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兴趣化的实践研究

2021-10-13梁加伟彭鹏

体育时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梁加伟 彭鹏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6-069-02

摘  要  当前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以及课程安排等方面都相对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难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针对此类问题,应当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丰富课外活动和竞赛等多个方面进行解决。从兴趣化教学的应用出发,充分探究对培养和加强小学体育兴趣化的教学实践,以期呈现出更加创新且多样化的兴趣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解决当前阶段小学体育兴趣化改革过程中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兴趣化  体育教学

一、文献综述

(一)小学体育兴趣化的提出

2015年上海市启动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上海市教委制订了《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经过了几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以及促进运动参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小学体育兴趣化主要是指在小学的教育阶段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及比赛来对体育建立一个初步的认知,培养学生广泛的体育运动和健身爱好,指导学生科学的参加体育运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养成锻炼习惯。

(二)关于小学体育兴趣性、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研究

兴趣是人们对某些事物认识的特殊倾向,这些特殊认知表现在总是伴随有愉悦、快乐、兴奋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当人对一项运动有了兴趣,就会优先的去认识并接触它。我们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特别喜爱它,就会优先地去认识它,从而进行更深层次地学习和参与,最后取得相应的成果。

美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新体育理论为主要基调,注重体育教育和相关课程的科学性,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实施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尊重儿童的兴趣。通过对日本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日本的体育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关注,他们认为应让学生喜欢运动、参与运动。澳大利亚与日本相似,在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中也提及了兴趣,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应具有灵活性,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及养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性,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观。

彭全省在《浅议小学生体育爱好和兴趣的培养》中提到学生一旦对某一体育运动项目建立了兴趣和爱好,就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接触和参与更多内容,学生已有的体育爱好可以改变和发展,新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可以通过教师教学上的引导去培养、发展、巩固。

我国学者鹿传荣在《论如何以兴趣激活小学体育教学》中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教学氛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合理利用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竞争特点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和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教学策略和内容,让学生既能享受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成就和喜悦,又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实现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目标。

黄巧美和郑壮涛两位学者在《浅谈小学体育教育的专业化和兴趣化》中结合小学体育教育的目标和特点,提出了体育教学的新思路,说明了通过专业化和兴趣化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可行,并且更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表明我国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以及兴趣化的发展方向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都普遍认识到了在小学体育教育阶段中兴趣化教学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以及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当前小学教育阶段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等各个实践环节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结合上海市教委制定的《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发现了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遂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的推广和发展。

三、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主要运用的措施与方法

1.融洽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进行相关知识传授,也存在师生间进行的情感互动交流。师生关系的好与坏,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成为朋友,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学生碰到问題或出现差错时,不要采取太过严厉的责怪和惩罚的措施,要用和蔼可亲的语气与态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帮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投入体育锻炼之中。

2.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低年级主要采用体育游戏和运动项目结合的方式,在教学中要融入身体基本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身体的基本认知和对规则的简单认知。高年级则采用身体素质、基本运动技能为主,体育运动中的合作与竞争、规则意识要贯穿始终。

3.体育兴趣班、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一节普通的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课时相对较短。再加上上课的学生较多,一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很难达到课程的正常标准,为此,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兴趣班、更为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来补充。体育兴趣班活动相对与体育课来说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育爱好来选择运动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二)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

1.情境模拟类游戏的运用。小学生对于体育游戏有着极大的兴趣,学生会积极跟随老师进行各类游戏活动。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想象力快速发展、模仿能力强的阶段。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来进行学习情境的设定,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形式单一、相对枯燥的身体练习以及动作技能教学放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例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指定的任务,才能集齐材料“解救”同学,可以掌握相应的基本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样也间接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2.器材改造类游戏的运用。学校现有的一些体育资源和器材设施往往并不适合某些年龄阶段学生的体育活动使用。为此,就需要对运动器材进行改造,对竞技项目的规则进行简化,使学生能够更快掌握和参与。篮球、足球的场地可以用来进行多种形式的游戏,羽毛球以及球拍、乒乓球以及球拍可以用来作为趣味接力比赛的道具等等。

(三)存在的問题

1.课堂教学重游戏轻技能。从培养人们终身体育意识的要求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运动技能对于自主锻炼习惯的养成以及体育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在目前阶段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引导与开发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过分注重游戏的运用,则不容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也就不能获得持续的成就感。需要明确的是,体育游戏只是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辅助方法和一种途径,如果教师将重点放在了游戏本身,则就将学生的兴趣点错误地导向了游戏上而不是相关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提高上。

2.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充足的师资力量是合理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势必会影响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而在现实中,由于地域的差异性、学校规模大小、学校对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编制名额等种种因素,会出现体育师资配备不充分的现象,如此就形成了一个难以协调的矛盾。

3.教师对学生身心特点把握不准确。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通俗的来讲就是老师要了解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这一点无论对于哪个学段的体育教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游戏的选编都需要以学生身心特点作为依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当前阶段的小学体育兴趣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种集趣味型、开放包容型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模式非常受学生和老师的喜爱。兴趣化的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与身体健康水平。因此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和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掘体育兴趣化教学的积极作用,在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的客观基础上充分认清和把握游戏的本质,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小学体育学的实践教中去。同样,在改革和实施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学校场地设施以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和改革进程中逐个解决。

(二)建议

首先,游戏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符合体育教学的目标,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这是小学体育兴趣化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其次,教师要对所教授的运动项目与身体练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加工,使其符合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要让学生能够喜爱并接受。情境设定、教学游戏以及体育竞赛要有机结合在一起,合理安排各项内容的教学时数。最后,小学体育兴趣化改革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各个地区各个学校要根据相关要求以及自身的地域特点进行具体操作。

参考文献:

[1]宋鹏.上海市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2]彭全省.浅议小学生体育爱好和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211-212.

[3]鹿传荣.论如何以兴趣激活小学体育教学[J].学周刊,2017(17):127-128.

[4]黄巧美,郑壮涛.浅谈小学体育教育的专业化和兴趣化[J].科技信息,2011(18):299.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