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L市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优化路径探析

2021-10-20王红

国际商务财会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优化路径绩效评价

王红

【摘要】针对L市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认知程度不统一、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评价结果质量不过硬、评价结果应用不深入等问题,文章对其传统行政思维工作模式根深蒂固、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殊性导致评价困难、权力顾忌削弱绩效评价客观公正性、组织保障和专业能力应用场景不足等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营造浓厚的绩效评价文化氛围、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拓宽多元的绩效评价渠道主体、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问题改进的优化路径,以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810.6

近年来,国家财政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上持续加大,专项资金项目内容日益丰富,规模稳步增长,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在保障职能履行和工作运转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下,拓展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维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評价问题予以深入研究,以适应行政体制深化改革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要求。

一、L市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认知程度不统一

在L市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务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不统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同职级的公务人员对同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关注点不同,不同部门科室公务人员对同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参与程度不同。从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上看,在政府要过“紧日子”的要求下,职级较高的管理层普遍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开展的必要性较为关注,关注的重点集中在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安排的影响;职级较低的公务人员则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关注度不高,对专项资金是否获批以及获批额度较为感兴趣,对专项资金后续使用不太关注。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参与程度上看,财务科(室)承担着对接当地财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是本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主要参与人,在重视程度上显著高于其他职能科室和业务科室,是参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主力军;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内部监管部门,会遵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阶段性地参与本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但不能做到常态化和主动性;相反,业务科室公务人员简单地认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徒增工作量,有被动应付的现象,即使参与也常因对评价指标理解不透而无从下手。

(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神,财政部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虽然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了制度上的规定,但这种指标设定依然是宏观性的、普适性的。当前,L市行政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设定还是沿用该办法,评价的颗粒度较粗,不能完全满足专项资金来源广、体量大、种类多、用途杂的特殊要求,缺乏个性化指标设置。行政事业单位不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偏重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然而社会效益指标存在难以量化的特点,在评价指标选定上,行政事业单位出于“政绩”的考虑,评价指标的设定也往往偏重选择显性的、易实现的、好执行的指标。

(三)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质量不过硬

从评价主体看,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等外部单位评价;二是本单位自身评价。尚缺少专业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从评价程序上看,外部单位的绩效评价一般依托绩效评价政策和评价指标开展,评价的资料依赖被评价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多的是程序上的过程性评价,审计化特征明显,主要针对专项资金合规性和绩效目标实现评价,很难对现有专项资金使用作出不利评价,加之某些专项资金用途具有保密性和敏感性,很容易形成评价盲区。单位自身的内部评价,主要依托财务科(室)工作人员开展,由于工作人员数量上的限制和专业能力上的制约,单位内部的专项资金评价一般也是“蜻蜓点水式”的简单评价,易流于形式,客观上存在自评分值虚高的情况。

(四)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深入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要应用在财政资金的预算申报上,在使用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发现资金使用问题并及时整改上效果不佳,在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奖励或惩戒相关责任人或责任单位上力度不足。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还不能做到动真碰硬,没有形成压力传导和严格约束的机制,专项资金“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高压震慑力还没有形成,政府综合绩效考核也未真正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跟踪整改还不能做到及时“回头看”,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结果和整改情况并没有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公开,整改效果显著低于预期。

二、L市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问题存在的成因分析

(一)传统行政思维工作模式根深蒂固

受传统行政思维工作模式的影响,很多公务人员尤其是年龄偏大、从业年限较长的基层公务人员,很难在思维惯式上实现突破,习惯于原有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的关注也仅在其合规性和合法性方面,对其效益和效率的评价认识较为模糊,很难掌握先进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更不善于利用绩效评价思维开展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殊性导致评价困难

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责决定了自身特殊性,不能仅从经济效益评价专项资金绩效,更要拓宽评价维度,向社会效益、公共效益延展。而社会效益和公共效益评价并不像经济效益评价那么容易量化,这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设定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某些专项资金使用的特殊性和涉密性等不宜公开,对其评价指标的设定难度会更大,导致评价困难。

(三)权力顾忌削弱绩效评价客观公正性

无论是外部评价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还是纪检监察部门,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部门关系间的权力顾忌,“一团和气”式的兄弟关系思想作祟很难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做出客观公正评价。再者,作为评价主体的外部财政部门或作为自评主体的单位内部,评价指标的选择因偏向显性的、可量化的、易操作的指标,往往导致绩效评价不客观、不过硬,甚至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四)组织保障和专业能力应用场景不足

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组织保障上看,行政事业单位对包括专项资金在内的预算资金普遍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过程、轻结果的情形,在专项资金申请上下的功夫远远多于后期的跟踪评价和结果运用,决策的科学性大打折扣。另外,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专业能力上看,承担专项资金评价职能的财务科(室)人员真正接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工作时间并不长,专业能力不足,也间接导致评价结果应用不深入。

三、L市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优化路径探析

(一)营造浓厚的绩效评价文化氛围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从产生到发展历经的时间并不长。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参与意识不强、配合程度不高、评价思路不清的现状,作为单位内部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导部门的财务科(室)要积极培育专项资金绩效观念意识,引导全员认识到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提升绩效评价专业技能,并将掌握的先进评价方法系统地传授给机关全体公务人员,营造浓厚绩效评价文化,提升绩效评价认知程度,让绩效评价深入人心。

(二)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摒弃机械地照搬照抄财政部门绩效评价指标设定的工作模式,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实情制定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专项资金运作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突出重点、拓展评价维度、提升评价效度。尤其是对不易量化的社会效益和公共效益指标,不便公开的涉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探索细化、流程化、程序化评价的可能性,杜绝指标设定上的避重就轻,以方法可行、方式可操为原则,参考同行有效的指标设定,分析研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设定的科学性,构建完善的、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拓宽多元的绩效评价渠道主体

在现有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评价的基础上,拓宽绩效评价渠道主体,实现政府内部评价为主向多元评价模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以行政事业单位自评为基础、人大监督为主导、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协同把关、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为重点的多元评价模式。同时,鼓励社会公众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监督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增强社会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政策、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提升社会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四)推动深度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开展目的不是追求短期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是长期社会效益。这就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更应该放在提高专项资金效能的具体行为方面,遵循绩效评价提升逻辑,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财政资金安排相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不仅要作为下年度或者下一次专项资金预算安排的有效依据,更要严格执行问责机制,对评价结果不佳的部门和负责人进行追责,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門及其内部人员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自觉性,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结果以评促管的作用。

四、结束语

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尚未有国家层面的、统一规范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各省市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关注的重点聚焦在专项资金争取和使用的合规性上,相对忽视对其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的评价。鉴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现有文献研究对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多是从外部视角开展,本文在结合工作实务的基础上,从内部视角对L市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问题改进的优化路径,进一步补充了现有研究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0〕10 号)[S].2020-2-25.

[2]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市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办法(试行)》的通知[S].2020-06-08.

[3]付妍.县级公安机关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以F省县级公安局为例[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

[4]蔡诗琪.广东省G市公安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5]郭宇萌.B市城市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

[6]王泽旭.对警务督察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的探讨[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01):69-73.

[7]杨涛.铁路公安机关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财务与会计,2019,(08):82-84.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优化路径绩效评价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对策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