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课“抬头难”的原因及对策
2021-10-14田建军刘旭东
田建军 刘旭东
摘 要:大学生思政课“抬头难”现象,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教师的素质水平以及改革创新勇气,也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和大学生的主观偏见等;提升课堂抬头率,学校对思政课重视程度要达到理性自觉,教师要深入研究思政课建设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特点,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考核模式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度和抬头率。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抬头难;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9-0084-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multiple factors which include the teachers quality and the courage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social environment, school management and students' subjective prejud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attention rate and achieve the rational consciousness degree, teachers should deeply study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law and the political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lso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optimizing curriculum content and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the reform of assessment mode is helpful to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rat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 difficulties; reform of procedural assessment
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显性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特点和优势,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国家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大大增强,“言必称西方”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环境优化加上各级主管部门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迎来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压力和挑战不容忽视,尤其是大学生课堂“抬头难”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突出问题。2017年两会期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宝生在答记者问时就明确指出,到高校调研,了解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再次提到抬头率问题,他说:“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1]”
一、大学生思政课“抬头难”的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思想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爱国热情、鲜明的政治立场、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自我陶醉,学生则躲在远离讲台的后排或两边座位上睡觉、玩手机、看电脑,做其他课程作业,双方各行其是,鲜有互动。最终结果就是“教师劳累、学生疲惫、资源浪费”。高校思政课究竟怎么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为什么不理解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归纳了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从管理的角度看
首先,某些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或主管领导,不能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民族发展、社会安定和谐、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尊重思政课发展规律,任性作为,随意压缩课堂教学的课时及学分(比如概论课,教育部规定6学分96学时,但有的学校压缩为5学分80学时,有的压缩为4学分64学时,有的压缩为3学分48学时,有的甚至干脆使用网络慕课代替课堂讲授),管理部门的忽视、轻视态度,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消极情绪。其次,超大班排课现象十分普遍。有些高校的思政课,每个教学班动辄200人左右甚至更多,教师根本无法兼顾每个学生,为学生在课堂睡覺或玩游戏提供了机会。再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受大学排名以及国家评估指标引导,高校对教师考核的重点一般都放在了论文和课题上,为了完成任务,很多教师疲于奔命,导致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等方面投入精力过少,陈旧的内容、单一的手段、应付的心态,肯定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最后,学生评教机制的影响。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究竟有没有能力去评价任课教师,学术界历来存在争议,但许多高校管理者却将其视作不二法门,深信不疑,甚至上升为决定教师绩效的主要依据。由学生决定教师命运的直接后果,就造成思政课教师根本不愿意批评违纪学生,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学生不抬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学生思政课抬头率低,虽然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但教师无疑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寄予很高的期望,他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但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首先,目前进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青年人,一般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研究领域明确深入,学术研究功底扎实过硬,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里游刃有余,但高校每一门思政课都是环环相扣的综合学科,涵盖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教师知识结构如果存在短板或缺漏,当然就只能照本宣科、敷衍了事,根本无法展示思政课的独特魅力,吸引力、感召力也会大打折扣。其次,有些教师不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依然满足于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几页PPT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现象不加分析、一味排斥,无法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有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喜欢卖弄不切实际的大道理,摆起面孔教训人,不提问、不互动、语言生硬,没有亲和力,无法打动学生。再次,有的教师将“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的庸俗论调奉为圭臬,谨言慎行、明哲保身,不敢越所谓的“雷池”半步,不敢直面现实问题,不敢剖析社会现象,从概念到概念,从原则到原则,僵化呆板、枯燥乏味,违背了思政课摆事实、讲道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最后,有的教师缺乏课程自信,对学生违纪行为过于迁就,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听之任之,唯恐得罪学生遭到差评。总之,有些教师的思政课内容无味、方法无趣、讲授无聊,学生不买账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