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2021-10-19孙英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教学应用教学实践

孙英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课程标准在不断变化,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数学学科关于解题能力的培养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学习态度越来越被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虽然不高,但是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做题量息息相关,与知识点的理解密不可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关注的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的输出,而忽略了探究解题方法的培养。本文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促进学生使用数形结合方法学习,希望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教学应用

一、引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最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授课能力等,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高。数学学习模式多种多样,其中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解题能力,只要正确把握知识要点,才能做到在解题时理解题目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数形结合思想是利用数字和图像相结合的理念,课堂上通过对小学数学的空间想象力以及数形结合能力的探究,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现状

(一)缺乏趣味性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大的教师,学生有了与数学相关的兴趣,教师不再需要去强迫学生做所谓的作业和布置安排练习,因此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时,若只是单纯地对习题进行语言讲解,学生只能凭空想象,图形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数形结合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解题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合适的讲解方法,在学生们能够主动去学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魅力,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二)缺乏逻辑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数学的时间不久,而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式较为死板,在课堂上对于公式的推导都是照本宣科,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讲解知识,甚至有些公式要求学生背下来就好,这种模式化的教学忽略了不同学习方法之间的通性,更忽略了教学课程之间的逻辑性,若教师心里只想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不做了解也不去理会,这终将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彻底丧失兴趣。

(三)学生未养成及时反思总结的习惯

小学数学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也需要动脑筋,并且题量较多,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抱着错就错的心态糊弄练习过的题目,缺乏动力,又或者只知道运用题海战术而不在意每道题的意义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的同学并没有反思的习惯,不善于及时总结,他们认为反思是一件麻烦且吃力不讨好的事,因而带有抵触的情绪。其实,每道题都有其独特的解题思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强调每一道题的解题方法,从根本上弄清楚题目的要求,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理解到知识点的重要性。

三、数形结合的具体应用

(一)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小学数学是入门基础学科,里面涉及了大量的概念知识,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学生要完全理解需要花上一定的功夫。难以理解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难以在脑海里幻想出对概念的具体对应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针对抽象的概念可以制作相应的图形,通过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将相关的概念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这一概念时,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个蛋糕的PPT,让学生可以将蛋糕分为二人份,四人份或者是八人份等,让学生理解分数以及平均分的关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分数的意义。

(二)帮助学生减少计算

小学数学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只有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够为今后的数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推导和科研能力。而很多题目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很强,因此为学生的解题计算增添了非常多的难度。而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题目所表达的意思,让题目更加的直观化和具体化,学生在数形分析时可以掌握题目的内容,帮助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解决不同几何体有多少条线的问题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画下具体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数出数值,在锻炼学生绘图能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凭空计算的时间。

(三)帮助学生发现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中有非常多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数量关系,这对学生的思维来说非常容易混淆,让学生很难去找到突破口来攻克,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图形来解决问题,让数量关系能够更加的明确。例如在小学数学中经常会出现果树的问题,如已知香蕉树的数量,而苹果树和香蕉树有倍数关系,而香蕉树与桃树有倍数关系,最终需要学生去求得桃树的数量,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草稿纸上绘制出各类果树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逻辑关系对应着一个等式,在明确了数量关系后学生就能够计算出相应的答案,这一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结论:小学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好比在运动赛场上的马拉松运动员,不仅速度要快,还要有毅力和耐力。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以及解題思路对于数学学科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形结合在教学计划中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以及指导,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解题思路,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敏. 浅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2]陈红霞. 以形助数 化难为易——试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0(3):17-18.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教学应用教学实践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