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效果

2021-10-20孙海中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四肢支架骨折

孙海中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2)

作为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多伴随严重多发伤,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骨骼组织创伤,伤情严重,进展速度快,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生理内环境紊乱,临床上表现为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以及酸性中毒等,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方式不当,将会降低机体功能,导致病情加重,直接威胁患者生命[1]。以往临床多采用简单内固定处理,尽管能够起到一定的骨折修复作用,促进骨折愈合,但用时长,出血量多,并发症多,效果不甚理想。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急救理念的更新发展,外固定支架设备被用于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治疗中,其采取损伤控制性方案,实施分期治疗,操作简单,有利于稳定骨折部位[2],便于复苏治疗,为探讨其临床有效性,纳入92例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患者,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4~78岁,平均(47.53±5.09)岁;交通事故伤19例,摔伤8例,击打伤9例,高空坠落伤6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3~76岁,平均(47.63±5.02)岁;交通事故伤18例,摔伤8例,击打伤8例,高空坠落伤7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选取标准:①经X线诊断、CT检查确诊为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3];②成年人,沟通顺畅。(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损害;②精神病史或神志不清;③癌症;④配合度差,拒绝沟通;⑤合并全身性感染性疾病;⑥伴随免疫系统或血液检查异常;⑦妊娠妇女;⑧对手术不耐受或存在禁忌。

1.3 手术方法

1.3.1对照组 治疗方法为内固定术。评估患者骨折创伤严重程度及部位,并采用石膏及支具进行对应处理,配合持续骨牵引治疗。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并进行消毒、止血,采用碘伏溶液适当浸泡创伤部位,以15~30 min为宜。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应结合骨折类型及范围合理选择,可以选择的材料包括钢丝、螺钉以及克氏针等。完成内固定后,缝合切口。

1.3.2观察组 接受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患者入院后24 h内送往抢救室进行急救处理,并采用单臂支架临时给予外固定。预定置钉需要避开重要血管及神经组织,经皮将5 mm Schantz钉置入骨折远近端,为二期更换内固定做准备,尽可能避免二期内固定可能涉及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2枚钉要间隔1 cm,固定支架要与肢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旋转畸形进行纠正,防止影响二期手术复位。针对病情严重者应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实施外固定,稳定骨折,20 min内完成手术。采用碘伏棉签对外固定支架穿钉位置进行消毒、清洗,每日1次。抬高患肢,以长效抗菌材料喷洒,预防感染。患者病情稳定、可耐受长时间手术及麻醉后,接受确定性内固定治疗,术前对骨折分型、软组织损伤程度等进行评估,掌握患者全身状况,结合实际选择内固定物,可选择的材料为动力加压钢板、LISS钢板及髓内钉等。

1.4 观察指标(1)术后恢复指标。包括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评分。VAS评分用于对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伴随轻微疼痛,可耐受;4~6分表示疼痛影响睡眠,但能忍受;7~10分表示剧烈疼痛,需临床治疗。(2)恢复效果。术后恢复效果评估标准参照文献[5],优例数与良例数之和在总例数中的占比为优良率。(3)并发症。包括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关节功能障碍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指标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2.2 恢复效果观察组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效果比较(n,%)

2.3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3 讨论

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其发生率逐年升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发生率高达11.5/100 000,由于该骨折多由机械损伤及高空坠落等所致,患者多伴随严重多发伤,伤情较为严重,若处理不当,轻者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畸形;重者会诱发脂肪栓塞死亡[6],对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急救处理及治疗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重点话题。手术是临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常见方案,以往多为内固定方式,但该治疗方法耗时长、出血量多,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致残率,预后不佳。

外固定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其符合损害控制骨科理念,在复杂创伤救治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传统内固定相比,外固定治疗长管骨骨折优势如下:(1)患者创伤早期病情不稳定,对长时间手术不耐受,此时进行简单固定处理,能够稳定伤情,实现对出血的良好控制,有利于后续更进一步治疗;(2)外固定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性、可行性强,能够防止对受损软组织的再次损害,维持软组织血供,在预防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有利于软组织修复;(3)能够加快骨折轴线及长度恢复,为二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4)外固定治疗固定效果好,有利于缓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的同时,便于对患者进行搬动、护理相关操作[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体现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优越性。延迟实施外固定支架术会增加感染风险,容易导致脂肪栓塞、肺部炎症的发生,但患者创伤早期合并严重多发伤,对手术耐受性不佳,此时行确定性手术内固定不仅会导致术中复苏容量增加,而且会引起术中低血压、低氧血症,手术风险高,对患者术后复苏不利。本研究采用分期治疗方案,早期先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外固定支架处理,创伤小,用时短,能够使得骨折相对稳定,便于机体与软组织修复。待各项指标稳定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确定性外固定手术方案,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风险[8]。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现了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但基于研究时间及现有条件的限制,收集样本量较少,有待进一步大规模研究,且观察指标不够全面,今后临床研究应增加随访指标,从更多方面探讨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优势及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将外固定支架分期应用于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治疗,与内固定相比优势更突出,并发症少,在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方面作用显著,效果可靠。

猜你喜欢

四肢支架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跟踪导练(四)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