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对几何直观的运用方法

2021-10-16余其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数与代数几何直观运用

余其新

摘要:在小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几何直观途径能够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图形具备的优势,结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抽象的数学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直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与代数;几何直观;运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336

几何直观能力是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图形知识基础上,对名类具有直观性特点的图形合理运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用具体的图形表达出来,通过对这些图形进行探索和分析,从而找到数学规律,提高对数学问题进行描述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对几何直观的运用意义

(一)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学题目往往以形象思维进行解题思考,学生在对一些具有抽象性的数学题目展开思考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一些具有一定直观特征的图形,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一些抽象的问题更加形象具体。在此过程之中,直观图形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几何直观图形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图形的观察能力,最终能够将数与代数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直观几何图形展开有效的联系,最终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以及深层次的理解抽象的代数知识,最终提高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1]。

(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直观简单的方式,能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展开全方位的剖析,例如在小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数轴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概念以及含义,最终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剖析问题,提高分析能力[2]。

(三)强化数学表达的能力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中,数学知识通常具有抽象性和内隐性强的特点,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体现数的规律,让学生掌握数学关系,让抽象数学知识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例如:在进行“分数”数學中,可以利用圆的等分,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让学生轻松理解数学语言。因此,加强几何直观能力培养,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表达数学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对几何直观的运用策略

(一)理解题意

作为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数与代数的相关知识点,针对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应当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数与代数概念含义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会直接影响学习质量。教师在进行数与代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几何直观图形,来更好的理解数学题目想要考核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在进行代数解题的过程中准确掌握考核的重点以及难点,最终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运用图形的相关概念以及直观性进行解题。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能够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最终凸显出小学数学课程的价值,例如在教学有关四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点的印象,教师可以运用几何直观图形,确保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展开课程教学,如果学生围成一个正方形,一定要保证正方形的每条边上站四人,则需要几人?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3]。

(二)了解图形性质

数学教学中的图形教学主要是依据各个定理、公式,透彻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出图形中的各个点、线、面的关系,利用其中的“变化”功能来调整平面图形的形状和位置。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计算”、“度量”的方式来解释几何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图形性质进行更好的解释。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等绘图功能、数据测试功能来分析图形的性质。首先,学生可以选择画板中的图形绘制功能,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接着,点击“计算”测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长和角度,进一步可以了解到这两个图形都存在对边相等的性质,而正方形又具有四边相等的性质。在讲述完相应知识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探究学习,选择平移或缩放选项对比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也可以进一步意识到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4]。

(三)设计数学实验任务

小学阶段是孩子大脑思维发育的关键时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对大脑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和提升。教师在进行数学实验任务应用时,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思维方向,并提升自己的专注力。数学实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实验。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形式布置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实践,亲自操作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利用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动态的演示也可以进一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梯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可以获得梯形、三角形的公式。首先,应当在信息技术上画出长方形,利用线条切割、图形运动的方式将其转化为三角形、梯形。接着,学生也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确定长方形和三角形、长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结合长方形的计算公式来推测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样一种操作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为梯形和三角形,在推理公式时也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思维意识的形成[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与代数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在了解直观能力教育价值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对于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俊儒.解析几何运算素养的培养策略——以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1(14):25-28.

[2]陈瑛,傅佳俊.几何直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助力器——例谈几何直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运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4):85-86.

[3]李育军.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对几何直观的运用方法[J].考试周刊,2020(43):67-68.

[4]刘荣霞.运用“几何直观”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以低年级学生在“数与代数”领域学习为例[J].教育观察,2019,8(41):98-99.

[5]孙冬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几何直观教学——以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11):61-63.

猜你喜欢

数与代数几何直观运用
浅谈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几何直观——数学教学的应然之道
多路径:让课堂教学更直观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分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通过操作活动有效参与低段学生“数与代数”中的概念学习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与代数”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