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重步行训练在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10-18陆明胜高菡璐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偏瘫步行下肢

陆明胜,高菡璐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 康复科,福建 福州350007)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脑卒中作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之一,呈现出发病数逐年增加、居高不下的严峻态势。脑卒中发病原因多为神经系统引发的脑损伤,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响患者自身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1]。据统计,大约8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症状,偏瘫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2]。减重步行训练作为现阶段新型的康复治疗方法,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在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96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MRI或CT确诊;②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言语清楚;③存在一侧肢体功能障碍;④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在Ⅱ~Ⅳ级,NIHSS评分4~24分;⑤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或语言功能障碍,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者;②存在严重脏器疾病,如肝肾衰竭、心功能衰竭者;③既往存在运动功能障碍,曾患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损伤运动功能的神经性疾病者。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89±3.47)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3.02±3.51)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地进行被动运动练习(包括站立、步行、上下楼梯等)及日常生活能力练习(穿衣、吃饭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减重步行训练,具体内容如下:①减重坐位平衡练习:患者坐于高度适宜的凳子上,在患者的腰臀部牢固绑定固定带后,指导患者保持胸背挺直、左右对称的姿势,将位于其头部正上方的悬吊架逐步缓慢升高,实现减轻其体重的目的。首先使患者保持坐位静态平衡,每次练习以5~10 min为宜,详细记录减重的百分率,直至实现不减重便可保持坐位平衡的小目标,而后逐步配合完成上肢运动、重心转移等,完成独立坐位平衡练习的阶段性目标。②减重站立练习:待患者的下肢拥有足够的支撑能力后,依据相同的训练方法协助患者在减重步行器上完成一系列站立平衡练习。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体重减少标准以患者站直后所能支撑的体重为准,每次练习时间以15 min为宜,直至患者在不减重状态下,可以独立站稳并完成投球转体等简单运动。③减重平板步行练习:治疗开始时,异常步态经过有效矫正,从而实现下肢动作协调,肢体控制能力提升;平板步行速度根据患者承受能力的增加,缓慢加速,每次练习时间以20~30 min为宜,每周3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8天。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偏瘫一侧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基本实现自理即为痊愈;偏瘫侧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实现部分自理即为进步;偏瘫状态未得到改善或呈加重趋势即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②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身体平衡能力进行评价[3],各项分值越高,患者对应的能力越好。③采用Barthel指数[4]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价,分值越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FAC、BBS、FMA评分治疗后,两组的FAC、BBS、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FAC、BBS、FMA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FAC、BBS、FMA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FAC评分 BBS评分 FMA评分治疗前 观察组 48 1.65±0.81 13.91±1.77 15.48±1.49对照组 48 1.63±0.79 13.88±1.75 15.45±1.47 t值 0.122 0.084 0.099 P值 0.903 0.934 0.921治疗后 观察组 48 3.81±0.66* 19.55±2.21*25.67±2.82*对照组 48 2.62±0.58* 16.04±1.86*21.22±2.33*t值 9.383 8.419 8.428 P值 0.000 0.000 0.000

2.3 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48 39.01±5.38 67.78±7.47 21.652 0.000对照组 48 38.92±5.35 56.69±6.25 14.964 0.000 t值 0.082 7.889 P值 0.935 0.000

3 讨论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活动带来严重影响。有研究[5]指出,脑卒中患者在神经功能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这也是早期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目前,在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较为常见的康复训练方式有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超声波、肌肉训练等,可以加强肌肉收缩,有效避免关节出现挛缩,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但短期内的康复效果较为有限,对于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作用不够明显。

随着康复工程的不断发展,借助智能康复器械进行训练,如减重步行训练等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重步行训练是在大脑功能进行重组和神经可塑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功能训练方式[6-7],该训练方式采用悬吊装置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控制,配合坐位、站位以及平板训练的平衡,有规律地进行训练,刺激患者大脑运动区域建立新的运动程序。因此,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可进行负重、步行训练,以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缩短患者的康复锻炼周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FAC、BBS、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减重步行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性,增强其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康复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减重步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身体平衡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偏瘫步行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魔方小区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步行回家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