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引台港澳青年人才来珠海就业创业的实践和思考
2021-10-14谢丽萌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起点上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珠海市人才发展战略部署,本文围绕“十三五”时期珠海市台港澳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十四五”时期促进台港澳青年人才来珠海就业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谋划未来五年全市引进台港澳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为“十四五”期间珠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关键词:台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基本情况;实践与思考;对策建议
本文索引:谢丽萌.<标题>[J].商展经济,2021(19):-099.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9.29
1 “十三五”时期台港澳青年人才在珠海市就业创业基本情况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的措施,实施以来,珠海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便利台港澳居民在珠海市学习、就业、创业和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政策扶持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政策支撑体系,内容涉及人才合作、资源对接、平台建设以及生活配套等方面。第一,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出台《关于促进珠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珠台52条”)及实施细则,从鼓励共同设立合作研发机构、支持高校建立机制化交流平台、协助申报各类基金项目、支持在珠就学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为台湾地区同胞在珠海就业创业提供与珠海企业、居民同等待遇,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第二,细化港澳青年来珠海就业创业的各项规定,出台《关于珠海市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包括人才、融资、产学研一体化、住房、公共服务、生活配套等13项主要任务和措施,设立一次性建设扶持经费,鼓励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提出到2020年将横琴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成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工作目标。
1.2 平台建设
第一,发挥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目前,建立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17家,累计孵化台港澳创业项目269个,累计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行业。截至2019年底,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累计孵化港澳项目251个,设立澳门地区青年创业服务中心,为193个项目提供了咨询、辅导、培训等服务。第二,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平台。分别在乐士文化园区和珠海中心大厦挂牌成立珠海台湾青年之家,引进以台湾地区爱国青年为主导的服务团队——广州穗台青年职业发展服务中心,携手华发集团,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给予台湾地区青年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帮助台湾地区青年融入珠海、创业珠海。推动珠海市香洲区大华培训中心、珠海市创客协会、广东省华南洁能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成立珠海市大华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打造珠海、香港地区、澳门地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新平台。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内设立澳门地区青年创业专区,目前有15个澳门地区创业企业(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入驻基地。珠海中心大厦内设立“澳门青年创新创业专区”和“澳门青年实习交流专区”,首期总规模近5万平方米,可入驻500家澳门地区企业。
1.3 合作交流
搭建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平台,注重资源对接和民心交流,积极开展青年实习活动,助力台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发展创业。第一,进一步完善青年就业创业的交流合作机制。2018年珠澳合作会议签署《澳门青年到珠海实习及就业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合作。2019年珠澳两地政府在粤澳合作联席会议上签订合作备忘录,提出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助力澳门地区高校及青年在珠就业创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专项小组”,统筹推进港澳青年在珠创新创业工作。第二,协助优质资源对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市就业创业潜能,落实“台湾青年优才名企实习计划”,协调提供格力电器、金山软件等知名企业实习岗位。推广《珠海“菁创荟”小额贷款贴息管理办法》提供贷款利息补贴,协助港澳就业创业青年与大湾区资源有效对接。第三,积极开展青年交流活动,营造互学互鉴的浓厚氛围。组织珠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和台湾地区中华企业家协会青年企业家开展就业创业面对面交流,共结友好商会。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青年实习计划,组织港澳大学生到珠海实习。
1.4 服务配套
注重民生保障,加强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共建共享,引入国际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服务配套标准。与全市创业园区充分联动,共同开办“菁创学院”特色课程,结合园区入孵企业实际需求,邀请“菁创学院”创业导师团,为创业青年有针对性的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培训。设立“横琴新区澳门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开设六期“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训练营”等措施,为澳门地区创业青年提供一系列创业服务。完善人才服务环境,提升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首创跨境办公模式,横琴与澳门地区之间开通每天26班次跨境通勤车,至2019年底累计乘坐往返琴澳的客流超过8.3万人次,已有31家港澳企业在横琴跨境办公,办公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建设“珠海青年”“珠港澳青年汇”等微信公众平台,以台港澳青年熟悉的语言模式和表达习惯,广泛宣传珠海城市发展、人才产业政策和青年就业创业资讯,带动就业创业氛围。
2 台港澳青年人才在珠海市就业创业情况分析
2.1 主要问题
“十三五”时期,虽然我市在台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就业创业平台初步搭建、就业创业企业日益增长、就业创业人才不断涌现,总体来说,还面临一些发展瓶颈。第一,合作体制机制存在难题,珠海发展环境与台港澳青年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珠海与台港澳地区在法律制度、营商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对要素流动存在影响。如港澳地区税费较低,税收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港澳青年到珠海就业创业的意愿。珠海与台港澳地区的互联网环境也存在差异,跨境信息处理、沟通交流的便捷性有待提高。第二,宣传力度不足,台港澳青年对珠海情况不熟悉。我市现有支持台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内容较多较广泛,但缺乏全面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到珠海就业创业的积极性。第三,服务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就业与创业相互带动的作用不明显。珠海有着吸引台港澳青年前来就业创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但对台港澳青年的发展需求缺乏全面精准的了解和掌握,对台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园区以及服务台港澳青年来珠海就业创业的中介机构的鼓励发展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台港澳青年就业与创业之间互相促进、相互带动的发展态势有待形成。
2.2 政策红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台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为广大台港澳同胞到内地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福祉。
(1)为满足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工作、学习、生活、出行便利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并于2018年9月1日实施。持证的港澳台居民可在居住地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依法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3项权利,义务教育、就业、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涉及诸多方面的9项便利。同时,国务院宣布取消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许可事项,取消办理就业证。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港澳台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保障了其社会保险权益,切实有效提高了台港澳青年在珠海就业创业的社会保障范围和力度。
3 “十四五”时期珠海市引进台港澳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奋斗。珠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视察澳门地区重要讲话精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以珠澳合作为总牵引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开创珠海工作新局面。深化台港澳青年交流融合,用好“双区”驱动战略,积极推动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主动服务澳门地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加强规则衔接,打造趋同港澳的创业就业环境
目前,内地与港澳之间存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掣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难以高效便捷流动。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我国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第一,加快推进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在横琴探索建立与港澳自由港政策相适应、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体制机制,将横琴打造成“政治和法律由内地管控,经济环境上趋同港澳”的特殊区域。重点推动优化“分线管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和跨境金融等改革创新举措尽快落地。第二,推动一揽子惠澳政策实现突破。参照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5大定位、19条具体内容,提出一揽子支持改革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与国务院港澳办、澳门特区政府、澳门中联办的沟通协调,推动中央将一揽子惠澳政策落地实施,为澳门地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三,推动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推动深圳经验复制推广,争取中央支持粵澳深度合作区以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化、城市治理及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探索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负面清单模式。
3.2 打通跨境就业壁垒,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引领,深层次、大力度支持就业创业,打通人才流动的政策壁垒,将珠海打造成台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首选地。第一,推动行业标准共通,拓宽职业资格互认。推广职业资格单向认可,优化专业人才登记备案制度,在落实《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基础上,根据区域发展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大适用领域。推动在CEPA框架下,扩大紧缺型人才职业资格单向认可的专业领域,把金融服务高科技、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职业资格纳入单向认可范围,允许更多领域已取得港澳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到横琴就业创业。同时,创新措施,简化行政服务流程,完善专业人才登记备案制度,为台港澳专业人才参与大湾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二,探索引进国际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实行“一试多证”。“一试多证”即考生通过一次鉴定考核可获得多种证书。建议珠海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会同台港澳职业培训机构探索职业资格的多向评价互认制度,优先在横琴战略性紧缺型专业人才领域实行“一试多证”,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便利台港澳青年人才来珠海就业创业。第三,构建自由流动机制,推动人才交流。充分利用珠港澳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探索创新教育合作模式,建立三地人才工作联盟,加强人才政策协调对接,实现人才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互通、成果共惠机制。鼓励和支持港澳服务提供者在珠独资或合资设立职业培训学校,积极推动我市技工院校与港澳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师生交流、教师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3.3 以“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台港澳青年人才在珠海集聚
第一,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吸引科技人才集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强调,要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澳门地区特首贺一诚提出“积极吸引人才回流,鼓励在外地工作和求学的澳门地区居民回流发展”,强调要“人才建澳、人才兴澳”。目前,来自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珠海与澳门大学共建的产学研示范基地首期2300平米研发办公室已投入使用。珠海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共建横琴先进智能计算机平台,一期项目已调试完成。这些都为吸引澳门地区科技人才来珠海就业创业提供了发展平台。第二,提高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人才引流。一方面,做优做强现有特色产业,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加快推进现有休闲旅游、商贸服务等产业项目建设,以《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为契机,引进、培育、发展一批龙头旅游、商贸项目,加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挥“旅游+产业”功能辐射和引流作用,吸引台港澳青年专业人才来珠海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布局配套产业链。充分挖掘珠海特色优势,特别是横琴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区位、政策优势,加快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科技创新、生物医药等产业制定精准人才引入政策,通过政策吸引群体性人才,推动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进驻,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相关战略性产业的整体发展。第三,推动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发挥创新创业大赛作用。持续推动“台湾青年之家”、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就业创业园区建设,打造台港澳青年在我市就业创业的主平台。进一步营造台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氛围。第四,建立多层次融资支持体系。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引导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吸引社会资本、风险投资投入台港澳人才科技创新领域,运用珠海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台港澳青年创办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创新创业投资资金投向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孵化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3.4 优化公共服务,提高对台港澳青年人才的综合服务能力
第一,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以优质生活配套吸引更多的台港澳青年人才来珠海发展,优化教育资源,接轨国际,创办优质学校。引进更多国际化教育资源,适应台港澳人士子女教育的国际化需求,借助国际优质师资团队,对本土教师进行国际化培训。第二,培育和发展专门服务台港澳青年人才的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为台港澳青年到珠海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台港澳青年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就业创业圈构建,营造良好就业创业氛围。第三,通过联系台港澳社会组织,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就业创业园区和台港澳青年面对面交流,做到交流制度化、机制化,持续跟踪、研究落实台港澳青年提出的意见建议。同时,建立公开、高效、即时的咨询平台、网络服务平台,为台港澳青年提供行政事项、优惠政策或其他生活问题的咨询,增强台港澳青年在珠海就业创业的融入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邓小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21(2):48-49.
孙慧.广州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特点与路径调查及建议[J].中国培训,2019(7):53-54.
熊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实践与思考[J].四川劳动保障,2018(10):41.
胡宇.關于都江堰市推动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劳动保障,2018(10):32.
刘海龙.新形势下企业推动青年创新创效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8(21).
李晓芳.引领青年人才走稳致富路[J].劳动保障世界,2020(7):12.
卞文志.好政策促人才就业创业[J].劳动保障世界,2020(1):68-69.
远见.积极创新模式提升就业创业质量[J].劳动保障世界,2020(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