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10-16林秀群
林 晶 林秀群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 宁德3521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阻塞而致患者心脏出现供血不足症状,进而致其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坏死,致其心功能受严重损伤,致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四肢冰凉等临床症状,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供氧不足、意识不清等伴随症状,病情严重者还会直接休克,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及时入院接受急救,以控制其心功能受损程度[1-2]。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几率,本研究拟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方式对此类病症患者进行抢救,并针对此干预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抢救治疗,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
纳入标准:(1)参考《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3]中诊疗标准,结合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检查诊断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患者有显著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3)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字同意,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肝肾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2)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他血液疾病;(3)患者有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依从性差;(4)患者合并有严重肿瘤疾病。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即由医护人员分工合作,观察诊断患者病情,护士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于给予其相关药物治疗,使患者病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观察组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流程如下:(1)院前抢救:首先护士接到急救电话后,需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急救人员,以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并在3min内出诊。接诊途中,急救人员还需同患者或家属保持通话,并详细询问患者具体病情,如大概几点发病、此时症状表现有哪些等,以便于急救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处于评估预判。同时在通话过程中,还需叮嘱周围人员勿随意移动患者及相关物品。到达现场后,护士需对周围环境及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以制定转移路径,并迅速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等操作,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将其转移至救护车内。在回医院途中,护士需将急救情况反馈给医院,如对患者病情的初步诊断、实施的急救措施等,以便于院内医护人员做好相关抢救准备。同时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者出现口吐白沫、心跳停止等症状,则护士需及时帮助其清理口腔异物、给予心肺复苏治疗。(2)院内抢救:回到医院后,急救人员需同院内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工作,并及时将患者送至抢救室进行抢救,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再在入院后3min内完成血氧、血压等基本检测,实施心肌酶谱、血常规等临床检查诊断,以便于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更精准的评估诊断,使患者能获得更有效的救治。
1.2.2 急诊介入手术 在患者入院后10min内,医师需根据心电图、血氧等检查诊断结果,评估患者是否需接受急诊介入手术治疗,若需要手术治疗,则需将患者送至导管室,以便于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术前,护士还需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统计年龄、性别组成这两项指标数据,以分析年龄、性别等因素是否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
(2)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包括统计两组患者所需的急诊室停留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分析对比不同抢救方式对患者抢救情况的直接影响。
(3)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包括统计两组抢救成功的患者人数,及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再行手术治疗等不良事件的患者人数,以分析对比哪种抢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正面影响更大。
1.4 统计学方法
年龄、急诊室停留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总住院时间(计量资料,±s),性别组成、抢救效果(计数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分别经由t、χ2验证,若P<0.05则认为有研究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
观察组年龄、性别组成等基线资料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基线资料的对比[n(%)/±s]
表1 两组基线资料的对比[n(%)/±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χ2值P值例数(n)50 50年龄(岁)54.03±6.03 54.87±6.12 0.691 0.491男26(52.00)28(56.00)女24(48.00)22(44.00)性别0.161 0.688
2.2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的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所需的急诊室停留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总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抢救情况的对比(±s)
表2 两组抢救情况的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50 50急诊室停留时间(min)40.82±10.83 52.83±17.72 4.089 0.001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min)78.21±12.01 117.74±20.84 11.621 0.001总住院时间(d)10.02±3.11 13.72±4.83 4.554 0.001
2.3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的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的患者人数更多,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的患者人数更少,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抢救效果的对比[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病症,一般情况下,此病症多因既往心脏疾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情绪过于激动、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所致,患者发病后多会出现疼痛、胸闷等临床症状,若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救治,则会对其心功能造成严重损伤,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一旦患者发病,家属或周围人群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以提升此类病症患者的生存几率[4-5]。
为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本研究拟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方式对此类病症患者进行救治。在本研究中,经观察组、对照组间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急诊室停留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总住院时间更短,说明此急诊干预方式,能帮助患者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抢救,能有效避免患者错失最佳诊疗时间,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几率。这主要是由于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中,院内、院外抢救人员有明确分工,同时有做好各项衔接工作,进一步缩短了患者所需的抢救时间[6-7]。同时在抢救效果方面,观察组抢救成功的患者人数更多,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更少,说明此抢救方式能达到更好的抢救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各抢救人员均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为患者获得了更多的抢救时间,即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其病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有效降低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有效提升其整体的诊疗效果[8]。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升其整体的抢救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使患者病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