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策略
2021-10-28冯建青
冯建青
【摘 要】数学学习的知识点既有“数的特征”,又有“形的特点”。高年级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是因为解题时无法像低年级时期对题目产生直接判断。这种对题目直接判断的能力是不经过逻辑分析的,需要学生具有直观能力,直观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各年级的学习中重点
培养。
【關键词】数学学习 几何直观能力 培养策略
关于几何直观,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的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具体内容如下: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几何直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对题目产生直接预判,这种直接判断的能力是不经过逻辑分析的,而几何直观能力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应在各年级中重点培养。本文基于笔者的课堂经验,阐述了在小学各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几何直观能力的策略。
二、以形助教,发展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
数学学习是学生思维从直观走向抽象的过程,学生在低年级时应该牢牢打下把数学信息符号化、抽象化的基础。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
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图片
低年级学生在观察图片时随意性大,识图时没有重点和方向,随着自己的兴趣来看图,得出的看图结果往往是片面的,容易遗漏重要的数学信息。例如,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第1课时,学生在看教材中的相关图时能直接看出有鸡和兔两种动物,要是问学生“兔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学生往往会用已有经验一只一只地数,如此就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了。
教师应先让学生充分观察图片,在学生第一次观察图片得到图中“有2种小动物”的前提下,还要深入识图得到“小鸡3只一堆”“小兔2只一堆”的结果,让学生在图中对应位置标记上“3只鸡”“2只兔”,渗透图片表达的“几个几”的含义,让学生能够列出算式:
鸡:3+3+3+3=12(只)。
兔:2+2+2=6(只)。
学生在总结学习过程时,不仅是根据算式说出有“4个3、3个2”,而且有图片作为依托。学生通过看一看、标一标,才能有效地理解图片表达的信息,在以后识图时,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观察图片。
2.用图画代替实物演示
爱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在低年级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借助实物演示、准备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发展数学思维。这样将理论和操作相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然而许多课堂教学中,教具繁复难以在日常课堂中准备,需要学生拥有几何直观能力,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加工。例如,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第1课时,除了课件演示如何将8个桃子每2个一份平均分,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还要让学生动手在图上每2个桃圈一份,一共圈出了4份,就是可以分给4个小朋友。
用图画代替实物,从具体的实物演绎到抽象的几何标记,是学生思维能够达到的水平,也是发展几何直观能力的重要契机。教师只有重视在低年级时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生才能发展相应的几何直观能力,为中高年级将复杂的题目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数解形,发展中年级学生画图能力
在计算时,如果数字大、方法复杂,我们要提倡学生用竖式计算。那么在数量关系越来越复杂、接受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不常见时,我们也可以要求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梳理数量关系,借助简明、形象的几何图,延伸解题思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1.从简单开始,实现数向形转化
小学生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强迫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体系,只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敬而远之,无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图形几何解析题目,能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把抽象的题目形象化。不同类型的题目可以画不同的几何图形,比如线段图、立体图、示意图、路程图、思维导图。但是不能为了画图而画图,要让学生用图画、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中,抽象的负数概念不如正数概念清晰,学生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在建立负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电梯中的楼层示意图,地面为0,地上就是用正数表示、地下就是用负数表示。而把这个示意图放平,那就是数学家所说的数轴了。
学生利用有限的生活经验,画出了电梯楼层的示意图,再在示意图的基础上加以演绎推理得到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这项概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演绎得来的,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透彻。用几何图形来帮助理解题目,能把抽象的知识跃然纸上,让人一目了然,实现数向形的转化。
2.向复杂过渡,透析数量关系
中年级的数学题目中的量未必庞大,但是数量之间的关系开始复杂化了。这种复杂就像是计算数字较大的乘除法时要用竖式计算,对于较为复杂的数量关系,我们则需要利用线段图来解析,在用线段图来表示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在用线段图时要让学生厘清线段图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图说话、厘清题意。
像图1这样关系稍复杂的线段图,要让学生先看懂图,知道“苹果有20个,桃子有13个”,还要能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梨比苹果和桃子的总数少10个”。在线段图中看懂了关键的数量关系之后,再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梨有多少个”,根据图意解题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线段图等几何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对结果产生预判,是学生应掌握的解题技巧。
(2)教师要加强中年级学生对于线段图的比较,能在不同的线段图中找到相同点。
数学是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既有“数的特征”,又有“形的特点”,教师要用几何图在直观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例如,当问题“两堆煤共有1440吨,第一堆煤比第二堆多120吨,问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和“两堆煤共有1440吨,如果从第一堆运送120吨到第二堆,那么两堆煤的吨数一样多,问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一起出现时,学生总是厘不清思路,不知道这两题的区别。这时需要用线段图来解析,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先梳理清楚。第一个问题中,第一堆煤多,比第二堆多120吨;第二个问题中,第一堆煤多,多了两个120吨。第二个问题中“多了两个120吨”比较抽象,需要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增强析图能力。
在中高年级中,由于数量关系的复杂化,学生对题目进行预判越来越难,借助几何图形剖析题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技巧。在中年级应加强学生的画图能力,简单的题目学生能在脑海中直接列出几何图,复杂的题目能落于纸上,再抽丝剥茧进行解答。
四、数形互助,发展高年级学生析图能力
“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代数知识容易计算,但缺乏形象性;几何知识具体且形象,能够便于理解。
1.用几何图梳理思路,在几何图中明确数量关系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便开启了代数的新領域,许多教师发现学生难以掌握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这论证了代数的抽象性,学生应结合几何图的形象性,从而将代数向几何转化。从几何中抽取数量关系,灵活地将代数与几何互相转换能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高年级学生能依托几何,灵活进行数形结合,在低中年级识图、画图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养成析图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运算》中,有问题“六年级一班有48人,其中2— 3喜欢跳舞,3— 4喜欢唱歌,没有人既不喜欢跳舞又不喜欢唱歌。既喜欢跳舞又喜欢唱歌的有多少人?”题中总人数已知,学生要学会从分数的角度出发找到分数的“单位1”,喜欢跳舞的人占了全班的2— 3,喜欢唱歌的人占了全班的3— 4。根据这一理解,喜欢唱歌和跳舞的分数“单位1”都是全班人数,即把全班人数看作“1”。于是可以将代数向线段图转换,全班可以分为喜欢跳舞的人和喜欢唱歌的人,但是有一部分重合了,这部分便是题目中所求的“既喜欢跳舞又喜欢唱歌的人”。对线段图再次进行分析,如果把喜欢跳舞和唱歌的人都合起来,总人数是大于全班人数的,得出第二个线段图。利用线段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关系式,2— 3+3— 4>1,多出的部分便是“既喜欢跳舞又喜欢唱歌的人数”。(详见图2)
2.借助几何图形理解,用几何图形记忆概念
在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综合活动课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分析和得出结论,积累宝贵的研究经验。最后在得出结论时,能从语言表达向字母表达转换,赋予字母意义。字母便作为一种概念,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像这样根据题目画出几何草图,再根据几何图剖析数量关系式,是高年级常用的解题技巧,也是为学生将来学习更抽象的代数知识打下基础。学生通过识图、画图、析图,能充分理解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展开直观思维的羽翼。有了良好的几何直观思维能力,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一定能够有目标、有顺序地思考问题。
数学学科毫无疑问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从入学开始便在学习把知识符号化,将形象的事物抽象化。几何直观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必备的数学能力和解题技巧。在提倡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几何直观能力渗透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作为一种课堂意识,在小学各阶段加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