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策略探究

2021-10-20夏慧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夏慧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高中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对促进其高效学习历史知识以及培养历史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21)28-0070-02

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处于基础地位。加强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真正实现从“背历史”到“学历史”的转变。那么具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呢?本文结合几个具体的课例,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具体策略。

一、初探:利用时间轴和地图,有效结合时空

直观的历史地图和时间轴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必不可少的材料。时间轴能将历史从孤立的“点”变成前后连贯的“线”,而地图则能在点与线之间形成当时的“面”,并构造出多维的“体”,从而摆脱历史学习的杂乱性与无序性,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众所周知,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都具有跨时空性,它能从一个领域跨越到另一个领域,进而对一个国家和社会产生各种影响,如一场战争的爆发、一个思潮的萌发等等。教材中涉及的东西方历史往往都具有联系性,大部分学生对中国史的时间脉络往往清晰明确,但联系到同一时期的世界史时,则容易出现思维混乱,不能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进行审视对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课堂上,合理应用时间轴。如在复习“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时,就可以利用时间坐标轴。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下半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阶段,在教学中利用时间轴能够很好地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集中到一起,直观定位到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的时间阶段。教师也可以针对这一专题请学生绘制出关于“中国近代化之路”的历史发展时间轴。学生能够从这样直观的时间轴里找到中西方历史发展变化的方向:中国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而西方是从“文化”(文艺复兴)到“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再到“器物”(工业革命)。在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何中西方的近代化之路为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引导学生思考两者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利用历史地图可升华教学主题。历史地图中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向我们展现历史上人们活动的时空情况及其特征,是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绝佳材料。如在讲授《两次鸦片战争》时,教师先在课堂导入环节呈现了《坤舆万国全图》并简单介绍了其来源,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中英两国在地图上的位置,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何爆发了这场战争?一个旧王朝与一个新国家的对决能否避免?历史又何以至此?通过问题进行课堂预热,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知到两个国家虽文明程度相差甚远且距离遥远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开始寻找鸦片战争爆发的种种原因,从而有效导入新课。

时间轴和地图都是比较直观的表达方式。通过时间轴确立的“时”与地图展现的“空”,能够形象地在学生脑海中初步构筑起时空联系的桥梁,使得历史学习不再拘泥于文字间的斡旋。

二、习得:借助多维图表,把握时代特征

我们既可以通过构建大事年表,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罗列,让学生把握好历史事件的时代特征,也可以使用多维的历史图表来对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促使学生深入掌握相关历史发展趋势。笔者在教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中《顺呼世界之潮流》一课时就使用了类似的处理方法。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笔者以1840年至1919年这个时间段为纵向依托,又结合中西方政治上的表现、经济上的成就以及文化上的特点进行了横向对比。

相关的多维图表,可以是地图和表格的综合。如在讲授《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教师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在空间上定位,使学生宏观感受中英两国的距离以及当时世界的局势。同时,引入1840年前后在中国与英国发生的大事,引导学生对比、感受当时中英两国的差距,并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场战争有没有可能避免?”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两种文明的碰撞是必然的”这一结论,进而深化了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理解。

总之,通过多维图表的构建,能够使学生在时与空的架构中很好地将时空观念落实。

三、深化:结合历史与现实,建构思维体系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与现实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两者存在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这一方面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的辩证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分析历史人物时能够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过分地苛责古人。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历史,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把握历史,真正认清历史的本质与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例如,在讲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众所周知,希腊的民主政治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的代议制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借鉴了古希腊民主政治中的元素。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两则材料: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大选期间,美国公民积极参与投票的情景;材料二则反映了中国“两会”召开期间,中国人民积极关注“两会”的情景。通过阅读现实材料,学生在现代的政治制度中找到了过去的影子。另外,笔者还让学生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西方现代的民主制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如其是原始的、直接的民主,其将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民主范围之外,其效率低下,等等。

因此,把当下的政治、文化等确切的事件与先前相关的史实整合起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展是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而不断继承、改良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至关重要。

四、落实:走出课本与课堂,触摸历史温度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在细化后将其落到实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课本,寻找身边的历史元素,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学科形成浓厚的兴趣。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寻找隐藏在生活中的一些历史元素,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实地考察。

例如教师在假期给学生布置一个开放式历史作业:以“我身边的历史”为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写一篇相应的小论文。一位学生通过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各个版本的纸币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票据,理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脉络,同时提升了家国情怀,培养了时空观念。还有一位学生参观了本地的淮海英雄纪念馆,并在图书馆的地方志史书上找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连云港海州的抗战图片和战斗的记载,后来他在论文中写道:“第一次觉得历史事件并不遥远,它跨过了岁月的长河,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家国认同感得到了增强,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从多个维度、多种路径渗透时空观念,为高中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提供巨大的助力。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