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oDAF的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2021-10-27周立尧刘小方
周立尧,刘小方,马 鹏
(1 火箭军工程大学作战保障学院,西安 710025;2 96864部队,河南洛阳 471000;3 96766部队,河南信阳 464000)
0 引言
随着信息化作战样式的不断推进,军队建设模式和运用方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导弹部队的作战力量正在沿着精干化、一体化、小型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导弹部队作战单元是指以发射单元为核心,集成融合“侦、筹、抗、保”等作战要素,具备独立遂行作战任务能力的最基本作战单位,具有系统庞大、组成复杂、涉及作战节点多的特点。近年来,导弹部队越来越重视作战单元的建设,如何准确评估其作战能力对于部队战斗力建设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作为作战行动方案的决策依据和作战单元作战能力的评价标准,在分析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针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大多采用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1-3]等,这些方法对于指标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与专家的主观意见有很大关系,容易导致忽略实际作战任务的需求。因此,文中以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DoDAF)开发的体系结构为基础,依据现代战争对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的需求,紧贴实际作战构建评估指标,为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分析提供支撑。
1 DoDAF的指标体系建模方法
1.1 DoDAF概述
DoDAF来源于美军1996年和1997年提出的C4ISR体系结构框架,是体系结构开发顶层的、全面的框架和概念模型,提供了开发和表述体系结构的规则、指南和产品描述,是开发体系结构的前提条件。DoDAF 提出体系结构描述的视图与相应的描述性产品,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系统体系结构的构建和发展,力图以统一的模型描述武器装备需求,是把作战需求落实到系统实现的重要手段[4-6]。2003年以后,DoDAF得到广泛应用[7-9],并逐渐成为武器装备需求描述的建模标准[10]。
基于DoDAF的指标建立方法就是以DoDAF开发的体系结构为基础,以视图为表现形式,从作战目标出发,将作战目标逐步分解至作战活动、能力要素和需求指标,最后综合确定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建模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作战目标到性能指标的分解过程
1.2 DoDAF作战视图产品
DoDAF以视图的形式融合表、图、文字等进行体系建模,为不同利益相关者搭建规范化的高效交流平台,使来自不同背景、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规划者、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在同一平台上交流沟通[11-13],在部队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主要视图产品如表1所示。
表1 DoDAF主要视图产品
1.3 基于DoDAF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基于DoDAF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为:首先将导弹部队作战单元的作战目标进行分解,梳理每一阶段作战活动的实施重点,将作战活动与之对应的能力需求做出分析,最后分析能力对应的关键指标,从而实现底层需求指标的建立,具体步骤为:
步骤1:明确目标任务,建立高级作战概念图。高级作战概念图是将导弹作战单元执行具体作战任务的过程描述成图、文等标准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直观表现出导弹作战单元完成作战目标的具体活动。
步骤2:根据作战任务,构建作战活动分解视图。作战活动分解视图是通过使命任务细化到具有前后顺序的作战活动,以至于更容易分析各个环节所需要的作战能力,为分析作战能力需求奠定基础。
步骤3:分析作战活动,得到活动到能力映射表。通过作战活动,可以分析各部分作战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将作战活动和所需能力相互映射,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得到活动到能力的映射表。
步骤4:根据作战能力需求,构建指标体系。分析导弹作战单元为完成各项作战活动所需的能力,分析构成各能力要素的关键性能指标,自下而上建立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指标体系。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建立高级作战概念图
以导弹作战单元执行某次任务为背景,建立作战概念图。包括作战单元的作战目标、作战方式以及敌方雷达干扰装置、电子战飞机、反导拦截武器等进行对抗要素,如图2所示。
图2 高级作战概念图
2.2 导弹作战单元作战活动模型
作战活动模型是根据作战任务细分为若干个具有时序关系的作战任务,并将每个作战任务进一步分解,得到更为具体的作战活动[14]。根据导弹作战单元的作战活动,可以建立如图3所示的作战活动模型。
图3 作战活动模型
2.3 导弹作战单元活动-能力映射
活动-能力映射是通过作战活动研究导弹作战单元所需要的作战能力,将作战活动与作战能力进行映射,通过能力分解视图,可以直观清晰表达出作战活动与所需能力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导弹作战单元执行作战任务活动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获取导弹作战单元执行作战活动-能力的映射表,如表2所示。
表2 导弹作战单元执行作战活动-能力的映射表
2.4 导弹作战单元指标体系构建
由上述步骤建立目标任务-需求指标的关系图,可以直观体现从作战目标任务到需求指标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目标任务-需求指标的关系图
最后通过筛选出与关联度较高的指标作为底层具体指标,综合确定如图5所示的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3 指标的描述与分析
依据DoDAF构建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C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相关指标描述与分析。
3.1 指挥控制能力C1
指挥控制能力C1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在指挥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运用客观条件的能力。
通信能力C11是导弹作战单元在执行作战任务过程中利用有线、卫星、无线宽带、超短波等通信方式全流程不间断指挥通信,以及各车辆、人员保持可靠通信联络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C12是在获取信息情报后对各种信息进行储存、处理,得出支持决策和各种作战单元所需的形式;综合计划能力C13是指挥员对作战任务进行运筹与控制协调的能力表现;决策协调能力C14是指挥员分析研判部队面临的作战形式,从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3.2 综合保障能力C2
导弹作战单元综合保障工作是保证导弹部队独立完成作战任务过程中所开展的技术保障、备件保障、维修保障、后勤保障和阵地信息保障等综合性保障工作[15]。
技术保障能力C21是导弹作战单元在进行发射准备过程中,实施的技术把关、技术处置与决策等保障活动的总称;备件保障能力C22是保障导弹作战单元装备实施维修的基础物资;维修保障能力C23是对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过程中遇到的故障进行修复,并迅速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后勤保障能力C24是执行作战任务中后方综合勤务保障;阵地信息保障能力C25是作战过程中相关作战信息的获取以及阵地保障的总称。
3.3 火力打击能力C3
火力打击能力C3是指作战单元以导弹精确打击手段为主,对敌重要目标进行火力突击,破坏其作战体系,消弱其作战能力和战争潜力的能力。
精确打击能力C31是导弹发射后能够精确命中目标的能力;有效突防能力C32是导弹飞行过程中有效突破敌方侦察探测和拦截的能力;发射能力C33是执行发射任务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C34是面对突发的战场情况,导弹作战单元仍能够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
3.4 装备机动能力C4
机动是为达成一定目的而有组织地转移兵力或火力的作战行动。导弹作战单元装备机动能力C4是导弹作战单元装备为转移至目标地域所具有的空间转移的能力。
机动速度C41是衡量装备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的指标;通行能力C42是衡量装备克服各种自然和人为的障碍、能够有效转移到目标地域、快速进行行军的指标;机动距离C43是装备能够机动的行程。
3.5 生存防护能力C5
生存防护能力C5是作战单元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能够处理突发事件,并且避免人员、装备不受损坏,确保任务正常进行的能力。
反侦察能力C51是避免敌方侦察监视的能力;防打击能力C52是防止敌方武器装备精确打击,并且具备防敌方干扰的能力;核生化防护能力C53是指导弹作战单元对敌核生化干扰袭击所采取的防护手段,及时侦察预警核生化袭击、快速规避通过核沾染区、有效降低或消除袭击后果的能力。
4 结束语
针对现有指标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oDAF的指标建立方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导弹作战单元体系进行分析,按照作战目标、作战活动、能力要素、性能指标的顺序,层层分解得到从使命任务出发的性能需求结构,从而建立合理的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从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可知:该方法可以避免专家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客观表示出导弹作战单元的作战能力,使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最后分析了各个指标的内涵和作用,为研究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奠定了基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