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半定量检测*

2021-10-19杜金龙谭延国刘淑梅杜海燕唐春燕董一红李卓敏翟翠静陈伟东边洪禹丁瑞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呼气切片定量

杜金龙,罗 瑜,谭延国△,张 岩,胡 景,刘淑梅,杜海燕,唐春燕,董一红,田 野,李卓敏,翟翠静,陈伟东,边洪禹,王 英,丁瑞恒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8;2.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3.消化内科;4.病理科;5.肾内科,北京10003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溃疡、胃癌、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高度相关[1]。若患者证实有Hp感染,则推荐行根除治疗[2]。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全部进行根除治疗并不现实,通常要结合具体病情与其他风险因素再决定是否采取治疗及如何治疗,且评估方法和治疗方案仍在探索[3]。加之人群中Hp自然感染率颇高(我国平均为50%左右),故加大筛查力度非常重要。目前,Hp检测“金标准”包括粪便Hp抗原(Hp-Ag)检测、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13C呼气试验[4],目前以13C呼气试验最常用,另外,还可测定血液中的Hp抗体(Hp-Ab)[5]。但13C呼气试验存在需服药、检测通量小、检验前质量控制难度高、实验过程中易传播呼吸道病原体等缺点[6],而粪便Hp-Ag检测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同时具有很好的检测效能。目前,粪便Hp-Ag检测的普及率不高,且大多数以定性形式给出结果[7-8],尚未实现定量或半定量。Hp-Ag半定量检测的结果与Hp菌量、病理组织的严重程度、年龄、发病风险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对商用粪便Hp-Ag测定试剂盒做适当改良,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测定Hp阳性者条带的灰度值,作为半定量的依据,评估Hp-Ag半定量检测与其他Hp检测方法的性能,以及上述关切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共363例消化科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14例,女149例,年龄27~96岁,中位年龄59岁,分为如下3组,第1组:消化科就诊患者,同时行Hp-Ag半定量检测、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23例;第2组:消化科就诊患者,同时行Hp-Ag半定量检测、13C呼气试验63例;第3组:健康体检并接受随访者,同时行Hp-Ag半定量检测和Hp-Ab检测277例。

1.2仪器与试剂 胶体金酶联免疫分析仪(广西埃韦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CBT-01全智能红外光谱分析仪与配套13C-UBT试剂盒(深圳中核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p-Ag测定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金沃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血清Hp抗体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康美天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硼酸亚甲蓝染液(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10%甲醛溶液、石蜡、载玻片、二甲苯、95%乙醇、75%乙醇。

1.3方法

1.3.1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 用取样棒取50 mg标本,插入样品处理管中充分摇匀,滴加2~3滴样品液至胶体金反应板的加样孔中。反应15 min,将反应板条插入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中,读取灰度值并记录。判定标准:阳性为质控线和检测线均呈现红色线条,且检测线灰度值≥15;检测线灰度值<15则为阴性;无效为质控线无红色线条。

1.3.2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 用石蜡固定的2~3 mm胃组织,常规制备石蜡切片。染色前用二甲苯脱石蜡20 min,再用95%乙醇与75%乙醇梯度清洗残留的二甲苯后,用Hp硼酸亚甲蓝染色液染色3 min冲洗、晾干,显微镜下阅片至少10个高倍视野,并记录平均高倍视野的细菌数。

1.3.313C呼气试验 向第1个气袋内吹气后盖紧袋口;口服1粒尿素13C胶囊,静坐30 min;向第2个气袋内吹气后盖紧袋口。将气袋分别放于红外光谱分析仪上进行13C测定。13C-DOB>4.0判断为Hp阳性。

1.3.4Hp-Ab检测 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按说明书要求测定Hp-Ab;结果判定以说明书的判定规则为准,测试条带比对胶体金分析比色卡,判定显色的程度并记录数值。

2 结 果

2.1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与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的效能比较 在第1组中,两种“金标准”方法任一阳性者为真阳性,共检出13例阳性。Hp-Ag半定量检测检出率为56.52%(13/23),灵敏度为100.00%(13/13);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的检出率为47.83%(11/23),平均菌量为25.8个/高倍视野,灵敏度为84.61%(11/13),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1.3%,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Hp-Ag半定量检测阳性标本的灰度值与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Hp菌量高度符合3次拟合曲线关系(r=0.898,P<0.05),见图1。

图1 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灰度值与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Hp菌量之间的拟合曲线

2.2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与13C呼气试验的效能比较 在第2组中,两种“金标准”方法任一阳性者为真阳性,共检出35例阳性。Hp-Ag半定量检测检出率为53.97%(34/63),灵敏度为97.14%(34/35);13C呼气试验检出率为34.92%(22/63),灵敏度为62.86%(22/35),两种方法符合率为77.78%,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g半定量检测阳性标本的灰度值与13C呼气试验的DOB值之间符合线性相关关系(r=0.289,P<0.05),见图2。

图2 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灰度值与13C呼气试验DOB值间相关性

2.3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与Hp-Ab检测的效能比较 第3组受试者中,Hp-Ag半定量检测、Hp-Ab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48.38%(134/277)、49.82%(138/277),联合检出率为63.53%(176/277),两种方法符合率为71.2%,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Ag半定量检测阳性标本的灰度值与Hp-Ab比色卡判定值之间符合对数拟合曲线关系(r=0.125,P<0.05)。

2.4健康体检人群Hp-Ag半定量检测结果与年龄的关系 277例健康体检人群Hp-Ag的总体检出率为48.38%,27~40岁、>40~60岁、>60~96岁人群分别为47.06%(16/34)、54.55%(48/88)、45.16%(70/155)。阳性者中灰度值分布在15~50、>50~200、>200~600、>600者分别占28.36%、38.06%、25.37%、8.21%。Hp-Ag阳性的27~40岁人群,其灰度值在>50~200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62.50%vs.43.75%,28.57%,P<0.05);在年龄27~40岁与>40~60岁的人群中,Hp-Ag阳性人群的灰度值在>50~200的比例最高(P<0.05),而>60~96岁的人群中,Hp-Ag阳性人群的灰度值在各区间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见表1。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与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对Hp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Ag半定量检测对H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13C呼气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作为非侵入性检查的Hp-Ag半定量检测,可替代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及13C呼气试验。

Hp-Ag半定量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13C呼气试验,这与部分文献报道不符[9-10]。其可能的原因:尿素酶可能会受到药物的影响,通过改变胃环境或者抑制Hp菌株生长繁殖而导致13C呼气试验结果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13C呼气试验还可能受胃肠道动力或胃结构的影响,而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等[11-12]。

本研究通过改良Hp-Ag试验结果的判定方式,所得到半定量的灰度值结果与胃组织切片镜检平均每高倍视野的细菌数量存在相关性,而13C呼气试验与菌量间无相关性。这也为将来通过Hp-Ag半定量的结果估算个体携带的Hp菌量、判定发病风险、观察药物干预的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依据[13]。

本研究发现,Hp-Ag半定量检测与Hp-Ab检测具有非常高的互补性,二者联合检测可将健康体检人群Hp的检出率由各自的48.38%与50.18%提升至63.53%。二者具有互补性的原因可能为:Hp感染初期,Hp-Ag呈阳性而Hp-Ab尚未产生;部分重症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Hp-Ab产生少;药物已经根除Hp,Hp-Ag转阴,但Hp-Ab仍可持续6个月以上[14]。故建议二者联合检测,同时分析Hp-Ag与Hp-Ab的结果,可以明显提升Hp的检出率。

本研究中,Hp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为48.38%,与我国平均感染率基本相符。进一步分析显示,>40~60岁人群中Hp检出率最高,达到54.55%,Hp感染很难自愈,一旦感染如不治疗将终身受累。关于携带的Hp菌量,由Hp-Ag半定量检测的灰度值判定,青、中年大部分阳性者以低、中菌量为主,>60岁阳性者,则以中、高菌量为主。其原因可能与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胃部组织供血不足等原因导致体内清除Hp能力降低有关[15]。

Hp-Ag半定量检测的灵敏度优于13C呼气试验和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且Hp-Ag半定量检测灰度值能准确地反映胃部Hp的带菌量。另外Hp-Ag半定量检测与Hp-Ab检测具有较好的互补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p检出率。

猜你喜欢

呼气切片定量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