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

2016-12-02韩廷建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网络环境

韩廷建

摘 要 通过对当今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以期为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在进行自身定位的过程中,提供一些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 角色定位;新闻记者;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0-0117-02

网络环境的变化给我们传统媒体的采编、媒介体制等方面带来的冲击不可谓不大,当然,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的同时,也对促进新闻记者角色转变有着积极的影响。现如今新闻记者的定位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之下以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面的。作为新闻工作者,在面对当今这个巨大环境变革的背景之下,如何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来管理自己、要求自己,这是新闻记者整个群体都要面对的事情。所以说,讨论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记者如何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

意义。

1 当前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

1.1 职业挑战

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要有对新闻事件敏锐的洞察力、勤快的步伐、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优秀的拍摄和编辑技术等专业技能。要做到两袖清风、刚正不阿,为群众声张正义。然而,随着网络普及以及手机设备的大量使用以及功能的不断强化,大众传媒平台和大众传媒行为也在不断的增加。此时,无论是新闻的发布方式还是传播途径都朝着随意性、及时性以及大众性的方向发展。再加上,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已经不再只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形式,人们只需要打开手机、电脑,各种各样的信息新闻立刻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对于新闻的传播与撰写,人们也能不断的转发与发布一些新闻。很多有价值的新闻往往等不到新闻记者去发掘,就已经被“网络记者”以图片、视频或者文字的形式发布到了网上,从而人尽皆知。

人们在转发、拍摄这些内容的过程,其实已经代替了传统记者的一些功能与作用,对于现代的新闻记者而言,挑战性不言而喻。

1.2 信息挑战

网络信息最大特点就是庞杂,其中各类新闻真假并存,使得网络新闻环境更加复杂。所以,如果新闻记者没有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他要想及时的了解新闻现场发生的状况就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辨别其中信息的真假,在选择合适的角度,通过官方的新闻发布渠道去报道事件的真相。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新闻记者就必须要更多地去观察网络上发布的新闻消息,在繁杂的信息库当中找到有用的信息,从而极大的增加了时间的投入。而且要将这些新闻信息编辑成广播电视新闻,还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严谨的写作,这无疑又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1.3 权威性挑战

以前,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官方认可的机构当中获取新闻。官方的新闻发布机构由于受到了国家相应的法律制度的规范,且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其发布的新闻具有权威性。然而随着网络渠道的不断增多,新闻发布的时效性也变得更加明显了起来,人们很难判断官方新闻以及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从而对新闻记者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再加上少数的新闻记者在职业道德上的缺失,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其不按照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进行报道,也从侧面导致新闻记者权威性丧失,从而使得新闻记者发布会的公信度大大降低,新闻记者的权威性时刻都受到人们的怀疑。

2 网络环境下如何建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

体系

基于当下网络环境的影响,新闻记者若想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在传统媒介当中要更为困难。因此,如何解决新闻记者在当前网络环境当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就需要充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建立一套完善的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的体系,其中主要的几个方面如下所示。

2.1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与法规是新闻记者对自身角色定位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现有的一些针对网络媒介新闻管理的法律来看,只有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等少数几部,网络上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还很不完善。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发展过于迅速,使得立法的速度难以跟上其发展速度。而目前出台的一些法律规条也只是做了一些宽泛的说明,实际的操作性不强。

反过来,对于实际新闻活动当中的记者来说,因为其对自身定位的不明确,也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一些违法违规的情况,例如:“钓鱼采访”“为他人代言”等一些违规采访。这正是由于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当中对自身定位的不明确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在加强网络平台的新闻法律建设时,应当着重注意对于新闻记者自身的管理和定位界限问题。要对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加以规范与指导,让他们明确的知道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以法律为准绳,规范性地对新闻记者进行角色定位。

2.2 建立网络信息传播引导机制

基于网络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迅速,对即时性有很强的要求。而且,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网络谣言以及信息透明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记者在进行自身定位的时候难度无疑是加大了。所以,我们在设计的工作过程当中就需要进一步对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与方法进行规范,并且建立网络信息传播引导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2.2.1 强化信息的透明度

由于网络传播模式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其信息传播的迅速、信息传播混乱的问题。主体设置在现今网络舆论的环境下也逐渐趋于平民化与大众化。而且,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因为无介质、无地域等特点,在对信息的控制方面也不能采取评估关键词这样强制性的手段。所以,我们应该对网民进行有效的引导,要明确信息的公开性与透明度。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舆论客观公正,不让偏激的留言占据市场主流,使得新闻记者始终保持传递真实信息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眼前。

2.2.2 建立网络辟谣机制

网络谣言的传播具有社会传播的特征,它的主要表现如下:网络谣言的传播实质上是一种信息共享的过程。它通过混乱的编码以及符号,使得人在阅读的时候产生认知与判断上的混乱,从而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社会问题;同时,网络谣言也是一种在特定结构下信息失衡的体现。为了避免这种失衡现象继续延伸,在日常的网络管理当中就必须要重视处理网络谣言的问题,加强舆论的监督与管理。对于其中一些重大的且严重不符合事实的必须要依法处理,做好协调民间舆论与官方舆论的关系,使得两者都朝着健康的状态发展。平遥机制的构建对于新闻记者的定位有着积极的影响。

2.3 构建良好的网络媒介环境

影响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经济因素、人文环境、政治因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特定的媒介都有其特殊性。而网络媒介在生态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依靠的就是媒介制度与行业的生态环境。对于我国来说,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环境,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不读加大文化改革的力度,为文化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对于媒介制度而言,其主要包含有媒介所有权以及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只有这两者相互作用,才能形成一个国家主要的传播制度与社会规范。从而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以及正确对新闻记者、传播者等媒介人的

定位。

3 结论

总的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是不可避免的,给传统媒体的冲击以及使得新闻记者角色发生改变也是必然的。因此,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一定要明确自身的位置,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对自身媒介素质的强化,本着真实、客观的原则,对新闻事件做真实的报道,以当前新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进而创立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M].刘海龙,连晓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网络环境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公示