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美芬对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 肝功能的影响
2021-10-28陆兆贵
陆兆贵
(阳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阳江 529500)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大量饮酒导致的急性中毒,主要损害的是神经系统和肝脏,患者早期表现为语言增多、烦躁、躁狂、动作异常等症状,后期患者会陷入严重的昏睡状态,甚至会出现昏迷、顽固性的低血压,从而危及到患者生命。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主要是采用盐酸纳美芬,该药为一种特异性吗啡受体阻断剂,具有解热镇痛、促醒的功效,有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部分患者易出现神经系统紊乱、消化系统等不适症状[1]。中医认为急性酒精中毒属于“酒伤”范畴,以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者居多,应以醒神、开窍为主要治疗原则[2]。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用于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等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等功效,临床上常用它治疗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等疾病[3]。本研究旨在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美芬对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肝功能及血清β- 内啡肽(β-EP)、超氧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阳江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盐酸纳美芬治疗)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各38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8、10例;年龄20~66岁,平均(37.43±1.32)岁;饮酒量213~867 mL,平均(445.35±34.68)mL。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9、9例;年龄19~64岁,平均(37.47±1.39)岁;饮酒量211~869 mL,平均(443.35±32.68)mL。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4]与《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认识》[5]中的酒毒厥脱证的诊断标准者;酒精中毒时间6 h以内者;有大量饮酒史者等。排除标准: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者;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毒者;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等。本研究经阳江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血糖控制、吸氧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123,规格:1 mL∶0.1 mg)治疗,将0.1 mg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用20 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静脉注射,然后将0.1~0.2 mg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用250 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2次/d。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638,规格:5 mL/支)肌肉注射治疗,2~5 mL/次,1~2次/d。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3 d的 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4]中的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显效:意识清醒,生命体征检测趋于稳定,没有发现不舒服;有效:意识有所清晰,生命体征正常,有稍微不适感;无效:治疗4 h后患者生命体征无恢复甚至陷入严重昏迷。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肝功能。分别于患者入院后和治疗结束后,抽取两组患者肘静脉血5 mL,经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③血清β-EP、SOD、MDA。血液采集和血清制备方法同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β-EP、SOD、MDA水平。④不良反应。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晕头痛、全身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血清ALT、AST、GGT及血清β-EP、SOD、MDA水平)、计数资料(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采用(±s)、[例(%)]表示,分别采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肝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U/L)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U/L)
注:与治疗前比,*P<0.05。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GT:谷氨酰转肽酶。
组别 例数 ALT AST GGT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8 30.75±2.15 25.67±1.17* 34.87±2.56 28.67±2.16* 35.75±3.15 28.67±2.47*观察组 38 30.74±2.11 20.59±1.18* 34.84±2.63 21.42±2.15* 35.74±3.11 21.59±2.28*t值 0.020 18.845 0.050 14.664 0.014 12.98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β-EP、SOD、MDA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β-EP、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β-EP、SOD、MDA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β-EP、SOD、MDA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β-EP:β-内啡肽;SOD:超氧物歧化酶;MDA:丙二醛。
组别 例数 β-EP(ng/L) SOD(kU/L) MDA(n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8 295.75±22.15 244.67±10.47* 42.97±2.56 62.37±6.46* 11.97±1.56 8.37±1.46*观察组 38 295.74±22.11 212.59±10.28* 42.84±2.63 86.42±6.25* 11.84±1.63 5.42±1.25*t值 0.002 13.477 0.218 16.494 0.355 9.46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是一种急性发作疾病,是在短时间内机体血浆酒精浓度过高而引发的中毒昏迷,可导致患者的呼吸功能衰竭。盐酸纳美芬与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身体内的应激反应,以及中枢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进而有利于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患者呼吸与意识的恢复,但部分患者会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6]。
中医认为急性酒精中毒发病主要是由饮酒过度、机体虚损等一系列因素所致,少量饮酒可以防病治病,有益身心健康,而过量饮酒易造成酒精中毒,耗气血,损伤脏腑,严重危害人体健康[7]。醒脑静注射液组方中冰片、麝香可行通窍、散郁等功效;郁金、山栀可清热、散瘀,全方共奏醒神行气、通瘀开窍之功效[8]。酒精性肝损伤是国内外不容忽视的临床疾病,在西方国家,酒精中毒是引发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在严重酗酒期间可诱发广泛的肝细胞衰竭坏死,导致肝功能衰竭。本研究中,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ALT、AST、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对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血清β-EP是体内自身具有的一类类似吗啡作用的肽类物质,可参与中枢神经镇痛、精神活动、记忆、内分泌、应激反应及对内脏功能的调节血清MDA是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其水平越高表明患者氧化应激损伤越严重;血清SOD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其水平的升高表明患者的氧化损伤减轻。急性酒精中毒会引起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降低,导致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失衡,产生氧化应激反应。现代药理学表明,郁金提取液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功能,降低氧自由基的水平,进而发挥抗氧化的作用[9];麝香酮可通过抑制酒精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而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10]。由这次试验结果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EP、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对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发挥促进患者预后转归的作用。
综上,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美芬可有效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抑制应激反应,且疗效显著,但本研究样本量少且为单中心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开展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