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2021-10-29郭亚丽李海婷
郭亚丽 李海婷 王 倾
1.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护理部,河南洛阳 47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病,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腰部神经根或马尾神经,造成腰部疼痛、僵硬、下肢麻木等临床症状[1]。中医认为,LDH 属“痹症”范畴,寒湿型腰痛较为常见,外感风寒湿邪是其主要病因[2-3]。我国LDH 发病率达7.62%,成为第3 位高经济负担的疾病,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4],80%~90%的LDH 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治愈或缓解症状[5]。火龙罐是集推拿、刮痧、艾灸、点穴等功能于一体的传统中医外治方法,具有祛湿散寒、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火龙罐疗法对寒湿型LDH 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诊断为寒湿型LDH 的68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9 例;年龄25~62 岁,平均(45.24±9.43)岁;身高158~187 cm,平均(169.71±6.56)cm;体重62~95 kg,平均(70.24±7.24)kg。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2 例;年龄27~65 岁,平均(45.41±12.07)岁;身高155~187 cm,平均(169.62±8.19)cm;体重53~95 kg,平均(68.56±9.03)kg。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过程中脱落3 例,其中观察组中1 例患者因自行回家而中断干预;对照组中1 例因患者转科未继续干预,1 例患者因病情加重而终止干预,故纳入指标分析共65 例。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满足寒湿型LDH 诊断标准[6-7];②年龄18~65 岁且自愿接受火龙罐治疗者;③无手术指征、腰椎间盘手术史者;④操作部位皮肤完整;⑤2 周内未接受相关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大脏器功能异常者;②特殊人群,如过敏体质、孕期或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者等;③干预期间依从性差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保守治疗及护理方案,具体如下。①生活饮食:嘱患者忌食生冷、辛辣及油腻食物,避风寒、防外感;②针灸:对命门、腰阳关、腰俞、长强、肾俞、委中、承山、八髎穴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每天1 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2 周;③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及耐受力调节,每天2 次,每次40 min,连续干预2 周,牵引后适当卧床休息。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火龙罐疗法,嘱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部,蓟艾置于火龙罐体内并充分点燃,然后将蓟艾精油均匀涂抹于患者腰骶部。当罐口温度合适时,以小鱼际先接触皮肤再落罐,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腰部、骶尾部、小腿后侧的顺序进行施罐,结合不同手法正旋、反旋、摇拨、摇振罐体作用于皮肤肌肉组织,以皮肤微出汗且红润为宜,每天1 次,每次30 min,每周1 个疗程,连续干预2 个疗程,其中手法包括以下5 种。①运法:罐口平扣皮肤,小鱼际紧贴皮肤;②推法:罐口抬起15°,以弧边推;③拔法:罐口抬起15°,以弧边拔;④灸法:透热灸,用摇骰子的方式不断煽风助力火旺;⑤刮法:采用推刮和回旋刮。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保暖,结束后嘱患者多饮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分级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具体如下。①痊愈:无明显的腰腿疼痛症状,直腿抬高试验>70°时未见明显疼痛;②显效:腰腿痛症状显著改善,直腿抬高角度明显提高,基本可以正常工作;③好转:腰腿疼痛有所减轻,腰椎功能部分改善,活动度较治疗前有所好转;④无效:症状、临床体征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3.2 疼痛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使用长度约10 cm 且标有刻度的直尺,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其中1~3 分代表轻度疼痛,4~6 分代表中度疼痛,7~10 分代表重度疼痛。
1.3.3 腰椎功能 采用腰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9]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腰椎功能,包括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日常活动受限度,总分29 分,分值越高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同时间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1、2 周后的VAS 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1、2 周后的VAS 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分,±s)
F 时点=515.420,P 时点<0.05;F 组别=28.480,P 组别<0.05;F 交互=26.534,P 交互<0.05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1 周后干预2 周后 F 值P 值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3 32 6.18±1.04 6.39±1.02 0.496 0.620 3.64±0.96 4.87±1.02 10.588<0.05 1.79±0.70 3.19±1.05 14.915<0.05 494.973 279.869<0.05<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JOA 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JOA 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JOA 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JOA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2 周t 值P 值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3 32 12.72±1.35 13.00±1.14 0.879 0.383 23.15±1.33 21.38±1.64 4.808<0.05 35.407 26.944<0.05<0.05
3 讨论
LDH 是由于腰部髓核对脊髓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导致无菌性炎症或其他自身免疫反应[10]。中医认为,LDH 患者多因风寒兼夹风湿留滞于经脉,致使阳气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治疗寒湿型LDH 患者应以滋补肝肾、祛寒止痛、温经通络为主[11-12]。目前,LDH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对机体损伤较大,存在术后粘连、感染等风险,且费用高,因此许多患者采取保守治疗[13-14]。
火龙罐以蓟艾为木,罐中燃烧的蓟艾为火,罐体原料为土,罐内固定艾柱的铁为金,人体内的寒、湿为水,根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以人体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进行干预,同时应用多种手法,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15]。研究显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与LDH 治疗联系密切[16]。督脉,又称“阳脉之海”,具有通调阳经气血、调整人体内在平衡的作用。“足太阳之拒,令人腰痛”,为治疗足太阳膀胱经缓解腰痛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1.88%)(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上进行火龙罐干预对寒湿型LDH 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火龙罐疗法能够提高LDH 患者人体功能,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7-18],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火龙罐选用正宗蕲艾,艾烟直接作用于皮肤,能够较好地聚集热能;以罐口不规则的花瓣状作为刮痧、按摩的工具,干预过程几乎无痛,痧即刮即消,更易于被接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上进行火龙罐干预较常规治疗缓解疼痛更明显。火龙罐有温经通络、平衡阴阳的作用,可减轻LDH 患者临床症状[19],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火龙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花瓣型罐口可调控施罐温度,将蓟艾精油导入体循环,并借助光电的化学作用与近红外光辐射的电磁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上进行火龙罐干预较常规疗法改善腰椎功能更加显著。火龙罐通过热能传导可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病变,加速消除肌痉挛,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患者状态并减轻功能障碍[20-21],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火龙罐疗法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可能与火龙罐通过多种手法将艾灸热力导入皮肤,发挥温中散寒、调和气血等功效有关。
综上所述,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火龙罐疗法能够减轻寒湿型LDH 患者的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