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1-10-18白双翎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因变量医德回归系数

白双翎

(沈阳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辽宁 沈阳110034)

近年来,随着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等问题的出现,医德医风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学教育者们的关注。习近平提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1]。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医术医德兼备、适应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医学人才。在医学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已将医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力求在培养学生医疗技能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操守[2]。目前,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还存在着医德教育授课形式单一、医学院校医德教学评估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对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以及校园中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共计216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前期准备 认真调查某医学院在医德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查阅有关部门对医德教育的相关要求以及在近期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明确医德教育的内涵以及意义,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调查问卷 为了提升本次调查问卷的精准度,没有选择在网上使用问卷星进行调研,采用课堂上、校园内调研。在参考相关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参与编制。问卷以“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为主题,共设计“医德教育的认识及现状”“医德教育的影响因素”2个一级指标,“医德课程吸引力”“医德课程是否应加入新媒体元素”等12个二级指标、2个检验项以及2个开放式问题。其中第9项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我们的重点关注项,也是未来需要提升的方向,这一选项采取5分制(吸引力越强分值越大),表格中的其余数值填写“是”或者“否”的数量,以“是”或者“否”为答案的,“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第7、16项为开放式问题,开放性内容为喜欢或者不喜欢授课教师的原因及提高医德教育质量建议采取的措施,这部分的取得的结果是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重要参考,因为其结果较为发散,本文将其归纳总结后,融入到对策建议当中。剔除填写不完整、没有认真填写的(选项均相同、检验项未通过)问卷后,保留有效问卷188份,问卷综合有效率为87.0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AU(www.spssau.com)V21.0(SPSSAU是一款网页版数据科学算法平台工具)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结果 具体见表1、表2。

表1 医德教育现状调查的统计结果

表2 医德教育影响因素分析的统计结果

2.2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医学院校与医德教育相关课程包括五门思想政治课及《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在各学科中医德教育所占的课时比例较少,很多关于医德教育和人文精神的课程被列为选修课,占整个课程体系的13%,属于边缘化课程。82.97%(第3个问题选择“是”/调查对象)的医学生认为学校中专业从事医德教育的师资队伍比较匮乏。67.02%(第5个问题选择“是”/调查对象)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存在错误的定位认知;对于医生必备能力调查中,选择了医德的仅占70.21%(第4个问题选择“是”/调查对象)。此外,授课教师的影响在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的影响中占据很大的比重。

2.2.2 多因素分析 根据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调研问卷中取得的实际数据,以问卷中第10~16项的值作为自变量,对因变量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进行线性回归分析:Y=B+∑βiXi(i=1,2,3,4,5,6),其中,B为截距项,βi为回归系数。

2.2.3 结果分析 输入到SPSSAU中计算,得到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回归分析结果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188)

从表3可知,模型公式为:Y=2.713-0.443X1+0.904X2+0.326X3+1.158X4-1.233X5+0.327X6,模型R2为0.504,意味着这些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的50.4%变化原因。

2.2.4F检验 表4相关数据是中间过程得出的。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30.649,P=0.000),即说明自变量中至少一项会对医德教育的吸引力产生影响,说明模型构建有意义。D-W值在数字2附近,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均小于5,不存在共线性问题。以上检验说明该模型构建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以下情况:授课内容是否新颖,是否应加入新媒体元素会对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结合实践会对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影响没有授课内容加入新媒体元素的影响大;学时偏低,授课形式创新会对医德教育对学生吸引力产生负向影响关系,其中学时的影响较小;授课过程中是否应具有互动性并不会对吸引力产生影响关系。见表4。

表4 ANOVA表格(中间过程)

3 讨论

最终具体分析可知:X1的回归系数值为-0.443(t=-3.073,P=0.002),说明“课程设置偏低”会对因变量“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X2的回归系数值为0.904(t=4.732,P=0.000),说明“授课内容是否新颖”会对因变量“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X3的回归系数值为0.326(t=2.284,P=0.024),说明“是否应结合实践”会对因变量“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X4的回归系数值为1.158(t=7.752,P=0.000),说明“是否应加入新媒体元素”会对因变量“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X5的回归系数值为-1.233(t=-6.761,P=0.000),说明“授课形式是否需要创新”会对因变量“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X6的回归系数值为0.327(t=1.188,P=0.236),说明“授课过程中是否应具有互动性”并不会对因变量“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影响关系。目前,部分的医德课程授课教师仅通过让学生熟读经典去提升医德水平,却没有着力使学生深刻认知医德教育的重要性。有极个别的教师对学生医德教育的责任心不强,欠缺积极主动,致使学生无法在情感上内化[3]。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医德教育方面,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灌输理论为主,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医德教育课堂产生厌烦心理[4]。问卷的结果很好地印证了这些观点。仅有35.1%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医德教育课程有吸引力(打分4分及以上),学生们普遍反馈当前的医德教育课程基本都是教材的内容。

3.1 完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 新时代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中,完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医德素养和人文精神,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道德根基[5]。医学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应坚持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突出思政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相融合。在教学内容上,在思政课程中注入医学元素,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抗疫英雄的医生先进事迹等相关的医学案例引入课程,增强医德教育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资源库、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改革、增加思政实践课时,使思政课程活起来,丰富医德教育形式;同时,在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中,将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精髓、医学重大成果形成中的感人事迹引入课堂,增强医学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共行。

3.2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医德教育实效性

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已经占据了信息来源的主要位置,这些媒介传播的信息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6]。因此,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要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对医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不断创新。

3.3 举办与医德教育相关的教学活动 医学院校可根据本校教学特色,邀请医学专家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开展与医德相关的学术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高度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7]。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要将医德教育融入到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医德教育课程结构及教学评估体系,将医德教育融入到临床医疗实践活动中,通过新媒体,使用新科技,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为医学院校大学生树立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塑造优秀的一线医务工作者。

猜你喜欢

因变量医德回归系数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临床医德实践对提高实习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价值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的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精心设计课堂 走进学生胸膛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