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素材的应用原则

2021-10-21吕玮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教学素材道德与法治初中

吕玮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教师补充很多的案例和材料,在进行素材的筛选时,我们要注意时效性、正向性、生动性、思辨性、综合性等原则,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最大限度提升课堂的效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素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帮助学生投入社会生活的课程,它是以初中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基础的,而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每个时期的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生活是不同的,我们一线教师时常会发现尽管教材修订的频率很高,但是很多教材里的案例仍然不太合适应用于实际教学,同时为教学需要我们在课堂和练习中肯定会添加一些新的案例,由此可见如何去选择教学素材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思考和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些教学素材的应用原则。

一、时效性原则

每年中考高考试卷的内容肯定都是近一年的材料,中考还有专门时事政治的考察,而道德与法治课程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社会、国家和世界,所以时效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鲜明的特点。比如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五课中,在讲民族精神时,教材就提到了中国女排的事例,中国女排不怕失败,奋勇拼搏,获得了无数佳绩,也闯过了很多低谷。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加上最近的素材,中国女排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表现不佳,最终没能小组出线进入八强,而最开始她们的目标是夺得冠军,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失利了,那女排精神还存在吗?”由此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到底什么是民族精神。

二、正向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要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我们在寻找素材时一定要多找正面的例子,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翻看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的例子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正面的例子,这不是说我们不能去找一些负面的例子去警醒学生,但是一定要注意多给学生讲积极的东西,多向学生宣扬真善美。比如在讲七年级上“敬畏生命”这部分时,我们当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不珍爱生命的反面例子,让大家引以为戒,同时我们更要给大家讲在大自然的灾难中,人的生命是多么的坚强,有些伟大的人为了保护别人的生命又是多么的勇敢。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世界观,充满积极的正能量,坚决反对负面的思想和潮流,用我们的思想去影响学生的思想。

三、生動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想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要选取生动的教学素材。那么什么样的素材才是生动的素材呢?第一,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素材是生动的。比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的“国家监察机关”时,这个内容离学生的生活不近,学生也很难和监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打交道,笔者就在网络上找了一个介绍监察机关的卡通小视频,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第二,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是生动的。比如有一节公开课,在讲“在集体中成长”这个部分时,就用了班级中有些同学觉得穿校服不错,但是有些同学又不喜欢穿校服的例子,组织了一次辩论赛,以此来讨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学生非常投入。第三,幽默的素材是生动的,课堂上让学生笑一笑,是拉回学生注意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四、思辨性原则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学生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就要学会去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在课堂上我们不要给学生提出一些过于简单、不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真问题,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能使学生通过思考真正掌握知识,更不能触动学生的情感,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我们要寻找的素材,是要让学生能够去讨论的,去进行互相的思维碰撞的,这样的问题也同时能让学生更加投入。

五、综合性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了内容包括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分析各省的中考试题,我们也可以看到,中考主要考察的是主干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2021年重庆中考B卷就出了一道题,让学生根据材料写一份乡村振新方案,要涉及文化、民族、绿色、共享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其实很容易选取到带有综合性的材料,因为社会生活是鲜活的,本身就有很多的面向,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教材知识,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中),2018(010):172.

猜你喜欢

教学素材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对思想品德教学素材的精选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