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 不忘初心
2021-10-14于锋
摘要:学习和践行党史是送给中国共产党100华诞最好的礼物。本文结合高校教师的身份,介绍了学习、实践和分享党史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包括学习党史中党的教育方针、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工作;学习党史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好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工作;学习党史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做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工作;学习党史中文武兼修的体育强国理念、履行兵团人才能文善武的维稳戍边使命。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心得体会;高等学校;教育方针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3-0048-04
0引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习“四史”特别是党史,有利于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领悟建党百年来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规律[1],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2],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党史堪称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认真学习党史并践行党的理论,可以有效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3]。
作为一名理工类专业高校教师,除了常规的日常学习之外,我还结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学习。例如,学习党史中党的教育方针、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工作;學习党史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好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工作;学习党史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做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工作;学习党史中文武兼修的体育强国理念、履行兵团人才能文善武的维稳戍边使命。
本文结合自身的党史学习过程,介绍了学习、实践和分享党史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如图1所示。首先,分类归纳、系统学习。通过梳理党史中关于教育方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技术、体育强国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进行归纳总结,逐类进行系统化学习,认识并遵循其中的规律。其次,学以致用、融入实践。利用党史中的理论,融入到日常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工作中,特别是人才培养、课程思政、科教融合和维稳戍边,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实践能力。第三,总结经验、分享心得。针对学习党史和践行党史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总结的经验,及时进行分析和归纳,与身边的同事进行分享和讨论。与此同时,撰写和发表与人才培养、课程思政、科教融合和维稳戍边等相关的论文10余篇,期待与全国的党史学习者和践行者共同探讨和商榷。
1学习党史中党的教育方针,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工作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过程中,针对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针,极大地推动了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4-5]。党的教育方针已经成为一个时期内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性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期探索的结果,彰显了党关于教育事业的初心与使命,极大地推动了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肩负起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6]。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一直坚持“国家利益为重,人民利益当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提高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并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就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如图2所示,首先,在理论学习方面,不断学习和理解党的教育方针,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并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撰写在《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三问》一文中[7]。其次,在人才的培养类型方面,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高校的特点,建议培养具有且需要拥有能继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具有“兵”的意识、能力和责任,能执行“维稳戍边”使命的高素质“能文善武”的“兵团人才”,相关建议已经撰写在《兵团高等学校实施“准军事管理”培养“兵团人才”的可行性》一文中。第三,在人才的能力培养方面,针对“人有三观、才有三力”中的领导力,采用“情景再现”教学模式介绍了领导力在大局观思想、角色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相关内容已经撰写在《采用“情景再现”教学模式探讨团队管理中的领导力》一文中。
2学习党史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好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中,从党情和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些重大理论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理工类专业高校教师,要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如图3所示,为达到思政育人效果,积极寻找思政育人元素,设计思政育人案例,做好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可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知识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例如,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的开学第一课,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教案,挖掘了与教学内容“门当户对”的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思政育人元素。同时,设计了瓷器china英文单词的由来、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玻璃瓶的地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水泥的作用等思政育人案例,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比翼双飞”的目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相关内容已经撰写成《“开学第一课”的课程思政教案设计——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绪论为例》、《“情景再现”教学模式在高校专业课“课堂思政”建设中的运用——以陶瓷的制备为例》和《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等论文。
3学习党史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做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工作
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防力量的加强。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代党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在技术上兴起一个革命”,并成功实现了“两弹一星”的突破,为建设社会主義的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基础[8]。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并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有效释放了知识分子作为主题科技力量的能量[9]。江泽民同志将“科教兴国”的思想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胡锦涛同志提出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融入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真正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
理实融合、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等“三个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见图4)。其中,科教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办学理念,可以将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科学研究队伍中,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科技强国的有效方法。作为一名理工类专业高校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开设研究型课题,将高质量的前沿领域实验研究成果融入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项目、各种自主创新型实验和本科毕业论文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基于本人的科学研究内容设计了多项科教融合的综合实验,吸引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和实验竞赛中。学生通过SRP项目、创新实验、创业大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基础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4学习党史中文武兼修的体育强国理念,履行兵团人才能文善武的维稳戍边使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都非常重视“文明精神、野蛮体魄”,做到笔戎兼顾、文武兼修(见图5)。毛泽东同志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的思想,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国家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当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和任务[11]。
作为兵团高校的一名教师,拥有维稳戍边的历史使命,更应该拥有笔戎兼顾文武兼修的意识,掌握能文善武的本领,培养具有“兵”的意识、“兵”的能力、“兵”的责任的优秀兵团人才。首先,用正确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体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育强国可以有效提升全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体育强军可以“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有效维护国家利益与世界和平。其次,用科学的体育训练强健体魄。科学的体育训练可以有效减少和预防体育训练中的伤病,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逐步增强自身体质,建立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第三,履行好维稳戍边的历史使命。除了常规的体育训练,还可以增加维稳演练项目和搏击类武道项目。这将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在提升个人和团队维稳戍边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以为兵团各行各业输送拥有维稳戍边能力的优秀人才。
5结语
通过分类归纳、系统学习,掌握了党的教育方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文武兼修的体育强国理念;通过学以致用、融入实践,进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工作、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工作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工作,践行了兵团人才能文善武的维稳戍边使命;通过总结经验、分享心得,撰写和发表相关论文,与党史学习者和践行者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海军.汲取经验智慧践行初心使命“四史”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必修课[J].人民论坛 2021(1):100-102.
[2]姜迎春.新时代要切实加强学习“四史”:科学把握“四史”显证的规律性[J].人民论坛,2021(7):70-72.
[3]董晓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关于讲好党史故事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20(5):44-50.
[4]杨天平,吴根土.党的三代领袖论教育方针[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5):11-12.
[5]张力.党的教育方针指引教育现代化进程[J].中国编辑,2020(10):4-7.
[6]石中英.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在全面上下功夫[J].教育文化论坛,2018,10(5):137.
[7]于锋.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三问[J].教育教学论坛,2021(16):5-8.
[8]李枭雄.新时代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略议[J].党建研究,2021(2):52-53.
[9]邱双成,崔华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审视[J].生产力研究,2012(9):78-79+89.
[10]张赛,刘魁.面向新时代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路径探讨[J].学理论,2020(1):24-27.
[11]肖荣华,袁峰.新时代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意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 41(1):13-17+22.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