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2021-10-21潘继芬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数学思维初中数学

潘继芬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对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这也是推进初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事实上,从数学的角度而言,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就是要求着学生从掌握浅层次的数学知识到养成数学思维进行转变。而在这个过程中,怎样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成长,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应当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思维

在初中的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发育的还不成熟,正是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时期,也是学生养成良好思维的重要阶段。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涉及的内容很多,而这些数学问题想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就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能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形成相应的数学体系,并能在极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现代教学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需要培养学生能够对于数学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充分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有所成长。因此,在现代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以培养。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有利于提升學习效果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而言,其具备着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其中包含的知识点也都有比较多的变式,如果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只会让学生觉得不堪重负,很难在根源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习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首先应当从感性思维入手。对于学生来说,实践是验证理论的直接途径,通过进行实践性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学生更能进行灵活的运用,从而以数学思维展开分析和思考,把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良好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成长,能够正确掌握分析数学问题的方式,为后续解决更加困难和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到立体图形相关的知识时,如果没有实际操作过,很难理解立体图形展开后是怎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硬卡纸自己制作立体图形,从而更好的理解立体图形展开与折叠相关的内容。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数学本身具有比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数学语言不理解以及思维出现空白等现象。针对此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注重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增加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应当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和探究,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一)克服数学语言障碍

想要达到克服数学语言障碍的目的,让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就应当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语言符号、专用的名词以及相关的概念等一系列内容。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来说,这一步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像其他学科一样,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先需要了解和掌握文字和词语的意思,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现需要了解和掌握单词的意思,数学语言就相当于语文中的字词和应用中的单词,在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上,再学习数学语句的含义,进而养成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想要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方法,首先就需要了解有理数的概念,以及其加减乘除分别的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在对概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结合规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数学中,规则主要指的是几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命题形式存在,并且用命题来表达,其中包括数学公式、数学定律、数学法则、数学原理等。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规则属于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在特定规则下发生的实际案例,然后再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找到其中包含的数学规则。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相关的内容时,这时候学生对于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对于边长、角度等条件进行调整,总结出在什么样的特定条件下,三角形是全等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对于抽象规律进行总结的能力,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规则的理解程度。

(三)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解题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充分放开自己思维,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十分重要。如果学生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学会反思与总结,在题目中找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成长。例如,在学习不规则四边形相关的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解题,利用延长线去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延长线的方式,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已知条件得出结论后,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充分开放学生的思维,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解题和后续的总结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提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整体的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课程改革的推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当随之改变,不应当仅仅重视教学进度,以及自己讲给学生的知识有多少,而是更应当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学会数学知识,还能够用数学思维去进行思考,并灵活的运用,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这也是进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养成了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意义重大,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兆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基于课改的新理论运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4}(04):21-22.

[2]陈丽.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4}(02):22+21.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数学思维初中数学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