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三里穴位注射与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胃脘痛的观察及护理

2021-10-26陈柱花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胃脘痛

陈柱花

【摘要】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或足三里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辩证护理对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科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胃脘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法分为甲组、乙组各40例,甲组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中医辩证护理,乙组行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中医辩证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见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1)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稍低于对照组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乙组疼痛缓解时间(6.87±1.12)min、住院时间(5.63±1.26)d,显著短于甲组(26.83±3.08)min、(8.97±1.74)d,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显著低于甲组1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或足三里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辩证护理在胃脘痛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穴位按摩见效更快,且未见不良反应,较穴位注射更安全,故建议选择足三里穴位按摩。

【关键词】胃脘痛;足三里穴位注射;足三里按摩;中医辩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85

胃脘痛是一种症状,西医称为胃痛、胃胀痛,在中医学中属一种病症,多因气滞、寒热、瘀血所致[1]。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以内科药物疗法为主,包括中和胃酸类药物、促胃动力药物等,虽能缓解症状,但副反应多且复发率高。祖国医学在胃脘痛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并经过不断实践、完善,确立了许多辩证治疗经验。本次我科抽取80例胃脘痛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分析足三里穴位注射或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辩证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新途径的开发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收治的80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原发性疾病:急慢性胃炎者3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者22例,胃痉挛者14例,其他疾病者11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组:甲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3-68岁,平均(45.4±18.7)岁,病程3-74个月,平均(39.7±24.3)个月;乙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2-69岁,平均(46.1±19.4)岁,病程4-72个月,平均(37.8±24.9)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标准:(1)符合《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中胃脘痛诊断标准及相关证型标准;(2)原发性疾病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3)意识清晰,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原发病恶化,需手术治疗;(2)合并肝肾功能不全;(3)合并肿瘤性疾病;(4)合并皮肤性疾病;(5)合并下肢骨折或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病;(6)有心血管疾病记录史,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7)过敏体质。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甲组: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露出双下膝,用爱尔碘对一侧小腿前外侧足三里穴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后,用5ml注射器抽取50mg维生素B1(国药准字H53020214,规格:2ml/50mg,楚雄和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垂直进针,刺入皮下3-4cm,待患者出现酸麻、胀痛感觉,且回抽无血,匀速推入药物,另一侧用药方法及剂量相同,1次/日。

乙组: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屈曲两腿使膝部充分显露出来,用拇指指腹以点、揉、按等方式按摩足三里穴,按摩力度由轻及重,每侧按摩10min,2次/日。

一周为1个疗程。

1.2.2辩证护理方法

胃脘痛辩证分为:肝气犯胃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瘀血阻胃型。

(1)膳食调护:肝气犯胃型患者以胃胀满、嗳气、大便不爽为主要症状,饮食调护应注重理气、和胃,如选用萝卜、香菇、大蒜等等食物,茶饮可选择玫瑰花茶,禁食土豆、南瓜等阻遏气机的食物。脾胃湿热型患者表现为胃灼痛、口苦反酸,饮食调护原则为泄热清胃,清淡为主,宜选用苦瓜、莲子、丝瓜等清肝泻火的蔬菜,可准备加味栀子仁粥、红枣粳米粥等,少食肥腻食物,辛辣动火食品禁止食用,戒浓茶、烟酒,可用麦冬煎汤等替代茶饮。脾胃虚寒型患者表现为胃脘隐痛、肢冷畏寒、纳少便溏等,饮食调护应以补中、温胃为主,多食红枣、瘦肉、山药等,禁食生冷、酸性及辛辣食物。瘀血阻胃型患者主症为胃脘刺痛、食后加剧,部分伴有黑便、呕血等症,饮食调护原则为活血祛瘀,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有便血等症者需禁食,可予以白芨粉、三七粉等口服止血,待出血症状消失后,再进食。

(2)情志护理:加强交流,及时观察患者情绪状态,采用安抚法、疏泄法、移情法等,帮助患者调节情绪。鼓励患者多与病友交流,分享、学习疾病防治经验,提高其自护能力。指导患者掌握自我调节情绪方法,如安神静志法、心理暗示法等,也可指导其通过参加书法、绘画等活动,移情易性。

(3)出院健康指导:第一,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解释胃脘痛病因、防复发举措,并介绍简单缓解疼痛方法;第二,养成规律作息习惯,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劳逸结合;第三,定时饮食,以清淡无刺激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多饮水,定时排便,避免便秘,严禁吸烟或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第四,心情愉悦,若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及时入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1)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胃脘痛证候疗效评价标准[3]评估治疗效果,其分为临床痊愈(主症基本消失,疗效指数在95-100%内)、显效(主症减轻显著,疗效指数在70-94%内)、有效(主症有所改善,療效指数在30-69%内)、无效(主症变化小,疗效指数在0-29%内)4级。其中主症有胃痛、呃逆、嗳气、腹胀、恶心等,症状从“无”、“轻度”、“中度”、“重度”采用0-3级评分制,统计治疗前(B)后(A)积分,计算疗效指数EI(EI=[B-A]/A×100%)。(2)统计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3)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病例。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见效时间对比

两组疼痛缓解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安全性对比

甲组中,消化不良者2例,食欲不振者1例,肌肉无力者1例,总发生率为10.00%;乙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4.211,P=0.0402)。

3  讨论

上腹部近心窝处出现的疼痛,称为胃脘痛。该病病机复杂,与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湿热郁结等密切相关。胃脘痛病处在胃,但与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二者共司受纳运化之职,所化生气血有灌溉五脏六腑之功,故脾胃一旦运行失常,就会造成多系统功能障碍[4]。根据病机可将胃脘痛分为肝气犯胃、脾胃湿热、脾胃虚寒、瘀血阻胃等证型。足三里穴属胃经合穴,有化浊湿、理脾胃的功效,大量报道证实,该穴位对缓解多种胃病疼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我科选取该穴对患者进行施治,包括穴位注射、穴位按摩。其中,穴位注射集合了穴位作用和药物作用,通过将药液注入腧穴来调整机体功能。穴位按摩根据手法刺激来激发经络反应,达到疏通百脉、安和五脏的目的。这两种疗法单独应用于胃病治疗中的报道众多,但关于对比应用却缺乏依据,本文就此补充。为增强疗效,同时配合实施中医辩证护理,护理内容包括膳食护理、情志护理、健康指导,其中膳食护理可调理五脏、濡养百骸;情志护理能制约七情,调和气血,畅达气机;健康指导能加强保健,规避风险,保障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达到90%及以上,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方法疗效旗鼓相当。起效时间分析,穴位按摩5-8分钟见效,穴位注射30分钟见效,且前者住院时间更短,由此可见,穴位按摩见效更快。安全性评估,穴位注射期间出现了4例轻微副反应,消毒规范,无感染并发症出现,但患者主诉注射时局部疼痛明显;穴位按摩者未出现任何副反应,故该方法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中醫辩证护理可快速改善胃脘痛病情,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邱利.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与护理[J].光明中医, 2017, 32(14):137-140.

[2]张媛媛,文跃莲,庞春,等.艾灸联合穴位注射缓解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3(3):62-64.

[3]崔洪章,尹敏,胡美云,等.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促进腹腔镜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161-162.

[4]张沈晔,迟伟,林榕.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治疗功能性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018(013):186-187.

猜你喜欢

胃脘痛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4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基于扶阳思想对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的探讨
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胃脘痛患者70例疗效的影响
中医辩证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的应用
养阴疏肝法治疗胃脘痛43例疗效观察
浅谈胃脘痛患者应用加味肝胃百合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活血化瘀法治疗胃痛4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