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艺校班级管理探究

2021-10-16黄冬梅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班级管理

【摘 要】本文分析在中职艺校班级管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提出在中职艺校班级管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做法:利用班会加强传统观念教育,运用视频开展榜样学习教育,组织班级辩论赛加深文化理念教育,开展班级特色实践教育。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班级管理 中职艺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93-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思考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艺校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中职艺校应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传播力度,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创新传播路径和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现代文化的基石。然而,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不协调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一些阻碍,部分学生缺少爱心,缺乏诚信,崇尚快餐文化,容易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迷失方向。现在的中职艺校虽然也开设一些传统的课程,如戏曲、中国舞蹈、国画等,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多还停留在书本中的古诗词作者以及背诵的一些古诗上,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来源、内涵和意义知之甚少。在他们的意识中,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所以,要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甘情愿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班级管理着手,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在专业学习中融会贯通、深入理解。

(一)转变学生观念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修身养性。中职艺校的学生大多性格张扬、活泼好动,对艺术的追求执着而热情。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有着多年的沉淀与积累,是值得并需要去传承和发扬的。因此,中职艺校的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通过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能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升华。学生从内在思想上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而转化为外在的行动,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

(二)规范学生行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对班级管理有积極的作用。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如。例如,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更加自律,学会相互理解,懂得感恩,能消除各种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在专业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能使学生间的友情更加牢固和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积极上进、友善和睦的班级氛围,也有助于降低班级管理的难度。

二、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利用班会加强传统观念教育

在之前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多是在政治课上完成,或是利用一些学科(如语文课等),插入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虽然这样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却不明显。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利用好每周的主题班会课,加强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在学生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可以让他们更加尊重师长、团结友爱,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舞蹈专业的学生会主动帮助同学纠正动作,以达到动作统一的舞台效果;戏曲专业的学生会积极传授学弟学妹们画花旦妆的心得,让他们节省上台前的准备时间。在组织提倡“随手公益”的主题班会后,器乐专业的学生在钢琴房练完琴后自觉打扫琴房,随手关闭电源开关,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学生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一个新时代中职艺校生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在班会课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应。

(二)运用视频开展榜样学习教育

相较于板书、课本等传统教育媒介,视频无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的画面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达到教育的目标。在学校组织的“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之“学榜样 敬英雄 颂党恩”讲故事比赛中,由班主任从网上挑选并下载相关视频,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摩学习,或发送到微信群让学生在手机上观看,然后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想。比如,在观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视频后,学生不禁沉思,是何种毅力在支撑着先烈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换来我们新中国的胜利?而最近的、最吸引大家关注的无疑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相关的话题,学生在观看白衣天使不顾自身安危,与病魔争夺时间、抢救生命的视频后,纷纷表示感慨颇多,看到英雄们累倒的样子更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等等。这次疫情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使他们深刻领悟到在岁月静好、安逸生活的背后,有多少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英雄的榜样不再是遥不可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做的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这样的视频教育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党情怀。

(三)组织班级辩论赛加深文化自信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涵盖甚广,有热爱国家、谦逊礼让、敏而好学等谆谆教诲,有《论语》《红楼梦》等文学著作,还有造纸术、指南针等科学发明。中职艺校的学生思维多数独立和活跃,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学习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班主任在组织班级辩论赛时,可以从学生的艺术专业特色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辩。比如,设置经典诵读对舞蹈专业学习是有意义的辩题。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长等进行分组,本着团结协作、锻炼口才、展示自我的精神进行比赛。首先,双方阐述本方的观点。其次,围绕经典诵读对舞蹈专业学习的意义进行辩论,对是否有助于专业的学习展开争论。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经典诵读,还要跟自身的艺术专业相结合,促使他们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学生在辩论中“辩”黑白曲折之理,“论”古今中外之事。最后,选出最佳辩手并给予表扬。辩论期间,班主任要时刻关注辩论的方向、用语、时间等细节,避免学生因辩论太过激烈而造成言语中伤,或无话可说导致冷场;更要把控全局,确保辩论不脱离组织班级辩论赛的最终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辩论赛,对经典诵读的理解更深入,既提升他们的文化功底和知识积累,更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激励他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尝试跨学科互助学习。

(四)开展班级特色实践教育

理论要运用到实践中才有意义,而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由班主任、班团干组织举办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实践,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加强班团建设。在学校组织“诵读经典、感念党恩、爱我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期间,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把早训、晚训跟诗文诵读结合在一起进行练习,由班干执行和监督。舞蹈专业的学生需要活动筋骨、复习动作等,可以由班干带领他们一边拉伸韧带,一边背诵经典诗文。学生在理解了诗文的内涵后,还可以根据诗文的意境,自创编排舞蹈动作,再由专业教师进行改进和完善,编成一个个舞蹈小串烧。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透彻,在舞蹈表演中就更能呈现经典的韵味。声乐专业的学生在训练的时候需要开嗓练声、把控气息等,可以让他们从网上把经典诵读的视频下载到手机上,观察模仿别人的唱腔和吐字,然后以自己的方式把经典诗文唱出来。学生只有在熟悉经典诗文的创作背景,并充分理解其意义后,才能用艺术的形式完美地演绎出来。这需要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不断学习。

在中职艺校班级管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理解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更能促进班级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利洁.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中职班级文化建设[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的艺术中职经典诵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GXZZJG2019B12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冬梅(1983— ),女,瑶族,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中英文教学。

(责编 李 舟)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班级管理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