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借助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探赜

2021-10-28赵稳

成才之路 2021年31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高校辅导员能力培养

赵稳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培养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应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高校辅导员角度,总结学科竞赛的积极意义,分析辅导员在学科竞赛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对高校辅导员如何推动学科竞赛的顺利开展和切实有效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进行探索和思考,旨在为高校辅导员做好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科竞赛;科研实践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1-0068-03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学风建设,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宝贵的无形财富。学科竞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能够充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动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的开展,受到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关注和认可。然而在高校教学实践工作中,学科竞赛的开展往往并不顺利。一方面,普通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学科竞赛通常只有少数优秀学生参与,参与学生占比过低,难以实现“以赛促学”的目标。另一方面,高校虽然拥有庞大的教育资源,但内部无法形成合力来共同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学术科技竞赛,甚至认为指导学科竞赛只是专业教师的责任,忽视了辅导员的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学科竞赛的深入开展,需要进行不断摸索和思考,认真总结经验。

一、学科竞赛的育人价值

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既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学科竞赛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科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高校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尤其是在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使命。高校可以通过学科竞赛的方式,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此外,高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科研人才,为整个社会的科研实践、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科竞赛是高校内涵发展的紧迫需求。高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参与科研实践,推动自身结构调整,实现内涵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才能满足国家战略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自身育人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应积极打造科研基地,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加大科研实践方面的投入力度,体现出自身的科研优势,要结合学科专业情况创建各类科研实践项目团队,形成整体创新优势,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

学科竞赛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学科竞赛能够满足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能够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是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学生可以增强创新实践能力,树立科研思维,学会快速、有效搜集和整理大量竞赛信息,并利用专业知识解决竞赛难题。学科竞赛是强化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独特方式,既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辅导员在学科竞赛中的角色定位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高校要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辅导员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体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职责。基于此,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辅导员也必然肩负重担。辅导员在学科竞赛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到以“学生为本”,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以学科竞赛为出发点,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及时了解学生学科竞赛情况。要在多种主体中明确自身角色定位,针对当前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与其他主体进行协同育人,从而发挥自身价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目前,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学科竞赛成为少数优秀学生展示的舞台。究其原因,在于不少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达不到参赛的专业要求,或是难以克服自身的畏难情绪,主观能动性不强,或是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探究实践能力缺失。教师作为专业技能领域的专家、学者,通常承担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为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供专业指导,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然而这仅仅有助于解决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畏难和不会沟通合作等问题能提供的指导十分有限。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主要执行者,与学生长期密切接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虽然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往往与学生的学科专业不匹配,难以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提供太多有效指导,但可以在学生思想引导上发挥巨大作用,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畏难心理,尝试与教师、其他同学开展合作,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因此,学科竞赛的发展要构建学生、教师、辅导员三主体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双向三角关系,其中辅导员更多承担的是“导”的作用,而教师发挥“教”的作用,学生则需要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积极参与。

在协同育人视域下,辅导员不仅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科竞赛活动中,还要找好切入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导功能,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虽然大体上辅导员承担“导”的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在更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切实的帮助。首先,辅导员应成为学生的同伴,与学生建立共同学习的关系。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高校师生关系中最亲密的一种,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辅导员应和学生一同学习,交流合作,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竞赛状态,帮助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其次,辅导员应成为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者。大学生从年龄特征来看,依然处于“三观”不成熟的阶段,对于参加学科竞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开展学科竞赛时,有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欠缺,有些学生自我效能感不强,有些学生担心失败,害怕颜面受损,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不积极,需要辅导员调动学生积极性。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明灯,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特征。基于此,辅导员可以通过谈心谈话、朋辈帮扶等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参赛热情,帮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保持昂扬的斗志。再次,辅导员应成为资源的整合者。在学科竞赛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关注竞赛本身,将视线局限在学科竞赛过程中的各种专业学术问题上,但学科竞赛考查的并不仅是学生本身的知识与能力,还与学校整體所拥有的资源平台和数量有很大关系。当然,寻找、整合和利用资源,学生往往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需要辅导员帮助学生,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源平台,整合既有资源,寻求和争取有利资源,为学生的学科竞赛铺平道路。最后,辅导员应成为学科竞赛的协调者。在学科竞赛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竞赛,辅导员要起到多方协调的纽带作用,成为学生和专业教师之间的媒介,从而达到协同育人目标,充分发挥育人实效。辅导员要善于协调和利用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社会、家长等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学科竞赛指导和支持,成为学科竞赛的协调者。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高校辅导员能力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