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思维发展的科普文教学
2021-10-16杨琦晖
摘要:高中科普文教学一方面要凸显这一篇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也要能依托该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一观点,以《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科普文教学;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科普文以介绍事物的结构、成因、性质、特点、功用等为主要内容,按事物构成的客观顺序构思文章,采用平直为特点的说明方法,语言具有解说性。针对这些特征,科普文教学应坚持抓准特征、理清条理、点面结合、注重实用的教学原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科普文的文体知识,加强针对科普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明确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基于此,高中阶段科普文教学不能止步于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传递了什么信息,更应该聚焦作者是如何构思成文、如何将事物介绍得精准客观的,进而更要考虑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来写。当然,读者也有资格评说这样写的效果,为自我解说类似事物提炼出普适的写作经验。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以审辨的态度积极参与文本学习,着力思维发展。
《南州六月荔枝丹》作为典范的科普文,在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之中均有收录。该文准确详尽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实形状、贮存、运输,介绍了荔枝的产地、习性、栽培历史,并传达出对我国荔枝生产的信心。这是一篇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科普文,文中大量的古诗文引用让读者难以忘怀。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凸显这篇文章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也要能依托该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一、逻辑思维
上课伊始,播放秒懂百科《荔枝》短视频,以此使学生了解荔枝的知识。让学生回顾视频中关于荔枝的相关信息,以此感受科普文的语言运用。附视频上的文字说明: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成熟时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促进食欲之功效。因性热,多食易上火。荔枝木材坚实,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
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是如何介绍荔枝的呢?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到:“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科普文信息繁杂,更需要我们在阅读时通过信息筛选,理清文章结构,进而知晓作者的行文逻辑。这里,可以参照美国学者L·Q特洛伊卡和J·努德尔曼的观点:主题句,说明并限定中心思想,在文章中属于引入段;通过细节、实例比较展开,以具体内容展开中心思想,在文章中属于主体段;在某些情况下有结尾句,对内容加以总结,照应中心思想,在文章中属于结尾段。《南州六月荔枝丹》全文15段,根据各段的叙说要点,可依次概括为引出说明对象:壳状、颜色、形态、大小、壳膜、果肉、贮运、种子、花、荔枝蜜、产地栽培史、荔枝谱、生长习性、发展前景。通过揭示句与句、段与段的内在联系,分析篇章结构,有助于理清作者思路。文章思路是作者的逻辑思维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文章逻辑的核心。作者就荔枝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两方面呈现了其生态特征,并介绍了荔枝的生产情况。说明荔枝的生态特征,按照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顺序;介绍荔枝的生产,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从全文看,两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引导学生理解一篇文章的结构、层次以及叙述事物的步骤,说明某些事理,实质上是在进行有关推理论证以至逻辑思维各种基本规律的教学和训练。但这种训练是否有意识地进行,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科普文的另一逻辑思维训练点是语言。科普文注重科学性,语言尤其要精准,绝不能过多地夸大、美化或模糊说明主体。《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了该特点。如“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该句限制了数量,荔枝不全是深红色或紫色。“记述荔枝的古籍包括蔡襄这一本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该句限制了时间,将来也许有新的发现。“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该句推测将来可能发生,但能不能发生还不一定。
二、批判性思维
对于既定的成说,敢于大胆质疑,经由分析、分类、比较、形成假设、进行证明,据此得出结论,这样的思维是极为可贵的,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彰显作者的批判性思维,想必对高中生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极好地引领。
贾祖璋在小学时接触到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其中的表述和幼年时对于荔枝干的认知有所出入。局限于时代大环境,教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自然也就无法解答贾祖璋提出的“刁钻”的问题,而这或许也促使爱钻牛角尖的作者成年后更加注意与荔枝相关的资料,也就有了《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成文。细看全文,不难发现文中融入了作者对于白居易说法的批判。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呈现荔枝的特点。作者引用这些信息,意在引出说明对象,为后文提到的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托。将作者的表述梳理,可归结为如下的批判性认知:(1)比喻失当。“壳如红缯”,壳红对于成熟的荔枝来说基本正确,因为“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文章第3段对此有大段的展开。而壳如缯则是失当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光亮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2)观察疏忽。荔枝壳内有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但说“膜如紫绡”,则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3)知识局限。“瓤肉莹白如冰雪”,色泽基本吻合,荔枝的肉大多是白色半透明,有的则微带黄色。但将之称为“瓤肉”则犯了知识性错误。从植物学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假种皮。(4)口感认同。白居易认为“浆液甘酸如醴酪”,味似甜酒和奶酪,对此作者持认同的态度,文中表述到“味甜微酸,适合生食”。文中作者还提到了《荔枝图序》另外的表述:“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对白居易所说荔枝不耐贮藏的观点,作者没有明确表态,但是他提到“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两个星期”,并且提及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白居易的说法进行了有条件的批判。
三、创造性思维
科普文章重在以知教人,《南州六月荔枝丹》与秒懂百科《荔枝》在知识性介绍上各有千秋。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大量引述古代关于荔枝的诗文,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就语出明代陈辉《荔枝》诗。此种写法,是否合适,会不会喧宾夺主?学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值得肯定的是,贾祖璋的文章能够在众多介绍荔枝的文字中脱颖而出,确有其创造性思维的融入。
创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有关信息进行联结、组合的过程。国外的创造思维训练中有一种“结构型创造思维”,即给学生若干实物材料或信息资料,要求组合成一个整体,不同的组合便显示出不同的创造性。受此启发,教师也可以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让学生尝试技法迁移运用。如借鉴《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诗词典故说明事物的写法,完成农产品展销会荔枝摊位展版的设计,或帮助售卖荔枝的商販设计精炼的广告语,或为偏远地区的果农推销优质荔枝等。
相较可见的听说读写能力,思维属于内蕴能力,通过语言对观察认识、记忆思索、分析综合、想象创造等起着主控作用。文章读写的过程,就是整理思维的过程。文章的准确性体现出思维的明晰性,文章的层次性体现出思维的条理性,文章的周密性体现出思维的逻辑性,文章的生动性体现出思维的形象性。倘若能有意识立足于思维发展,高中科普文教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处境会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简介:杨琦晖(1982— ),男,浙江省宁波市正始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