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场强MR引导下精准穿刺抽吸联合脓肿腔局部用药治疗脑脓肿的疗效及其对感染相关指标的影响*
2021-10-19崔桂云孔德莲袁运尚
李 晶,崔桂云,孔德莲,许 永,李 赞,袁运尚
1.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江苏徐州 221002;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 221006;3.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 221002;4.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江苏徐州 221009; 5.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徐州 221005;6.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徐州 221600
脑脓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到化脓性细菌的侵染[1],局部病灶部位的脑组织发生坏死及感染,患者的体温明显升高,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为癫痫等,但是在疾病的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局部组织的功能区呈现不可逆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目前,对于脑脓肿的治疗主要采取抗菌药物及手术治疗,通过对局部病灶部位感染病灶的清除,进一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解除由于脓肿造成的颅脑占位效应[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升,高场强MR引导下的颅脑微创治疗因其多参数的成像作用、平面成像及进针角度的可调节性,已经在脑胶质瘤及脑癫痫灶的激光消融术等多个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4]。本研究主要通过对高场强MR引导下精准穿刺抽吸联合脓肿腔局部用药治疗脑脓肿的疗效及其对感染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以徐州地区多中心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诊断并治疗的100例脑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56例;年龄16~59岁,平均(46.25±11.64)岁;多房性脑脓肿患者43例;脓肿位置:额叶36例,顶叶15例,枕叶25例,基底核23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多房性脑脓肿及脓肿位置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各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脑脓肿诊断标准[5];(2)增强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典型的脑脓肿征象;(3)最大脓腔直径在2 cm以上。排除标准:(1)存在核磁共振检查禁忌证;(2)凝血功能异常;(3)血小板异常性降低;(4)存在脑疝及脑疝前驱症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场强MR引导下精准穿刺抽吸联合脓肿腔局部用药治疗,治疗方法如下,在患者进行手术前1周完成核磁共振检查,并进行手术前准备,针对颅内压较高患者,及时采用甘露醇进行降颅压治疗。根据患者的脓肿部位,及时进行手术体位摆放。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增强T1W快速自旋回波对患者手术中的位置进行定位及术中引导,对患者的局部病灶部位的脑沟、脑口及静脉窦进行有效回避后,对进针点进行确认,使用电钻迅速进行颅骨穿刺通道的开放,使用16G穿刺针在核磁共振作用下进针到患者的脓腔内部,同时对脓腔内的液体进行抽吸后,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对患者的脓肿囊腔进行冲洗。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的脓肿清除情况进行比较。
1.3.2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 分别对患者入院前和入院治疗后3、5、7、10 d NIHSS评分进行对比观察,NIHSS评分总计42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6]。
1.3.3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 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7]、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8]进行比较。FMA评分共28分,评价项目包括上肢反射、屈肌联带运动、伸肌联带运动等。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康复效果越明显。ADL评分主要根据患者的进食、洗澡、修饰性洗漱、穿衣、大小便控制、厕所使用、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自理能力越高[7]。
1.3.4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9]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10]进行分析,MMSE主要通过对患者的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及计算力、延迟记忆、语言、视空间等7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价,总分3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智力水平越高。HDS主要对患者的痴呆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精神状态越好。
1.3.5两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指标比较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水平。人CRP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EL-H0043c),人PCT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益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K-E10643),并根据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步骤如下:分别在孔板相应位置加样品和标准品,并加上生物素标记的抗体,37 ℃孵育后洗4次,再加入亲和链霉素-HRP,37 ℃孵育后洗4次,加入反应底物,37 ℃孵育后加入终止液停止反应,在450 nm波长处测吸光度(A)值,分别根据CRP和PCT的标准曲线计算各孔的数值。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脓肿清除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27)。
2.2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3、5、7、10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3、5、7、10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分)
2.3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FMA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分)
2.4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H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HD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MMSE、HD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分)
2.5两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PCT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3 讨 论
脑脓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程包括3个阶段:急性脑炎期、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11]。目前,临床上对于初期(急性脑膜炎)患者通过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就能有效缓解症状,一旦脓腔外周形成包膜,抗菌药物等药物难以渗透到达病灶,则需要配合穿刺抽吸手术治疗。本研究表明,高场强MR引导下精准穿刺抽吸术联合脓肿腔局部用药对脑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脓肿清除率,降低患者的感染水平,同时也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改善患者预后。严周等[12]研究发现,CT定位穿刺引流术对脑脓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颅清除术。李培培等[13]证明了1.0T高场强MR引导经皮穿刺抽吸治疗多房性脑脓肿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卢恒聪等[14]研究发现,CT引导下微创穿刺联合持续引流治疗脑脓肿效果明显,减少了相关并发症,并且还明显提高了脓肿的清除率。以上研究说明借助影像学引导的微创精准穿刺引流或抽吸术对第2、3阶段脑脓肿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对脑脓肿的治疗中,多采取脑脓肿抽吸治疗。而脑部组织由于神经元细胞及脑组织的复杂性,多需要在影像学设备的支持下进行脓液抽吸治疗。常规CT下脓液抽吸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而核磁共振可以降低患者的辐射风险,同时,在核磁共振的影像定位下,可对脓肿的病灶部位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及定位,患者手术治疗的便捷性更高。通过MR定位,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多房性脑脓肿患者脓腔数目、大小,这对于手术前确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15]。此外,在整个穿刺过程中,通过两个交互的垂直平面对脓腔位置进行穿刺引导,可灵活设计患者的进针路线,且术后可调节脓腔脓液的抽吸角度,对于脓腔内脓液的充分抽吸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对患者脓腔脓液的抽吸过程中,对患者病灶部位采用药敏结果的抗菌药物进行冲洗,可有效防止脓腔的发病,对降低患者的局部炎性反应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术后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相关感染因素的分析中,观察组术后的PCT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对患者进行脓腔抽吸治疗时,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对脓腔进行治疗,可使患者局部病灶部位的炎性反应水平明显下降,而对包膜周边的炎性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浸润作用明显下降,让包膜周边的炎性细胞、淋巴细胞无法浸润,从而发挥保护患者神经元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提示在脓腔脓液的抽吸治疗后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术后预后好。但是本研究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的分析较少,有待在日后的研究中进行。
综上所述,高场强MR引导下精准穿刺抽吸联合脓肿腔局部用药治疗脑脓肿,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感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明显,建议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