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管异质性、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

2021-10-20刘琳曹瑞王金凤

国际商务财会 2021年1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

刘琳 曹瑞 王金凤

【摘要】文章以2008——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實证检验了CEO/CFO过度自信各自对成本粘性的作用以及两者对成本粘性不同的影响程度,并深入分析了CEO/ 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CEO/CFO会过高估计对成本的控制力及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导致CEO过度自信和CFO过度自信都与成本粘性显著负相关,但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负向影响大于CE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负向影响,过度自信的CFO可以有效地限制过度自信的CEO对成本决策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量是CEO/CFO过度自信影响成本粘性的中介变量。该研究深化了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CEO/CFO过度自信;成本粘性;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C912.6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直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经费绩效评价研究”(EFA18045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及效应分析——基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经验证据”(17YJC630057);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项目(201906885004)。

一、引言

成本管理是公司金融的研究热点,管理者在成本管理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理论假设管理者是理性的,但Weinstein(1980)[1]和Alicke(1985)[2]指出,人最常见的心理特征是过度自信,且管理者更容易表现出这种心理。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很可能导致成本粘性产生。Langer(1975)[3]、Wolosin等(1973)[4]认为过度自信是一种心理偏差,会使人高估自身成功的概率。过度自信的人通常会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过高估计,过于高估自身的能力、控制力以及成功的可能性;过高定位,大多数人认为自身的水平比其他人更高;过高精确,研究表明人们自信自己对实际情况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Miller等 1975[5];Weinstein 1980[1];Alicke 1985[2];梁上坤 2015[6])。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有些学者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更高的成本费用粘性(Chen等 2013[7];Kuang等 2015[8];韩静等2016[9];梁上坤 2015[6];张泽南2016[10]),但刘嫦等(2014)[11]指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自己对成本的控制能力以及未来和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同时为了避免企业业绩下滑,管理者在收入下降时更愿意削减费用,进而使得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费用粘性负相关。由此可知,学术界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并未得出一致结论。且已有文献只是笼统的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并没有深入分析不同职位管理者(如CEO/ 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忽视了CFO在成本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并没有学者从自由现金流量角度研究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机理。

Schumpeter(2016)[12]指出股东价值变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和金融危机使得企业发现CFO权力和重要性不断增长。Chen等(2018)[13]认为虽然证明CFO的特征能对财务报告产生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Feng等2011[14];Jiang等 2010[15];Demerjian等 2012[16]),但较少学者研究CFO特征对营运决策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成本费用粘性探讨CEO过度自信和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管理决策的影响,首先检验CEO/CFO过度自信单独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接着检验CEO/CFO过度自信共同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成本粘性”是Anderson 等(2003)[17]首次提出的,指成本对收入变化的非对称反应,即收入下降时成本减少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时成本增加的幅度。此后学者大多都通过复制Anderson等(2003)[17]模型研究成本粘性的存在性、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

本文构建CEO/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的关系模型,对CEO/CFO过度自信和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有过度自信的CEO/CFO的公司的成本粘性更低,即CEO/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负相关。Aggarwal和Samwick(2003)[18]研究发现CEO和CFO在成本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常协同决策。Cheng(2010)[19]认为CEO通常比CFO更加过度自信,因而在做重要的营运决策时,更自信的CEO与更保守的CFO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为了研究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不同影响程度,本文在模型中同时加入CEO/CFO过度自信变量,再进行固定效应回归检验,结果表明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负向影响大于CE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负向影响,CFO过度自信能够有效地约束CEO过度自信。

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证明CFO特征在公司营运决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增加了会计方面的研究,本文还探讨了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不同影响程度,进一步指出CFO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行为的影响更大,CFO过度自信能够对CEO过度自信产生有效约束,弥补了已有文献的不足,未来的研究在探讨CEO特征时可以考虑和其他高管的特征相联合。其次,本文揭示了自由现金流量是CEO/CFO过度自信影响成本粘性的一个中介变量,拓展了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此外,本文研究发现管理者特征是影响成本粘性的重要因素,增加了关于成本行为和成本管理方面的文献。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司董事会成员招聘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表明CFO过度自信能够限制CEO过度自信,因此,公司可以考虑雇佣性格互补的CEO和CFO,这样能够做出更正确的成本管理决策,促进成本效率提高。

二、文献回顾

传统的成本会计假设成本与活动成比例变化(Malik,2012)[20],即业务量增加或减少相同幅度时,成本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也应是相同的。但有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成本和业务量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成本与业务量不成正比,业务量变动方向会影响成本的变动(Noreen和Soderstrom 1994[21];Noreen和Soderstrom 1997[22])。Anderson等(2003)[17]把SG&A成本对销售收入增减变化的不对称反应定义为“成本粘性”。此后,国内外学者通过复制Anderson等(2003)[17]的模型研究成本粘性的存在性问题。Weidenmier和Subramanian(2016)[23]通过行业数据比较,发现制造业成本粘性最大,而商品推销成本粘性最小;Calleja等(2006)[24]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数据,发现法德两国企业的成本比英美国家企业的成本更具粘性;Banker和Byzalov(2014)[25]研究发现,不对称的成本行为是一种普遍的全球现象。孙铮和刘浩(2004)[26]、江伟等 (2015)[27]研究发现,成本粘性在中国企业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刘武(2006)[28]认为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存在差异;陈灿平(2008)[29]认为我国不同地区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不同。

关于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文献较为丰富。从国外研究来看,有的学者认为公司资产强度、员工强度等公司具体特征是成本具有粘性的重要动因(Anderson等 2003[17])。有的学者认为公司治理因素会导致公司成本产生粘性,例如,Chen等(2012)[30]研究发现代理问题与公司成本粘性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公司治理薄弱的情况下更显著;Habib和Hasan(2019)[31]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持续投资价值创造活动,但收入下降时,这些投资涉及较大的调整成本,从而导致成本粘性。有的学者研究发现外部环境是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Lee等(2016)[32]通过对1989——2012年期间56个国家的大型选举小组分析,发现因选举产生的政治不确定性会影响成本粘性,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选举年控制了公司和国家层面的决定因素后,成本粘性比非选举年更大;Li和Zheng(2017)[33]研究发现公司为了保持其在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进行资源分配,该行为使得成本粘性大大加强,还发现与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相比,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的竞争与成本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Dai等(2017)[34]研究发现信用违约互换的启动与企业成本粘性下降相关。Chen等(2013)[7]、Kuang等(2015)[8]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其对未来的需求预期过度乐观,从而增加成本粘性。

从国内研究来看,江伟等(2017)[35]研究发现企业成本粘性与客户集中度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成本粘性随着客户集中度的上升先减弱后增强,但这种关系只有民营企业存在,对国有企业没有影响。于浩洋等(2017)[36]从供应商角度解释成本粘性动因,结果表明供应商集中程度能够减弱成本粘性,但较大的供应商波动程度会使成本粘性增大;好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这种增大作用。杨澄(2018)[37]认为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企业短期实施差异化战略,成本粘性会显著增加,反之则成本粘性显著降低,此外,扶持性产业政策可以正向调节差异化战略与成本粘性的关系。南晓莉,张敏(2018)[38]发现政府补助也能显著增强成本粘性。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增强成本粘性(韩静等 2016[9];梁上坤 2015[6];张泽南 2016[10]),但刘嫦等(2014)[11]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负相关,且绩效考核使这种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针对成本粘性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由于成本管理会计研究数据收集比较困难,所以成本粘性相关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且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虽然有部分学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并未得出一致结论,而且现有的文献并未区分不同职位管理者过度自信,例如CEO/CFO,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也从自由现金流量角度探讨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机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CEO/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的关系,深化成本粘性的心理学动因研究和影响机理研究。

三、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机理

(一)CEO/CFO过度自信与自由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收益低但流动性极高,是企业的“血液”,与企业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过度自信是心理学范畴的专业术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高估投资收益、低估投资风险(Landier和Thesmar 2009)[39],且会过高评价自己的能力(Moore和Healy 2008)[40]。Malmendier(2011)[41]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公司证券价格低是因为市场低估了公司价值,他们认为自己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远大于市场评估的价值,因而不愿意增发证券,而倾向于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最便宜的融资方式,因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愿意持有更多的自由现金流量。何红渠和赵添喆(2017)[42]指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自己的决策能力和投资水平高于实际水平,无法准确预测投资收益和风险,进而导致过度投资。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积极地进行并购并更偏好用现金支付对价(邓路等 2016)[43],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保留充裕的自由现金流进行大规模投资和并购。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控制其他因素后,CEO/CFO过度自信與自由现金流量正相关。

(二)自由现金流量与成本粘性

Jensen(1986)[44]在委托代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设,并将“公司现金在支付所有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计划后剩余的现金量”定义为自由现金流。王明虎和席彦群(2011)[45]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是费用粘性产生的前提条件,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自由现金流量对其产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企业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直接与薪酬和职业晋升挂钩,当收入下降时,管理层为了完成绩效指标可能会调节成本实现盈余最大化。2001年EVA概念被引入我国,此后EVA绩效考核逐渐在企业间推行。在计算EVA时,资本成本包含了债务和权益资本成本,使得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也具有了成本,这种情况下,当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足时,管理者在使用时也会更加谨慎。为了达到绩效目标,当收入下降时,管理者会理性的选择减少成本费用支出以提高企业的业绩。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控制其他因素后,自由现金流量与成本粘性负相关。

(三)CEO/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人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而人的判断和决策会出现偏差,过度自信是一种最常见的特征。Alicke(1995)[2]指出,过度自信会导致“好于平均”效应,即人们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平均水平更高,且过度自信的人会认为成功是因为自身的能力高,失败则是由于运气差。刘嫦等(2014)[11]认为过度自信会产生“好于平均”效应和“校准误差”效应。一般而言,这两种效应都将导致成本粘性的增加。然而,结合我国的现实制度环境,尤其是管理者绩效考核制度考虑,过度自信反而会降低成本粘性。当销售量下滑时,“好于平均”效应使管理者过高估计对成本的控制力以及未来和供应商谈判的能力,导致其估计的调整成本比重置成本更低,以及为了避免收入下降带来的盈余减少,管理者会选择减少资源投入,削减不必要的支出,进而使得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Aggarwal和Samwick (2003)[18]指出CEO和CFO在成本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会共同做出决策。Cheng(2010)[19]研究发现,CEO比CFO过度自信程度更大,因此,更自信的CEO与不那么自信的CFO在做出重要营运决策时关系比较紧张。Chen等(2018)[13]探讨了CEO过度自信与CFO过度自信共同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比CE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更大,CFO对成本管理的非过度自信可以有效约束CEO过度自信,CFO在成本管理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综上,本文提出了以下两个假设:

H3a:控制其他因素后,CEO/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负相关。

H3b:控制其他因素后,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负向影响大于CE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负向影响。

(四)CEO/CFO过度自信通过自由现金流量影响成本粘性

CEO/CFO过度自信会对成本粘性产生影响,CEO/CFO过度自信对自由现金流量产生影响,而自由现金流量又会导致成本粘性,即CEO/CFO过度自信会通过自由现金流量对成本粘性产生影响,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可知,自由现金流量是一个中介变量,在CEO/CFO过度自信于成本粘性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

H4a:CEO/CFO过度自信通过影响自由现金流量,进而影响成本粘性,即自由现金流量是CEO/CFO过度自信影响成本粘性的中介变量。

H4b:自由现金流量对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不同影响程度产生影响。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将2008—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除了GDP增长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其他所有样本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并按照以下标准对样本公司进行了筛选:①剔除金融保险公司样本;②剔除营业成本小于零的公司样本;③剔除样本区间内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经过以上标准的筛选,最终得到13 458个样本观测值。

(二)变量度量

1.成本粘性

其中,OCi,t表示第i家公司第t年的营业成本,Salesi,t表示第i家公司第t年的营业收入,Ddi,t表示虚拟变量,如果第t年营业收入小于第t-1年,则取值为1,如果第t年收入大于第t-1年,则取值为0。

α1衡量的是营业成本对营业收入增加的变化情况,即:营业收入增长1%,营业成本增长的百分比,因为营业收入下降时Ddi,t等于0,所以(α1+α2)衡量的是营业成本对营业收入下降的变化情况,即营业收入下降1%,营业成本下降的百分比。如果α1>0,α2<0,且都显著,则表明成本具有粘性,这表明营业收入下降时营业成本下降的百分比小于营业收入同比例增长时营业成本增加的百分比。

2.管理者过度自信

本文借鉴陈艳等(2017)[47]和曾爱民等(2017)[48]的相关研究, 利用 CEO/CFO 个人特质的方法来度量CEO/CFO的过度自信程度。本文关注的CEO/CFO个人特质包括:①性别(Gender)。Byrnes等(1999)[49]认为虽然男性和女性都表现出过度自信,但女性比男性更谨慎、保守。因此,当CEO/CFO是男性时,Gender取值为1,否则为0。②年龄(Age)。余明桂等(2013)[50]指出,CEO/CFO年龄越大越厌恶风险,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对自己有准确的认知,过度自信的程度偏低。因此,如果CEO/CFO年龄小于样本中位数,Age取值为1,否则为0。③学历(Degree):Schrand和Zechman(2012)[51]認为CEO/CFO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过度自信的倾向越强。因此,如果CEO/CFO是硕士或者拥有更高的学历,Degree取值为1,否则为0。④职业背景(Background)。伊闽南和陈国辉(2018)[52]指出具有财务金融职业经历的CEO/CFO,能更全面和透彻的理解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所以更可能表现出较少的过度自信。因此,如果CEO/CFO没有财务金融的职业背景,Background取值为1,否则为0。⑤从政经历(Political)。伊闽南和陈国辉(2018)[52]认为如果CEO/CFO曾担任过政府官员,那么CEO/CFO的过度自信程度会增加。因此,如果CEO/CFO具有从政经历,Political取值为1,否则为0。本文用以上五个指标的算术平均值来度量过度自信。

3.自由现金流量

利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自由现金流量。Chen等(2012)[30]表明,如果自由现金流量较多,管理者在需求增加时会过度投资;需求减少时会推迟削减成本,这会增加成本粘性。

4.控制变量

依据Anderson等(2003)[17]、Chen等(2012)[30]、刘嫦等(2014)[11]及韩岚岚和马元驹(2017)的研究,本文选取以下控制变量:①管理者自利动机(TAT),总资产周转率。②员工密集度(EI),员工人数的自然对数,Anderson等(2003)[17]指出,员工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是调整成本的代理变量,两者都会加大成本粘性程度;③资本密集度(AI),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之和与营业收入的比值;④连续两年收入下降(SucD),该变量是虚拟变量,若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下降则取值为1,否则为0;⑤经济增长(GdpG),当年全国GDP增速;⑥两职合一(Dual),虚拟变量,当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同一人时,取值为1,否则为0;⑦董事会规模(Boardsize),董事会人数的自然对数;⑧总资产净利率(Rota),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⑨公司规模(Size),总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值;⑩公司成长性(Growth),营业收入增长率。

本文的主要研究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设定

五、檢验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是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中可知,营业成本变化( LnOC)的平均值是0.158,标准差是0.350,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3.894和5.585,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营业成本变化存在差异。营业收入变化( LnSales)的平均值为0.146,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4.157和6.719。CEO/CFO过度自信(CEO/CFO_OC)的平均值分别是0.499和0.121,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0和1。关于控制变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FCF)的平均值是0.040,管理者自利动机(TAT)是0.667,员工密集度(EI)是7.573,资本密集度(AI)是2.933,连续两年收入下降(SucD)是0.114,经济增长(GdpG)是0.078,两职合一(Dual)是0.273,董事会规模(Boardsize)是2.144,总资产净利率(Rota)是0.043,公司规模(Size)是21.940,公司成长性(Growth)是0.504。

(二)CEO/CFO过度自信与自由现金流量

表3展示了CEO/CFO过度自信对自由现金流量影响的回归结果。表3第(1)列报告了ABJ模型的回归结果,验证成本粘性是普遍存在的。从表3第(1)列可知, LnSalesi,t×Ddi,t的回归系数为-0.074(t值为-7.525),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这与现有文献的结论一致。其次,本文进一步检验CEO/CFO过度自信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影响。表3第(2)、(3)列分别是CEO过度自信和CFO过度自信对自由现金流量影响的回归结果。从表3可知,CEO_OCi,t的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为0.003,t值为2.209);CFO_OCi,t的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为0.006,t值为2.533),这表明CEO/CFO过度自信都会增加持有自由现金流,即控制其他因素后,CEO/CFO过度自信都与自由现金流量显著正相关。该回归结果与我们的预测一致,假设1得到验证。

(三)自由现金流量与成本粘性及CEO/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

表4第(1)列展示了自由现金流量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知, LnSalesi,t×Ddi,t×FCFi,t的系数为0.650(t值为12.153),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随着管理者自由现金流量持有量的增加,成本粘性降低,这与预测一致,假设2得到验证。表4第(2)、(3)列展示了CEO过度自信和CFO过度自信各自对成本粘性的影响。 LnSalesi,t×Ddi,t×CEO_OCi,t系数为0.030(t值为1.715),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LnSalesi,t×Ddi,t×CFO_OCi,t系数为0.149(t值为5.180),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表明CEO/CFO过度自信都与成本粘性显著负相关,假设3a得到验证。表4第(4)列展示了CEO过度自信和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不同影响程度。 LnSalesi,t×Ddi,t×CEO_OCi,t系数为0.033(t值为1.872),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LnSalesi,t×Ddi,t×CFO_OCi,t系数为0.168(t值为5.779),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大于CE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假设3b得到验证。

(四)CEO/CFO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量与成本粘性

表5展示了自由现金流量对CEO/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的中介作用的回归结果。从表5第(1)列可知,在模型中加入自由现金流量变量后, LnSalesi,t×Ddi,t×CEO_OCi,t系数为0.023(t值为1.320),但不显著,表明自由现金流量在CE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从表5第(2)列可知,在模型中加入自由现金流量变量后, LnSalesi,t×Ddi,t×CFO_ OCi,t系数为0.143(t值为5.003),仍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但系数相较于表4(0.149)有所降低,表明自由现金流量在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以上分析表明CEO/CFO过度自信通过自由现金流量对成本粘性产生影响,假设4a得到验证。从表5第(3)列可知,在模型中加入自由现金流量变量后,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仍大于CE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 LnSalesi,t×Ddi,t×CEO_ OCi,t系数为0.019(t值为1.094),与表4相比变得不显著, LnSalesi,t×Ddi,t×CFO_OCi,t系数为0.151(t值为5.233),仍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但系数降低。这表明自由现金流量对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不同影响程度产生影响。

六、稳健性检验

销售管理费用(SGA)是研究成本粘性的一种常用度量方式。表6展示了利用SGA费用度量成本粘性的回归结果。第(1)列是自由现金流量对SGA成本粘性影响的结果,从表中可知,自由现金流量与成本粘性显著负相关( LnSalesi,t×Ddi,t×FCFi,t系数为0.244,t值为3.082)。第(2)列是CEO/CFO过度自信各自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知,CEO/CFO过度自信都显著负向影响成本粘性( LnSalesi,t×Ddi,t×CEO_OCi,t的系数为0.034,t值为1.993; LnSalesi,t×Ddi,t×CFO_OCi,t的系数为0.075,t值为1.766)。第(3)列是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不同影响程度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知,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大于CE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 LnSalesi,t×Ddi,t×CEO_OCi,t的系数为0.035,t值为1.360; LnSalesi,t×Ddi,t×CFO_OCi,t的系数为0.084,t值为1.968)。以上分析与上文的结果一致,假设2和假设3a/3b得到验证,证明结果是稳健的。

表7展示了在表6基础上加入自由现金流量的回归结果。从第(1)列可知, LnSalesi,t×Ddi,t×CEO_OCi,t的系数为0.027(t值为1.059),但相较于表6变得不显著,说明自由现金流量在CE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从第(2)列可知, LnSalesi,t×Ddi,t×CFO_OCi,t的系数为0.072(t值为1.714),虽仍在10%的置信水平显著,但相较于表6(0.075)有所减弱,说明自由现金流量在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从第(3)列可知,在模型中加入自由现金流量变量后,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仍大于CE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 LnSalesi,t×Ddi,t×CEO_OCi,t系数为0.026(t值为0.994),与表6相比有所降低, LnSalesi,t×Ddi,t×CFO_OCi,t系数为0.074(t值为1.730),仍在10%置信水平上显著,但系数降低,说明自由现金流量对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不同影响程度产生影响。以上分析与上文的检验结果一致,假设4a/4b得到验证,表明本文结果是稳健的。

七、研究结论

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但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如何影响公司成本行为研究较为薄弱,且未得出一致结论,且已有文献并未区分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行为的不同影响。此外,大量的实证结果表明CFO在成本管理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以我国沪深两市2008—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CEO/CFO过度自信都能降低成本粘性,即CEO/CFO过度自信都与成本粘性显著负相关;然而,当CEO/CFO过度自信同时存在时,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负向影响大于CEO過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表明CFO过度自信能有效约束CEO过度自信。并深入分析了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机理,发现自由现金流量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本文研究发现CFO过度自信在成本管理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了会计方面的研究文献,进一步研究发现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CFO过度自信能约束CEO过度自信,加强了成本粘性心理动因方面的研究深度,未来还可以结合其他高管特征研究CEO特征的影响;其次,本文研究发现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的负向影响,也丰富了成本行为和成本管理方面的文献;此外,本文还发现自由现金流量在CEO/CFO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负向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拓展了CEO/CFO过度自信对成本粘性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最后,本文研究对于公司招聘高管成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CEO和CFO性格互补能够做出更有效的成本管理决策,提高成本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WEINSTEIN D N. Unrealistic optimism about future life event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0, 39(5):806-820.

[2]AlLICKE M D. Global self-evaluation as determined by the desir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of trait adjective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5, 49(6):1621-1630.

[3]LANGER E J.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75, 32(2):311-328.

[4]WOLOSIN R J, ShERMAN S J, TILL A. Effects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n responsibility attribution after success and failur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73, 9(3):0-235.

[5]MILLER D T, ROSS M. Self-serving biases in the attribution of causality: Fact or fiction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5, 82(2):213-225.

[6]梁上坤. 管理者過度自信、债务约束与成本粘性[J].南开管理评论, 2015, 18(03):122-131.

[7]CHEN C X, GORES T, NASEV J.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cost stickiness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3,Working Paper.

[8]KUANG Y F, MOHAN A, Qin B. 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st stickiness [J]. Management Control & Accounting(2), 2015: 26-32.

[9]韩静, 吴晓茹, 王娅婷. 产品市场竞争、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J]. 财会通讯, 2016 (6): 15.

[10]张泽南. 政治关联、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2016, 212(10): 67-75.

[11]刘嫦, 杨兴全, 李立新. 绩效考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费用粘性[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4(3):78-87.

[12]SCHUMPETER. The imperial CFO. The Economist, 2016.

[13]CHEN C X, GORES T, NASEV J, and et al. CEOs versus CFOs: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cost behavior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8.

[14]FENG M, GE W, LUO S, and et al. Why do CFOs become involved in material accounting manipulation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1, 51(1-2): 21-36.

[15]JIANG J X K, PETRONI R, and WANG I Y. CFOs and CEOs: Who have the most influence on earnings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0, 96(3): 513-526.

[16]DEMERJIAN P R, LEV B, LEWIS M F, and et al. Managerial ability and earnings quality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2, 88(2): 463-498.

[17]ANDERSON M, BANKER R D, JANAKIRAMAN S. Are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 41 (1): 47-64.

[18]AGGARWAL R K, SAMWICK A A. Performance incentives within firms: The effect of managerial responsibility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3, 58(4): 1613-1650.

[19]CHENG L. The tension between an optimistic CEO and a conservative CFO, 2010.

https://larrycheng.com/2010/03/12/the-tensionbetween-an-optimistic-ceo-and-a-conservative-cfo/

[20]MALIK M.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cost stickiness literature [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2,1–41.

[21]NOREEN E, SODERSTROM N. Are overhead costs strictly proportional to activity : Evidence from hospital department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4, 17(1-2): 255-278.

[22]NOREEN E, SODERSTROM N. The Accuracy of proportional cost models: Evidence from hospital service departments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997, 2(1): 89-114.

[23]WEIDENMIER M L, SUAMANIAM C. Additional evidence on the sticky behavior of costs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6,26:275-305.

[24]CALLEJA K, STELIAROS M, and THOMAS D C. A note on cost stickiness: Som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J].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6, 17(2):127-140.

[25]BANKER R D, BYZALOY D. Asymmetric cost behavior[J]. 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14, 26(2): 43–79.

[26]孙铮,刘浩. 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 2004,(12): 26-34.

[27]江伟,胡玉明,曾业勤. 融资约束与企业成本粘性——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15,(10): 133-147.

[28]刘武. 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2): 105-112.

[29]陈灿平. 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区经济生态差异视角[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 29,(6): 92-95.

[30]CHEN C X, LU H, SOUGIANNIS T. The agency problem,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asymmetrical behavior of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29: 252–282.

[31]HABIB A, HASAN M 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st stickiness [J]. Business & Society, 2019, 58(3): 453-492.

[32]LEE W J, PITTMAN J, and SAFFAR W. Political uncertainty and cost stickiness: Evidence from national elections around the world [J].2016. Working Paper,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srn. com/abstract=2596506,http://dx.doi.org/10.2139/ ssrn.2596506.

[33]LI W L, ZHENG K.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cost stickiness [J].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17, 49(2): 283-313.

[34]DAI J, HUANG R, YAN Y. Credit default swaps and cost management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7.

[35]江伟,底璐璐,姚文韬. 客户集中度与企业成本粘性——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 2017,(09): 192-206.

[36] 于浩洋,王满,黄波. 内部控制质量、供应商关系与成本粘性[J]. 管理科学,2017,30(03): 122-135.

[37]杨澄. 差异化战略、产业政策与成本粘性[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02): 72-83.

[38]南晓莉,张敏. 政府补助是否强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本粘性 [J]. 财经研究,2018,44(08):114-127.

[39]LANDIER A, THESMAR D.Financial contracting with optimistic entrepreneurs.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22(1):117-150.

[40]MOORE D,HEALYP J.The trouble with overconfid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2008,115(2):502-517.

[41]MALMENDIER U, TATE G, YAN J. Overconfidence and early-life experiences: the effect of managerial traits on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i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11,66 (5) :1687-1733.

[42]何红渠, 赵添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方金融,2017,(12):42-51.

[43]邓路,徐睿阳,谷宇,等. 管理者过度自信、海外收购及其经济后果:基于“兖州煤业”的案例研究.管理评论,2016,28(11):252-263.

[44]JENDEN M 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23-329.

[45]王明虎, 席彦群.产权治理、自由现金流量和企业费用粘性[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09):68-73+89.

[46]BANKER R D, BYZALOY D, CHEN L. Employment protection legislation, adjustment costs and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cost behavior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3, 55: 111–127.

[47]陳艳, 樊星, 程媛. CEO权力强度、过度自信与财务报告舞弊[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7,(10):80-91.

[48]曾爱民, 林雯, 魏志华. CEO过度自信、权力配置与股价崩盘风险[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08): 77-92.

[49]BYRNES J P, D C MILLER, W D SCHAFER. Gender differences in risk taking: A meta-analysis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125,(3):367-383.

[50]余明桂, 李文贵, 潘红波.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J]. 金融研究, 2013,(1):149-163.

[51]SCHRAND C M, S LC ZECHMAN. Executive overconfidence and the slippery slope to financial misreporting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2, 53(1-2): 311-329.

[52]伊闽南,陈国辉.CEO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盈余预测质量[J].改革, 2018,(08):149-159.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分析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基于企业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