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t100热电阻的测温实验改进

2021-10-14施鸿强崔建马鸿宇李旭胡金梅周裕鸿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电桥阻值测温

施鸿强,崔建,马鸿宇,李旭,胡金梅,周裕鸿

(宁波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0 引言

Pt100铂热电阻是一种精度高、线性度好的常用温度传感器,[1]通常结合测温电路进行高精度测量。它的使用温度范围为-200~850℃,在外界温度变化时,电阻的阻值和温度满足线性关系,0℃时的热电阻标准阻值为100Ω,在0~100℃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故测量任意两个温度下阻值的变化,便可获得该热电阻的温度特性。目前热电阻常用的接线方式有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2]在测量精度相对要求不高的场合下一般采用三线制,可以有效地降低连接导线电阻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但传统Pt100热电阻测温电路,测温范围较窄,调节增益过程中运放易出现非线性失真,测量结果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本文对传统的测温电路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1 Pt100热电阻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

Pt100是中低温区常用的测温元件,在远程测量过程中,由于Pt100阻值小、温度系数低,其测温精度易受导线电阻影响。[3]通常解决方法为Pt100热电阻引出的3根导线,其截面积和长度均相同(即r1=r2=r3),测量铂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铂电阻RT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电阻,将导线一根(r1)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r2,r3)分别接到铂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邻的桥臂上(图1)。这样两桥臂都引入了相同阻值的引线电阻,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减少导线电阻所引起的测量误差。[4-5]

图1 热电阻内部简化结构图

Pt100热电阻是利用铂金属随温度变化而其阻值变化进行测温的,凭借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温度传感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铂热电阻在0~850℃温度范围下,电阻RT与温度t的关系为:RT=R0(1+At+Bt2),其中R0为0℃电阻值,R0=100Ω,A=3.908×10-3/℃,B=-5.775×10-7/℃。

在测量精度低(0~100℃)的实验中,可以将热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简化为:RT=R0(1+At),如表1所示,其中,RT为取平均值后的实验数据,此时电阻与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1 Pt100热电阻部分温度分度表

2 改进前后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电路

2.1 改进前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电路

在25℃~100℃下,Pt100热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实验中,Pt100热电阻接入惠斯通电桥一路,将热电阻的受温度变化的阻值转化为电桥电压的变化,再经过四运放放大电路,输出端得到放大后的电压,数据处理后,进而验证热电阻温度特性,其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 传统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电路图

左边为不平衡电桥部分,RW1'作用为系统工作前调零,即Vin2-Vin1=0,Vout1=0,Vout2=0。

在四运放差分放大电路中,前3个运放电路组成差分运算放大电路,运算表达式为

其中,RW2'为滑动变阻器下半部分接入的电阻值。

最后1个运放电路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其输出表达式为:

在室温环境下,为验证热电阻在25℃~100℃的温度随热电阻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实验器件参数如图2所示,避免滑动变阻器人为调节的误差,实验测量中RW2'接入最大阻值,此时放大增益最小,通过式(2),得此时理论放大增益为53.55。

2.2 改进后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电路

改良后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过程中,仍然采用惠斯通电桥和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将惠斯通电桥稍微改动,采用其他类型差分放大电路实现电桥电压的放大处理,其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一般来说,单运放差分电路存在两个缺点:电阻的选取和调整不方便;每个信号源的输入电阻均较小,[6]差分运算电路应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放构成。为了实现电路能够调节放大增益,同时维持运放的线性状态,保证输出电压为正值,故最后一级采用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如图4所示。

图3 Pt100热电阻测温设计流程图

图4 Pt100热电阻测温电路设计优化图

Pt100热电阻接法为三线制,不平衡电桥方面依旧采用惠斯通电桥,在传统的电桥一臂改成电阻和同一数量级的滑动变阻器进行调零,与优化前电桥原理一致。

实验电路的设计过程中,使得R3=R8,R5=R7,可以构成高输入阻抗的差分运算电路,三级运放放大电路的运算表达式为:

优化设计中,采用拆封不久的Pt100热电阻,实验器件参数如图2所示,避免滑动变阻器人为调节的误差,RW2'同样接入最大阻值,此时放大增益最小,通过式(3)、(4)和(5),整个差分放大运算电路增益可调范围为31~231,可满足温度变化电桥输出电压的放大。在系统调零后,优化测温电路放大增益选择40,其理想最大测量温度可以达到145℃,满足25℃~100℃测温要求。

3 改进前后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的比较

3.1 改进前后Pt100热电阻温度检测数据测量及处理

在不同温度下通过对传统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和改进的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多次测量其输出电压并取平均值,得到输出电压与温度的关系,其测量和理论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和理论测量输出电压与温度关系

图5(a)、(b)分别是传统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和改进后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的实验和理论的输出电压与温度关系图,如图5所示,对传统Pt100电路输出电压和理论输出电压取绝对值,“*”表示实际测量结果,“---”虚线为实际测量结果拟合直线,“——”实线为理论拟合直线。

图5 输出电压与温度关系图:优化前(a);优化后(b)

传统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中,实验测量数据对比理论输出值,此时95℃和105℃的输出数据有误,需删除95℃和105℃的输出数据,输出灵敏度非线性误差为1.40%,仅能说明在25℃~85℃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线性特征。

改进的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中,实验测量数据对比理论输出值拟合线良好,灵敏度0.156 V/℃,非线性误差为结合理论拟合直线图和实验数据非线性误差,考虑到实验电路存在一定的损耗,可认为该优化测温电路能正确地验证热电阻温度特性。

3.2 改进前后Pt100热电阻温度检测的比较

在热电阻测温电路中,其灵敏度

A为测温电路放大增益,Δu1为热电阻温度引起的电桥输出电压变化量,Δt为温度变化量。若要增大灵敏度,最好的措施是增大测温电路增益A,但为保证电路正常工作,输出电压是不能超出Uom=±14 V,测温范围必定受限制。灵敏度和测温范围为相互制约关系,增大灵敏度,则测温范围必然减小;增大测温范围,则灵敏度必然减小,所以在不同的测温范围中,电桥的差分电压通过增益电路存在限定条件

结合测量初始热电阻阻值R0及上限温度的热电阻阻值RT,计算即可得到测温电路最优增益。

通过实验对比,进一步证明传统四运放差分放大电路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集成运放最大输出电压Uom=±14 V,测量高于95℃热电阻输出电压变化量,会导致运放工作于非线性状态,影响测量结果;其次,传统Pt100测温电路增益调节范围为53.55~+∞,选择最小增益时输出值出现失真,无法准确验证25℃~100℃热电阻温度特性;最后,负值输出电压不利于数据记录,输出数据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四运放构成增益电路,元件利用率也较低。

改进后的三运放差分放大电路的优势:

第一,保证放大电路有足够大增益和运放工作于线性状态下,实现热电阻在25℃~100℃下数据正常输出;第二,充分使用运放,可减小器件带来的误差,同时保证数据正值输出;第三,使测温范围得到提高,采用三运放实现更好的适应温度能力,改进前最小增益A=53.55代入(7)式,查阅理论热电阻分度表,可得极限测量温度为93℃,同理,可计算改进后极限测量温度为153℃;第四,测量的非线性误差得到显著降低,改进后的测温电路较改进前非线性误差减小了1/3,进一步保证了测量数据的稳定性。

4 结语

本文使用了Pt100热电阻三线制优化测温法,采用三运放构成差分放大电路,整体上减少了实验元件所占据的体积和优化了仪器操作方式。增益调节范围为31~231,极限测温能力可达到153℃,可有效地避免运放工作于非线性状态,同时非线性误差较传统测温电路减小了1/3,且电压输出也很稳定。但唯一不足的是要扩大测温范围,需要牺牲测量精度为代价,原因在于:测温范围与灵敏度是相互制约关系,扩大测温范围,需要通过缩减测量精度来表现受热电阻制约的输出电压。实验中,主要测量25℃~100℃下,热电阻的输出特性,电阻与温度变化关系中的非线性项对实验影响较小,可以无需非线性补偿电路[7]部分。

猜你喜欢

电桥阻值测温
智能防疫测温机器人朔州“上岗”
复合材料垂尾受热应变激增问题分析
肯尼亚:测温枪需及时校准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惠斯登电桥实验拓展探究
对一道电学实验题的思考
基于对称阶梯阻抗K 变换器的双频电桥耦合器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电桥平衡条件的应用
测温电路探讨
这道电学黑箱题有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