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1-10-16陈海波赖媛滨廖丽媛
陈海波 赖媛滨 廖丽媛
(龙岩人民医院,福建 龙岩364000)
妊娠期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HDCP)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母体与胎盘两种因素[1]。HDCP产妇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量减少,影响胎盘功能,导致胎儿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不利于胎儿的发育与生长[2]。HDCP不仅在孕期影响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增加母体远期心脑血管及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在早期应对患者进行干预,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药物治疗是临床常用方法,拜新同和拉贝洛尔均为常规降压药,但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因此本研究特将其联合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9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早期HDCP患者,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拜新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治疗。
纳入标准:(1)患者经诊断符合WHO制定的相关高血压相关标准;(2)患者处于孕早期;(3)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相关协议书;(4)本研究医学伦理相关手续齐全。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疾病;(2)其他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3)患者存在严重贫血问题;(4)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者。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并在本次研究开展前一周停药。对照组患者选用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国药准字H14020439,规格:10mg,片剂)进行治疗,口服,每日1次,每次30mg。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盐酸拉贝洛尔片,国药准字H41024906,规格:50mg,片剂)治疗,每次3次,每次100mg。治疗2-3d后,依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对药物剂量适当进行调整,维持在200-400mg的剂量,每日服药2次,饭后口服。治疗周期以4周为1个周期,需治疗6个周期。治疗中,当患者不良反应异常明显,应适当减轻药物剂量,若仍无好转,则应终止用药并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血压水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患者舒张压(DBP)低于90mmHg,当与治疗前对比降低至少10mmHg或以上为显效,若降低幅度小于10mmHg,则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则为无效,有效率为显著与有效之和与总例数之比,再乘以100%;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头晕、头痛、高尿酸和面色潮红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经SPSS22.0进行计算分析,以n(%)表示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U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研究组患者年龄、孕周和妊娠经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χ2值P值例数(n)45 45年龄(岁)28.54±4.36 28.16±4.57 0.404 0.688孕周(周)8.16±1.23 8.21±1.31 0.187 0.852初产27 28经产18 17妊娠经历0.047 0.829
2.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
研究组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SBP和DBP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s,mmHg)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s,mmHg)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5 45治疗前158.57±24.15 157.65±23.58 0.183 0.855治疗3个月137.59±13.28 148.16±15.47 3.478 0.001治疗6个月121.62±11.25 135.17±13.54 5.163<0.001治疗前103.58±16.75 102.96±16.29 0.178 0.859治疗3个月91.57±8.92 98.47±7.33 4.009<0.001治疗6个月75.68±4.63 85.17±3.58 7.912<0.001 SBP DBP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头晕、头痛、高尿酸和面色潮红等总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 论
HDCP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达9.4%,患者在妊娠20周后表现出血压升高、四肢水肿、蛋白尿等临床特征,甚至对全身器官造成损伤,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也是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3]。国内外对HDCP的发病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4]家族中患有该病的孕妇发病率是普通孕妇的3倍;同时母体与胎儿间的免疫失衡,也会引发该病的发生;胎盘或滋养叶细胞缺血引起胎盘种植较浅,是HDCP病理性改变的直接原因;血管活性物质与平滑肌膜的敏感性增强,引起平滑肌收缩;细胞内/外钙的堆积与减少,使血管平滑肌内的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产生收缩使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释放出的活性物质也是参与HDCP的原因。HDCP的发病原因错综复杂,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且各种因素并非排他,而是相互作用,目前总体认为胎盘的病理生理变化是HDCP发病源头,而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则是因发病源头引起,进而引起一些列临床症状[5]。
了解HDCP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才能更好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患者通常采用利尿、降压、解痉和扩容等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妊娠期比较特殊,注意事项较多,如使用利尿剂可能会引起患者电解质的紊乱及血容量的减少、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的使用要求、扩容治疗会增加心脏的负荷、硫酸镁的剂量把控、水肿风险等。因此临床治疗HDCP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成了临床的关注点。拜新同是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药物,为钙拮抗剂,能降低钙离子的流失,扩张小动脉,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6],但其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拉贝洛尔是一种肾上腺阻滞剂,其对α和β受体阻断效果较差,临床上主要将其应用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7]。本研究将拜新同与拉贝洛尔进行联合治疗,研究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发现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本文研究结果提示,拜新同与拉贝洛尔在治疗早期HDCP患者具有协同作用,拜新同与拉贝洛尔联合治疗过程中,拉贝洛尔可缓解拜新同引起的血管扩张反射性心动过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拉贝洛尔对神经系统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对肾功能障碍具有预防作用,不仅不会对孕妇机体及胎盘血流量产生影响,同时还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抵抗作用,对胎儿的肺部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与李经华[8]等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拜新同与拉贝洛尔联合治疗HDCP,两组具有协同作用,可较好的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质量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