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1-10-29虞建新周理兰许仁炜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6期
关键词:列酮吡格安慰剂

虞建新 周理兰 许仁炜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西九江 332000

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递增,发病年龄也逐渐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糖尿病。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代谢性疾病[1],对患者的健康损害是长期的,因此,除了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血管内皮损害也成为困扰糖尿病患者的另一大并发症。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更要关注长期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心血管问题,因为这不是个案,早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话题。早前有研究表明[2],糖尿病与心血管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 倍,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3]。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内容主要为盐酸吡格列酮作用于2 型糖尿病,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8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40 例。吡格列酮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0~78 岁,平均(55.98±9.38)岁;病程2.5~4.5年,平均(3.49±0.32)年。安慰剂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1~79 岁,平均(56.77±9.09)岁;病程2.2~4.5年,平均(3.34±0.6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4],符合其中之一即诊断为糖尿病(需测量两次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②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7.0 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 血糖≥11.1 mmol/L。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入组前未使用降脂、降压、降糖及血管活性药物及利尿剂;③未合并血管病变。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的并发症;②合并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冠脉供血不足、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kPa)];③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④妊娠期以及哺乳期患者;⑤合并肿瘤;⑥伴随感染。

1.2 方法

1.2.1 安慰剂组 积极调整患者心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适度运动,合理调整患者饮食,减少不良嗜好及生活习惯,规范作息,提高患者配合度,同时,对患者使用安慰剂,餐前服用,口服,500~1500 mg/d,持续治疗4 个月。

1.2.2 吡格列酮组 在安慰剂组的基础上,使用盐酸吡格列酮[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1109]治疗,30 mg/d,持续治疗4 个月。

两组均视患者病情及时调整用量,持续给药,两组基础治疗方案均相同。①心理护理:患者心理负担较大,病情不稳定,极易导致患者恐慌的等负面心理[5],对此,护理人员需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全面分析及解答,尽量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信心。②合理用药:通过卫生宣教等活动,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全面了解,提高健康意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合理用药,遵医嘱用药。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遵照医嘱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可以通过视频、手册、亲身示范等方法,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积极性。③健康饮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菜谱,请患者家属从旁协助,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反复叮嘱患者及家属饮食禁忌要点,讲清其中利害。在言语上重点表扬依从性较高的患者,提高患者健康饮食的积极性。④适度运动:加强患者对运动的正确认识,做到合理运动,适度运动,减少高强度运动,多做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指导患者规定运动时间及运动质量,同时设置奖惩措施,鼓励患者适度运动。⑤情绪稳定调节:加强对患者的情绪波动观察,及时制止不良情绪的产生,起到情绪调节的作用。指导患者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等。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积极心态,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血管内皮功能、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和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imethylarginie dimethylaminohydrolase,DDAH)水平、心理状态评分、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①血糖控制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②血管内皮功能:包括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low-me diated dilation,FMD)水平。③心理状态:选用W.K.Zung等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 个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每个量表均包含20 个条目,采用4 级评分,总评分>50 分提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④BMI: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情况,BMI=体重/身高2(kg/m2)。BMI≤18.5 kg/m2,判定为体重过轻;BMI>18.5~23.9 kg/m2,判定为体重正常;BMI>23.9~27.0 kg/m2,判定为体重过重;BMI>27.0~32.0 kg/m2,判定为肥胖;BMI>32.0 kg/m2,判定为非常肥胖。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较

治疗前,组间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 h 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吡格列酮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 h 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 h 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较(mmol/L,±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较(mmol/L,±s)

组别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安慰剂组(n=4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吡格列酮组(n=4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9.26±1.31 8.94±1.85 5.309 0.041 16.63±1.94 15.99±1.63 10.125<0.001 10.23±1.91 9.98±1.54 9.003<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9.65±1.29 5.29±1.59 6.928 0.039 0.986 0.424 9.220<0.001 16.21±0.55 8.26±1.97 5.003 0.044 1.228 0.882 8.283<0.001 10.25±1.94 8.31±1.44 13.209<0.001 0.502 0.301 7.229 0.034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ET-1、NO、FM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 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吡格列酮组低于安慰剂组;NO、FMD 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吡格列酮组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情况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情况的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ET-1(pg/L)治疗前治疗后NO(μmol/L)治疗前治疗后FMD(%)治疗前治疗后安慰剂组吡格列酮组t 值P 值40 40 104.07±14.29 106.04±13.29 1.409 0.093 80.65±7.33a 76.94±7.69a 12.364<0.001 52.34±9.38 51.28±8.20 0.992 0.118 60.71±5.54a 69.82±6.63a 11.406<0.001 4.69±0.29 4.99±0.33 0.598 0.207 6.25±0.59a 7.72±0.56a 6.357 0.046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MA 和DDAH 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ADMA、DDA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MA 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吡格列酮组低于安慰剂组;DDAH 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吡格列酮组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MA 和DDAH 水平的比较(μmol/L,±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MA 和DDAH 水平的比较(μmol/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ADMA治疗前治疗后DDAH治疗前治疗后安慰剂组吡格列酮组t 值P 值40 40 1.84±0.09 1.89±0.08 0.339 0.073 0.66±0.12a 0.41±0.13a 12.053<0.001 0.13±0.03 0.14±0.02 0.248 0.206 0.21±0.19a 0.63±0.04a 10.152<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A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S、SAS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吡格列酮组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A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AS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SDS 评分治疗前治疗后SAS 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安慰剂组吡格列酮组t 值P 值40 40 51.61±5.77 51.25±6.47 0.416 0.092 49.35±2.96a 41.22±3.44a 8.681 0.005 62.77±6.59 62.49±6.36 0.244 0.168 56.58±3.97a 46.52±4.41a 6.367 0.018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 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BMI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 低于治疗前,且吡格列酮组BMI 低于安慰剂组(P<0.05)(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 的比较(kg/m2,±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 的比较(kg/m2,±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安慰剂组吡格列酮组t 值P 值40 40 25.65±0.54 25.73±1.22 0.803 0.064 24.65±0.47a 21.58±1.63a 5.663 0.024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期间,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吡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发生恶心1 例,发生率为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4,P>0.05)。

3 讨论

2 型糖尿病主要病理机制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自身分泌不足,任何年龄皆可发病,多见于40 岁以上人群[8-9]。发病因素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胰岛素抵抗及自身胰岛细胞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占很大比例[10]。因此,有很多患者会担心遗传给下一代。诱发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肥胖、感染、应激、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因素[11]。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是2 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体内葡萄糖不能被细胞利用,而是随尿液排出,机体只能调动利用体内蛋白质和脂肪,致使体重减轻[12]。糖尿病并发症多种多样,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代谢紊乱性疾病[13]。多发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严重心血管压力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吡格列酮组ET-1、AD MA 水平低于安慰剂组,NO、FMD、DDAH 水平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SDS 及SAS评分、BMI 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盐酸吡格列酮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害,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吡格列酮是治疗2 型糖尿病的基础药物,有效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14],降低肝糖输出,促进组织细胞、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率。并且,可以降低肠壁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无促脂肪合成的能力,人体吸收较好,药物的生物利用率较高,对人体较安全,副作用小。虽然有报道显示,有腹泻、腹胀、恶心等副作用,但作用较轻微,不良反应时间短[15],应用1 个月左右不良反应症状即可消失。DDAH 可将ADMA 水解,是一种胞质蛋白酶,可调节血浆ADMA 水平,而血浆ADMA 水平升高现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吡格列酮能够显著降低DDAH 及ADMA 水平,效果明显,患者接受度较高,广泛用于临床,能够有效增加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 细胞功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综上所述,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列酮吡格安慰剂
PPARy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形觉剥夺性近视和正常豚鼠屈光度的影响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PPAR-γ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玉液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吡格列酮保护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
吡格列酮可能致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