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安全教育的途径

2021-10-21王丽媛

启迪·中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小学途径教育

王丽媛

摘  要:无论是个体成长还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元素和条件是生命——进行系统、有效的生命与安全教育是学生健康有质成长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手段。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安全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习惯、规律,其有效途径除了专门课程外,还有活动体验、讨论自悟、家校合作和学科渗透等。

关键词: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途径

无论是人的个体成长还是社会的进步发展,最基本的元素和条件是生命,没有生命的存在及生命的质量保证,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失去了支撑。从这个角度看,保障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除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生命安全保障机制外,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生命与安全教育是重要手段。特别是当下,网络电子游戏比较盛行,一些中小学也难免对这些有所接触。這些网络游戏中有不少是模拟、虚拟人生类,与真实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区别。如游戏中角色可以“回血”“再生”,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生命观、安全观;还有少数学生参与一些极不理性的极限冒险活动,并以之为荣——这些都警示和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与安全教育涉及内容、方法、形式等,而途径也是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乐于接纳和认同践行生命安全理念的关键。下面,就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一、校本课程

我国生命与安全教育起步晚于西方国家,当前虽然也相当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还没有国家统一的生命与安全课程体系,只有部分省市开发了地方性课程。大多的生命安全教育职能主要是较松散地落职于学校、班主任或归并于思想政治课程。这样,生命与安全教育通常缺少系统性、规划性,且深度不够。因而,学校应根据需求和自身特点专门开发生命与安全课程,并编撰教材,以保证相关教育的系统、综合、全面。

二、活动体验

专门的课程和教材虽然能保证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系统性,但这往往在教育形式上偏向于理念宣讲,对于还没有深度参与社会生活的中小学生来说,因为缺少生活经验的感性支撑,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理论。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思维特征,通常感性直观的教育更能够取得实际效果。因而,学校应有计划、有设计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观察、体验性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如,观看人或动植物出生、成长的纪录影片,参观医院、保健院、养老院等场所,组织学生进行以班为单位的养殖活动,组织进行生命安全知识的探究和公益宣传等。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角度对生命意义产生正确判断和理解。

三、讨论自悟

感性的观察体验也存在一点缺陷,就是学生较难将自己的生命与安全体验由表面的感知升华为理念,对生命与安全的理解把握缺少一定深度,通常不能将一次、一种活动的体验迁移为较系统的生命观。比如在参观了养老院之后,产生了对生命晚期的同情感,可能会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念,但通常不能引起对自身生命有限性的警醒,从而建立“生命短暂,应珍惜青春时光”的理念。因而,配合活动,通常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体验体悟进行提炼、归纳,以使体验升华为理念。这个过程,教师直接宣讲的效果不如学生自我感悟。如,活动之后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参与活动的心得;如,让学生撰写活动心得体会、编绘手抄报等。通过此类活动,使学生自己完成对观察体验的理性提炼,从而达到自悟。

四、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是指除专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和主题教育活动之外的课程中,教师有意将生命安全元素融入教学。这个途径的优点在于:第一,润物无声,避免教育过程的生硬感,学生心理排斥较弱,容易接纳;第二,与活动体验教育一样具有感性感染效果,因为学科渗透的素材往往具有情境特征;第三,可保持生命与安全教育对学生的高频率刺激——受课时有限性影响,学校安排生命安全课或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的次数一般不会太多,大概一周一次或两次。教育频率较低,学生头脑中的安全意识不能保持常在。而常说渗透则可使生命安全教育几乎每天都与学生“接触”,可使学生时刻保持较强的生命安全意识。如高中英语有篇阅读短文,“Hey,you all……One hot summer day I was swimming with my cousins Little Lester and Big Billy Bob. We were jumping in the water and feeling good. Then along comes this catfish about thesize of a house……”夏日和小伙伴在池塘戏水,并且遇到了一条房子一样大的鲶鱼,故事很有趣。教师可结合这篇短文的阅读,提醒学生们在暑假期间不要到没安全保障的水域戏水,并向他们讲一些真实案例(据调查,溺水事故在我国中小学生生命安全问题中排第一位),这样在不影响英语教学的情况下顺势对学生进行了生命安全教育。

综上所述,生命与安全教育是学生个体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根基,所有教师都应重视并有效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与安全教育应综合教育到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有效性,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在教育途径方面可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组织主题活动、安排讨论自悟和进行学科渗透等。此外,家校合作调动家庭参与教育也应得到重视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张国芝, 陈艳铁. 浅谈体验式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J]. 吉林教育, 2017(16):68.

[2]周成志, 曾晓琴. 浅谈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J]. 中外交流, 2018, 000(032):286-287.

猜你喜欢

中小学途径教育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