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2021-10-13陶玉宇
陶玉宇
摘 要:乡村音乐教师是指长期坚守乡村教育第一线、深耕乡村音乐基础教学的人,是具备高尚的教育情怀、在实践中拥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突出的音乐教学能力、在音乐教育事业中勇于创新和振兴乡村事业的人。乡村音乐教师应具备“以梦感人”的理想担当、“以文化人”的乡土文化、“一专多能”的教学能力、“以行觉人”的课程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师范院校应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未来乡村音乐教师身份认同,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未来乡村音乐教师的内生动力,从而有效提升未来乡村音乐教师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乡村音乐教师;角色定位;核心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3-0048-03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培养国家需要、人民满意,特别是弥补乡村现实短板的优秀教师。当前,深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学校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农村中小学必须重视乡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美育提升行动。实际上,现在乡村音乐教师是比较缺乏的,优秀乡村音乐教师更是匮乏。问题解决需要从源头抓起,师范院校应从乡村音乐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入手,努力为乡村培养一批“有情怀、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教师。
一、乡村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时代乡村音乐教师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准确把握乡村音乐教师的角色特质有利于师范院校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乡村音乐教师简单来说就是指长期坚守乡村教育第一线、深耕乡村音乐基础教学的人,是具备高尚的教育情懷、在实践中拥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突出的音乐教学能力、在音乐教育事业中勇于创新和振兴乡村事业的人。相较于城镇音乐教师群体,乡村音乐教师的显著特征在于其能够认同乡村本土文化,善于将地方音乐有效融入课程教学。
乡村音乐教师是农村中小学美育提升行动的践行者,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方面起着重要助推作用。乡村音乐教师要“接地气”,主动探究乡土音乐,融合现代音乐元素,在传统与前卫之间寻找平衡点,让地方音乐富有亲和力,切实为学生开启音乐美丽人生。乡村音乐教师同样也是振兴乡村音乐教育梦想的引领者,这是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在传授书本音乐知识的同时,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积极助推乡村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乡村音乐教师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导向,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概括起来,乡村音乐教师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梦感人”的理想担当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鼓励广大教师要做 “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1]的“四有”好老师。乡村音乐教师与城镇教师相比具有特殊性:其一,工作性质有差别。乡村音乐教师需要主动承担很多教学以外的工作,比如学生上学放学值班、留守儿童照顾看护等。其二,收入待遇有差别。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教师在工资待遇和职称晋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距。
乡村音乐教师应具备“以梦感人”的理想担当。一是要具备崇高的师德师风担当。乡村音乐教师是农村音乐美育、素质教育的传播者,在音像资料和艺术表演匮乏的乡村,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二是要树立高尚的音乐育人担当。相对城镇成熟的家庭监护和丰富的音乐学习资源,乡村家庭音乐教育几乎处于缺失的状态,因为乡村留守儿童父母多数出去打工,隔代监护成为普遍的现象,面对如此状况,乡村音乐教师优秀的个人音乐素养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三是要怀有仁爱育人担当。同城镇教师相比,乡村教师除了对教育事业热爱外,更应有家庭之爱和亲情之爱 [2]。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真诚地关爱学生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音乐审美的需求,更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性情。
(二)“以文化人”的乡土文化
乡村音乐教师需要把乡土情怀和乡土特色融入到音乐教学。席梅红认为“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回归乡土、立足乡土、体现乡土” [3]。从这点来看,音乐教师受其工作环境影响较大。农村相对于城市更加绿色生态,独特的乡村环境使音乐课程教学更贴近大自然,音乐教师能够充分依托农村山水田园风光为音乐课程开发校本特色教材,以大自然为课堂平台开发教具,引导孩子真正贴近音乐本体。乡村音乐教师在教材使用中不仅要把本地乡土音乐与统编教材合二为一,更要善于把乡土情怀和乡土特色融入音乐教学内容中。
乡村教师要承担起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责任。音乐教育是美育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乡村音乐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应融合于当地乡土文化,特别是当地的音乐舞蹈以及民族民间音乐。乡村音乐教师要将本土音乐文化积极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努力搭建乡村学生融入乡村文化的桥梁,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乡村孩子自出生就耳濡目染地受到乡土音乐文化的熏陶,无论是童年乡村歌谣《捉泥鳅》《茉莉花》《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的咿呀学唱,还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热闹的“唱大戏”,乡土民间音乐自始至终相伴着他们的文化生活。乡土文化是学龄前儿童最先接受的音乐教育课,到了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所以,乡土音乐的传承和学习就需要一大批具有乡土文化知识的乡村音乐教师,他们不仅拥有音乐教学的基本知识能力,还具备把乡土文化融入教学、创编特色校本教材的能力。
(三)“一专多能”的教学能力
“一专多能”是乡村音乐教师长期耕耘乡村教育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教学素养。“一专”指拥有扎实声乐或器乐教学的专业技能,“多能”指除了声乐和器乐教学之外的能力,它具体包括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实践能力、多学科整合能力、言语沟通能力、课程组织能力等。“一专”与“多能”两者相辅相成,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形成教育合力。
一方面,乡村音乐教师是音乐素质教育和音乐课程改革的主导力量。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乡村音乐教师需要拥有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如“歌唱与教学技能、钢琴演奏与伴奏的技能、合唱指挥的技能、作曲技法、音乐理论与作曲知识(包括基本乐理、和声、曲式、配器和作曲基础知识等)、音乐史论类知识、各种乐器的知识” [4]。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拥有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
(四)“以行觉人”的课程实践
乡村音乐教师应清醒认识到音乐课程实践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善于依托乡村优美环境和当地音乐特色进行课程实践教育。
乡村音乐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音乐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因为它不仅是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外化给学生的一种表现,更是美育实施的关键步骤。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培养乡村音乐教师的音乐课程主导能力。从宏观角度来看主导力可以看成影响某一区域的能力,从微观角度来看主导力可以看成音乐课堂教学能力,音乐课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阵地,音乐课程的主导力要求乡村音乐教师具备课程研发、课程实施能力,针对不同音乐课程内容给予学生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其二,培养乡村音乐教师的沟通合作能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做家校沟通的桥梁,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在班级中积极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成长的塑造者。其三,培养乡村音乐教师的反思总结能力。乡村音乐教师要养成善于总结、反思教学的能力,针对自己课堂教学不足进行调整和改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音乐“金课”。
三、乡村音乐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
以核心素养来探究乡村音乐教师的培养,能够抓住教育的根本,可以有效回答培养什么样的音乐教师和如何培养乡村音乐教师的问题。
(一)提供教育保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音乐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需要从师范院校源头抓起,积极优化未来乡村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首先,实施乡村音乐教师专项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生入学伊始,可以通过院系集中考核,选拔一批技能强、素质高、乐于乡村音乐教育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其次,师范院校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因为专业教师是未来乡村音乐教师培养的主导者,是培养合格未来乡村音乐教师、提升未来乡村音乐教师核心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最后,师范院校要努力贯彻卓越教师培养政策,制定乡村音乐教师培养与提升的配套保障和激励制度,让每一位未来乡村音乐教师都能成为振兴乡村的主力军。
(二)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未来乡村音乐教师的身份认同
一方面,要增强未来乡村音乐教师对“乡村”这一特殊身份的认同感。教师的身份认同指的是教师自我通过对社会、他人、环境,对教师角色的看法的反思、判断,以及对社会所规定的教师角色内涵的认知与体验,形成自己对教师这一角色的感知、理解和意义的阐释 [5]。在社会快速发展和文化变迁等因素影响下,师范类音乐专业在校生对乡村择业有一定的趋避性,内心对“乡村音乐教师”有一种抵触心理,因此,强化师德建设,特别需要强化师范类音乐专业在校生的乡村音乐教师身份认同感。另一方面,师范类音乐专业在校生要有参与建设美好乡村的意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只有认同“乡村音乐教师”这一角色,把乡村发展与自己的专业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对乡村学校学生实施美育,培養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乡村学校学生。
(三)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未来乡村音乐教师的内生动力
师范类音乐专业在校生是未来乡村音乐教师的主要来源。师范类音乐专业在校生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成为一名卓越的乡村音乐老师,提升核心素养是关键。这就需要师范类音乐专业在校生在音乐实践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捶打、思考、升华。教师要组织师范类音乐专业在校生积极投身乡村音乐实践教学活动,深度参与乡村音乐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师范类音乐专业在校生的核心素养。除此之外,师范类音乐专业在校生还应该把自我专业成长与个人成才融为一体、同向同行。未来乡村音乐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其自身孜孜不倦的追求,只有不断激发他们成长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乡村音乐教育活动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卓越乡村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N].光明日报,2014-09-10(2).
[2]戴斌荣.乡村卓越教师的培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112.
[3]席梅红.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 2020(12):76-84.
[4]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432.
[5]胡艳.中国当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中的困境研究:基于一位乡村教师的口述历史[J].教师教育研究, 2015(6):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