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岗前培训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10-18李靖

科技风 2021年28期
关键词:岗前培训互联网+教育校企合作

李靖

摘 要:本文将“互联网+教育”模式引入“接触网工种资格性培训”,采用超星泛雅平台,从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单元设计、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实现了高职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校企合作;岗前培训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岗前培训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首先,在国家推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完善校企合作岗前培训信息化手段的相關理论研究,可以为相近或相关行业的新入职员工培训提供理论借鉴;其次,“互联网+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可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丰富职业教育的研究内容。

此外,将“互联网+教育”融入岗前培训中也具备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首先,有利于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四方共赢。对学校而言,可以解决经费、设备和师资的问题,提高办学水平;对企业而言,节约了培训成本,做到签约生毕业即能上岗;对于教师而言,提升信息化手段的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立体化的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加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学习效率、效果更好。其次对于校企合作岗前培训而言,融入“互联网+教育”,从培训模式、资源内容、培训手段、单元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大力改革,可以提升毕业生的质量、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学校的社会声誉,岗前培训的效果更加显著。再次,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1)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对教育信息化高度重视。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建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改革,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都要实现信息化的改变,并且鼓励利用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

(2)从学术角度来看,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热点,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较为成熟。“互联网+”行动计划是2015年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和创新技术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度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互联网技术和各个领域的结合,将会创造出新的活力,但是“互联网+教育”在校企合作特别是岗前培训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是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典范。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在全世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是职业教育的典范,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参考。“双元制”模式下的教学摒除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不再刻意追求教室中的纯理论学习,教师满堂课的知识灌输,而是把教学放在企业和学校里轮替进行。由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学校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整个双元制模式是以职业需求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开发等。

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1],由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于1906年首次提出。部分专业的学生一年中必须有1/4的时间去自己专业相关的公司或企业等单位去实习。这种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称为“合作教育”。合作教育的形式,有6种主要类别:分别是并行模式、交替式模式、双重制模式、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合作教育模式、ACE模式和底特律契约模式等。“合作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实用性,从招收学生、专业制定、教学内容到实习操作,都要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专门人才是主要的培养目标。

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即“三明治”模式是英国的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由英国的桑德兰技术学院于1903年开始实施。学习、实践、学习的过程,非常类似三明治面包的形式,因此得名。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政府积极推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与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此外非常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比如写作能力、计算能力、动手能力、道德修养等。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还非常重视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学业与职业进一步融合,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教学工厂”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创立的一种符合新加坡现状、适应国家需求的教学模式。[2]该模式是将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引入学校,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所需的先进设备,学校为企业解决难题和技术支持。学生的角色双重化,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工厂的员工,既完成学校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接受工厂的岗位锻炼。教师的角色也双重化,既是学校的教员,又是工厂的工程师,既传授课本的知识,又进行工厂的实操培训。

上述几个国家,结合自己的国情,均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力发展了职业教育,带动了国家的发展。但是,国外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的校企合作研究和实践应用并不多。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丰富高职院校“互联网+教育”下的校企合作岗前培训相关理论的研究;第二,将“互联网+教育”理念引入校企合作岗前培训中,并进行相关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在培训模式、资源内容、培训手段、单元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第三,提升师生双方的教与学的信息化水平应用能力,提高校企双方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满意度,探索“互联网+”手段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新途径。

(二)研究内容

(1)“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岗前培训体系的理论研究。“互联网+教育”的常见教学模式包括云班课模式、翻转课堂模式、MOOC教学模式等。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各种类型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探讨“互联网+教育”与传统培训的有机融合和创新。

猜你喜欢

岗前培训互联网+教育校企合作
综合类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优化模式实践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中美初任警察岗前培训比较研究
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