件教学,需要组织教师集体商讨,依据专业、学生、章节结构特点,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3Dbody软件与多元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更好的服务于人体解剖学教学。

猜你喜欢

解剖学粘贴章节
帖脸谱
《猫头鹰》小粘贴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A ski trip to Japan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